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积慧“这是一篇伐假的檄文”,在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微博呼吁“像治理酒驾那样治理假货”之后,昨天,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前主席、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柳传志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工作群里贴出200余字的评论带头点赞。
昨天,马云在新浪微博上发表博文说:“我建议参考酒驾醉驾治理,设想假如销售一件假货拘留七天,制造一件假货入刑,那么我想今天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食品药品安全现状,我们国家未来的创新能力一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呼吁中马云坦陈治假根本方法:对涉假行为的法律规定,很多国家奉行严刑重典,如美国,初犯10年以上的监禁,重犯20年以上,如此才有了今天美国的创新环境。
马云认为,假如改变入刑标准,治理假货的结果肯定会大不一样,“社会会形成共识,司法机关有法可依,政府部门杜绝权力寻租;更重要的是这代表了我们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创新的决心和真正的行动,代表了我们社会的重大进步!”
就在不久前,阿里巴巴对外发布了一封关于打假的公开信,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披露了一组数据:2016年全年,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共排查出4495个销售额远大于起刑点(5万元)的售假线索,截至目前通过公开信息能够确认已经有刑事判决结果的,只有33例,比例只有0.7%。这里还不包括阿里查出的那些未达到5万元起刑点、无法使用法律武器打击的众多制假售假线索。
因此,阿里巴巴集团向全社会公开呼吁: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重刑罚,加大打击制假售假的执法力度。
事实上,近年来,阿里巴巴不遗余力地投入打假。去年3月,阿里巴巴打假誓师大会上,马云将阿里巴巴每年投入10亿、运用先进大数据防控模型的2000人专业打假队伍称为“打假国家队”。
阿里巴巴此前的呼吁,已得到了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和响应。全国政协委员徐洪刚说:要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加大对制假售假行为的处罚和打击力度,“可以参照公安机关对于酒驾的严厉惩处来处置制假售假,使得制假售假划不来。”全国政协委员朱征夫将提交《关于对制假售假行为加大打击力度的提案》,建议加重对制假售假的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