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张斌
4月13日,在重庆举办的2018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智慧医院分论坛上,腾讯对外发布了微信智慧医院3.0版本,实现连接、支付、安全保障、生态合作等方面的升级。
微信医院3.0发布
腾讯副总裁陈广域表示,微信智慧医院是腾讯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出炉的3.0版本诠释了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大趋势:针对当前就医流程中的痛点,实现线上线下的连接,更好地助力政府和医疗机构实现数字化医疗。
陈广域介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成为线上线下连接的中心平台。依托腾讯云、支付、大数据、安全等基础能力,微信智慧医院1.0诞生——通过微信公众号助力线上线下连接的基础服务,实现了在线预约挂号、缴费、查询等功能;微信智慧医院2.0版本,则进一步实现了对医院内部资源的优化管理,提升医院内部的效率。
他表示,新版微信智慧医院,在原有的大数据、支付、云计算、安全等基础上,加入了AI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六项核心能力贯穿从诊前到诊后的全流程。
盈利能力面临考验
在互联网+医疗的热潮下,除BAT等互联网巨头强势布局之外,国内其他上市公司也在纷纷加码。
阳普医疗(300030,股吧)4月1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子公司专注于医疗信息化建设,相信“互联网+医疗健康”具体措施出台后将受益。
创业软件(300451,股吧)则在2017年不断拓展布局,相继收购了美诺泰克、杭州卓腾,控股梅清数码,新设了医康数据。截至目前,创业软件的用户数量增长到6000多家,公共卫生项目遍布全国200多个区县。
不过,经过近几年资本的追捧,互联网医疗能否盈利,成为相关企业需要面临的问题。
2018年3月底,朗玛信息(300288,股吧)出资767.25万元再收获一家控股子公司——贵州拉雅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在2016年底成立的公司以研发生产医用级可穿戴设备为主要业务,但截至2017年底,贵州拉雅业绩仍呈亏损状态。
另一家以智慧医疗为概念的上市公司思创医惠(300078,股吧)也面临业绩下滑压力。业绩预告显示,思创医惠2018年一季度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25%-55%。而公司2017年净利润已下滑约三成。考虑到商业智能业务不及预期,日前,中金公司下调了对思创医惠的市场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