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界定的五级自动驾驶方案中,L4级代表驾驶操作和环境观察仍然都由系统完成,人员只需要在某些复杂情况下进行应答。
执法互动,首先得先会认车
无论是对于民众还是执法部门,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目前显然还是个新鲜玩意儿。无人驾驶汽车如何与警察、医护人员等进行互动,也是车管所考察的重点。
Waymo表示,若是发现后方有警车红灯闪烁,汽车将识别并靠边。但《IEEE Spectrum》注意到,该公司并未提及车辆是否能识别步行中的警察。景驰和Waymo均向加州当地执法部门提供了免费的公司热线并宣传册,告知如何识别无人驾驶汽车,以及如何在必要情况下进入车内进行紧急制动。
无人驾驶的未来,究竟长什么样?
国金证券(600109,股吧)新能源汽车研究中心在研报中指出,自动驾驶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近百年来人类的出行模式,再加上已经在高速发展中的汽车电动化和共享化,全球销售规模近20万亿的汽车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产生巨大的投资机会。我国市场对于汽车电动化、共享化以及自动化的接受度更高,产业投入更大,预计 2030 年自动驾驶汽车会占据整体出行里程 40%以上;
智能化是共享化的前提之一。自动驾驶将使汽车共享更易实现,从而大幅提高车辆尤其是乘用车的利用率、实现更多更有效的使用场景;
目前在ADAS基础上,L2到L3级别的自动驾驶将逐渐成为新车型的标配,产生大量新增需求,这是目前主要的投资机会;L4 到 L5 的完全自动驾驶也在逐渐成熟中,一旦商业化将影响产业的未来。
此外,自动驾驶在部分领域的商业模式逐渐确立。从基础理论到传感器、芯片、 解决方案,行业发展迅速。目前行业发展的关键在于降低成本、优化方案、积累数据。
系统解决方案:整车厂与互联网企业有不同的商业模式,目前看两者互有优劣,整车厂有前装的优势,互联网巨头在软件方面优势明显, 长期看两者必然走向合作;
处理芯片:目前的方案多数搭载标准芯片,满足当前要求,长期看, 为自动驾驶定制的高集成度芯片将成为趋势,性能更好、成本更低;
传感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各有优劣,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使用不同的组合;制造方面,激光雷达由于产量小成本高,是传感器降低成本的关键;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相对成熟,国内企业有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