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乐见“内部人”搅局“少数人游戏”-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06:25:00]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周慧虹 面对中小股东行权难,一位持有100股股票的“特殊股东”在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上现身。在关注公司章程合规性、经营业绩、现金分红、业绩承诺履行等事关中小股东权益事项的同时,这位“特殊股东”还公开

周慧虹

面对中小股东行权难,一位持有100股股票的“特殊股东”在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上现身。在关注公司章程合规性、经营业绩、现金分红、业绩承诺履行等事关中小股东权益事项的同时,这位“特殊股东”还公开发声,现场行使股东质询权、建议权和投票权。

这位“特殊股东”就是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投服中心”),承担行权、调解、维权、投资者教育等主要职能。其中,行权职能主要体现为“公益性持有股票、基金、债券和期货等品种,以投资者身份,行使表决、提案、建议、质询等权利;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持股行权和维权”。

根据《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要求,上市公司应严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召开股东大会,保证股东能依法行使权利。但现实中,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把持股东大会,漠视、限制甚至阻止中小股东行权,公司治理中“一言堂”“走形式”并非个案。与此同时,不少中小股东基于参会成本、专业知识、投资目的等原因,主动参加股东大会行权意愿不强,致使股东大会往往沦为“少数人游戏”。

必须指出的是,上市公司不能徒具公司治理架构之“表”,更须真正发挥这一架构作用,具有公司治理之“实”,使不同层级股东的合法权益得到相应保障。如此,才能确保股份经济的相关法规得以较好遵循,使公司在民主管理、公开经营中较好地防范道德、决策风险,促使上市公司运行更规范、稳健。

尤须看到的是,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资本市场渐具“国际范”,对外开放举措频频落地。资本市场开放无疑是双向的,既有引进来,也有走出去。如果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上仍我行我素,既可能错失境外投资者,也难免为自身赴海外拓展市场增添阻力,不利于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大门进一步敞开的形势下赢得发展良机。

一直以来,对于股东大会落实不到位之处,行政监管部门及时通过问询函等方式予以关注,要求其说明情况并责令整改;全国及各地上市公司协会等自律组织也对股东大会保持一定关注,对于出现的漠视中小股东权利等问题,通过协会内部通报、公开批评等方式适时干预。但毕竟,相较为数众多的上市公司及其相关业务,仅凭有限的外部监管力量仍嫌不足,难免存在疏漏。

在此情况下,投服中心的设立与运营,为弥补外部监管效力不足提供了有力支撑。它有更专业的知识背景,有得力的组织保障,且在行权过程中集体决策、层层把关,明确投票标准,规范表决程式,使之以“内部人”角色参与公司治理时,既有法定的合理性,又有一定的权威性。

据统计,截至5月10日,投服中心今年已参加36场股东大会,全年力争参与100场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不仅如此,2016年以来,投服中心向因上市公司虚假陈述侵权行为受损的投资者提供支持诉讼业务,目前已提起10起支持诉讼案件。其以普通股东身份诉上海海利生物(603718,股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决议效力确认纠纷一案,已获胜诉。

相信随着投服中心工作的更趋深入,由此产生的“鲶鱼效应”会不断显现,将推动相关上市公司逐渐增强自律意识,“少数人游戏”因此也不可能再毫无阻力地继续下去。未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类似组织不妨再多几家,使效力覆盖更多上市公司,为我国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给予得力保障。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