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宣布陆奇由于个人和家庭原因,无法继续全职在北京工作,7月起不再担任上述职务,但仍将继续担任集团公司副董事长。
尽管坊间早就流传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将会离开百度的消息,但其今天突然卸任还是让业界的人多少有些意外。
北京时间5月18日下午,百度宣布陆奇由于个人和家庭原因,无法继续全职在北京工作,7月起不再担任上述职务,但仍将继续担任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同时,副总裁王海峰晋升为高级副总裁并担任 AIG(AI技术平台体系)总负责人。
值得注意的是,领军人物的卸任或影响到百度人工智能的未来和形象,消息传出后,百度股价盘前大跌6.43%。而截至记者发稿时,百度股价已跌7.94%。
功成身退
产业时评人张书乐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李彦宏或许将“御驾亲征”,这也是百度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必然结果。陆奇改变不了的,需要李彦宏领军,在一线直接指挥。
在张书乐看来,百度人工智能的策略并不会因为陆奇的离开而改变,反而是陆奇的”使命“已经完成,领军人物毕竟不是灵魂人物,百度进入了一个”灵魂深处闹革命“的阶段。
早前,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百度目前并没有什么革命性变化,股价上涨是“美国牛市+新的人工智能概念”,但张书乐告诉记者,百度在很多领域已经在进行技术性的积淀,百度一直都不是一个模式创新的公司,而是一个技术创新型的公司:比如在信息流上,李彦宏之前就亲自领军,实现了相当多的突破。“所以,陆奇的离开,恰恰避免了李彦宏一旦站在第一线,可能出现的双头生态的问题。”
张书乐说,革命性的变化,本来就不属于BAT这样的大公司,他们都是在自己的技术积淀和势力边缘,不断的往边界上“拱”。这都是需要大量的堆积层的。
按照张书乐的说法,王海峰其实就是百度在AI上的实际执行人,而陆奇则是空降的职业经理人,由于不占因果,才可能在初始阶段大刀阔斧的在百度身上动一些外科手术。这样的外科手术,李彦宏不合适,而百度内部成长的人,也下不了手,外来户则显然更容易达成。现在,主要的外科手术完成了,陆奇算得上是功成身退。
或再次扮演救火队员角色
“从陆奇的履历上可以看到一些端弥,他当初在微软的角色,和之后在百度的角色颇为类似。”张书乐进一步表示。
根据记者此前了解的信息:陆奇于1998年加入雅虎公司,2007年晋升为雅虎执行副总裁;2008年8月,陆奇离开雅虎,并于次年1月正式加盟微软任网络服务集团总裁;2013年出任微软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在微软期间,他领导了包括Microsoft Office、Office365、SharePoint、Exchange、Yammer、Lync、Skype、Bing搜索、Bing应用、MSN及广告平台在内的多项业务,是大陆华人在全球科技公司总部所任职位的最高级别;2016年9月宣布从微软离职;2017年1月17日,陆奇加入百度,担任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百度董事及董事会副主席,主要负责百度的产品、技术、销售及市场运营,兼任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
加入百度后,陆奇继续展现了一位职业经理人的改造能力,其帮助李彦宏系统梳理了百度的业务划分,也清晰了“夯实移动基础,决胜AI时代”的战略,而医疗,外卖等一些相对较为独立的业务要么被整合调整,要么独立发展。
“在微软,他(陆奇)领导了相当多的转型,尤其是从传统业务转向云然后功成身退,他(陆奇)在微软的时间,带来的变化,其实也不会给人‘革命性颠覆’的感觉,你看到的微软是在一系列的改变和技术积淀中转型的。”张书乐指出,陆奇在微软的经历令其在百度的变革中更熟练,所以时间也相对缩短很多。
至于陆奇的下一步,张书乐称,“他或许会再次扮演救火队员的角色”。
(国际金融报见习记者 蒋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