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资本助推 造车新势力会是下一个“摩拜”?-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7 04:56:58]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我还会回来的。”这或许是贾跃亭出走美国时留给自己的最后一句话。九个月后,贾跃亭带着神秘资本以另一种形式试图归来,在造车新势力资本圈里搅动了一阵风。 4月8日,贾跃亭位于美国洛杉矶的电动车公司Far

“我还会回来的。”这或许是贾跃亭出走美国时留给自己的最后一句话。九个月后,贾跃亭带着神秘资本以另一种形式试图归来,在造车新势力资本圈里搅动了一阵风。

4月8日,贾跃亭位于美国洛杉矶的电动车公司FaradayFuture的关联公司睿驰汽车斥资3.641亿元在广州买地造车引起广泛关注,一时间贾跃亭是否卷土归来沸沸扬扬,资金背后真正金主成谜,众说纷纭。

尽管背后的金主未被证实,但造车新势力受资本追捧的事实不可不见,新领域金主的身影若隐若现,加码趋势未落。

造车新势力这两年可谓风起云涌,政策利好及资本追捧下,大量资金涌入。《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粗略统计,仅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威马汽车、奇点汽车、拜鹏汽车、电咖汽车、车和家等七家新势力,已注入资金近500亿元。有数据统计,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车企已经超过60家。

小鹏汽车百余亿元融资计划、蔚来汽车赴美上市等讯息,不断释放出2018年资本对造车新势力的追捧热度仍在以不同形式延续。资本狂热助推下,造车新势力最后的命运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摩拜”?

资本加码

4月8日造车新势力明星企业小鹏汽车的董事长何小鹏在朋友圈写下了耐人寻味的一段话:“今天中国真心想做创新+实业的是肯定比不过做金融+地产的,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要有耐心。”

与此同时,这一天传出,成立不到两个月的睿驰汽车斥资3.641亿元拍得广州市南沙区一块约601亩的制造业用地。随后,睿驰汽车被挖系贾跃亭位于美国洛杉矶的电动车公司FaradayFuture的关联公司,并遭深交所发函询问,进一步引发业内对进入贾跃亭造车计划新金主的猜测。

年初,贾跃亭在FF全球供应商峰会上高调宣称高达15亿美元的融资,彼时传出许家印入股FF的消息,在3月26日恒大集团2017年全年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被问起是否投资FF时未正面回答,仅微笑离场。

包括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在内的多位人士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前景良好的态势下,各路资本跨界涉足造车新势力不足为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各行各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资本的触角亦轻而易举地穿过壁垒成为跨界金主。

回顾这两年,造车新势力可谓风起云涌。2016年造车新势力品牌集中出现,2017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红杉资本为首,领头赶潮。有数据统计,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车企已经超过60家。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造车新势力还处于前期铺垫阶段,资本盛宴只是暖场,量产后,市场检验、同业竞争才真正开始,资金缺口也会大大增加。

据记者观察,2018年部分造车新势力产品将集中落地。同时小鹏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小鹏汽车G3车型在本月底开始预订,下半年交付。按照计划,4月下旬将是蔚来汽车首批量产车型交付启动之日。威马汽车的目标也是于今年下半年,将产品大批量交付给国内用户。

据记者了解,多家造车新势力的融资计划也在继续。4月11日,记者从小鹏汽车内部人员处获悉,小鹏汽车2018年有100多亿元的融资计划。一位投资界高层告诉记者,蔚来汽车计划2018年下半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同时对威马汽车的投资计划也在洽谈中。

“除整车市场外,下一步会投资核心零部件领域。”上述投资界高层预计,今年资本热度会跟进,范围会缩小在几个头部新势力上。

落袋为安成“摩拜”?

“资本是助推你的,但最后你都得还回去。”摩拜创始人胡玮炜说。依托于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共享单车短时间内败倒一片,最被看好的头部公司摩拜在资金压力下,仓促“卖身”。

现如今,造车新势力中的明星车企背后的主要金主和共享单车头部车企一样,来自BAT,形成腾讯+蔚来汽车、阿里巴巴+小鹏汽车、百度+威马汽车的格局。基因相似,背后金主相似,风投氛围同样火热,造车新势力的最后结局会是下一个“摩拜”吗?

多位业内人士从政策环境以及公司抗风险能力角度表示,造车新势力最后以“摩拜”收场的可能性不大。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表示,造车新势力和共享单车不同,后者是业务模式创新,风险较高,而前者是介于互联网和实体业之间,是产品创新,盈利模式比较清晰,有明显的工艺、技术优势,被通吃的可能性不大。

研究汽车业多年的明华有道咨询公司执行总监封士明亦认为,造车新势力盘子较大,投入较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更重要的是造车新势力的创始人及整个初创团队的影响力对公司的前途发展至关重要,其思维、基因、价值观、审美等都在产品中有所体现,一旦出局,公司基本会死掉。

不过,仅就现状来看,造车新势力车企要实现变现,短期内恐难以破冰。4月11日,外界传出一则记者在求证时蔚来汽车“不予置评”的消息,即蔚来汽车内部信息称今年计划售出新车3万辆,总收入114亿元人民币,预计亏损51亿元,还对未来三年的销量和收入进行了预估,其中2019年预计亏损10亿元,2020年则预计能实现盈利,并有78亿元的净利润。

威马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日前在博鳌论坛上表示:“要赚钱还是能赚到钱的,但要真正能造车,至少要熬四年。汽车是"打群架",一批人干个三四年,交到用户手中,再用个两年,才知道我们做的东西好不好。”

相比即将量产交付,选择代工模式的新车企,一开始便选择自建模式的新车企,还要面临难获“准生证”的问题,量产何时落地更不可预知。长期来看,资本方的耐心有多久?

封士明表示,资本介入比例与造车新势力生存的风险成正比,与共享单车相比,造车门槛较高,但有一个本质的核心是任何投资都是趋利避害的,差别是短期投机还是长期价值投资。

封士明认为,未来几年,无论代工还是自造,产品量产至少需要三四年时间,需要持续大量地投入资金,其间的时间成本和机会存在很多变数,在此情况下,造车新势力背后的金主很可能会承受巨大压力。

“数十家新势力在一个盘子里竞争,投资速度远远高于市场成长速度,消费者的崛起和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速度远远跟不上资本的投入速度,这种情况会导致过度竞争。实力较弱的新势力会出局,实力中等的新势力会选择合并,实力较强的个别新势力最后会"惨胜"。”封士明认为,三年后,留下来的造车新势力中生存较好的不会超过三家。


2017搜狗IN全景·臻选礼勾勒当代互联网生活 人工智能成新势力被雪藏的电咖与乐视切割:张海亮新势力造车梦继续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