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黑组合"下的日本能走多远?
2013年对于日元和日本经济来说很不寻常,因为首相安倍晋三为解决经济持续低迷以及长达15年之久的通缩状况,在2012年底上台后大刀阔斧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俗称 "安倍经济学"。日本政坛向来都不稳定,7年换7相,其中安倍晋三曾在2006年当选首相,由于内阁大臣屡爆丑闻和政策不得民心,任期一年后突然宣布辞职。时隔六年,安倍晋三再度当选首相,此次自民党政权的回归令民众对安倍抱有更多期望。为展现出紧随民意的姿态,这位新官刚刚上任,便急于点燃"三把火",施压日央行,要求其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提高通胀目标以刺激经济。安倍是职业政治家,也是日本政坛中强硬的右翼人士,新内阁成员多为老面孔,可以说安倍政权是由"言行狂妄"的政客们组成的。组建好内阁后,安倍还提名黑田东彦替代白川方明成为日央行行长。根据安倍的行事作风,他必然会选取符合他执政要求的人来担任央行行长,而黑田东彦不仅是宽松货币政策的提倡者,而且属于全球金融核心圈子里的一员,可以担当向各国解释日央行的货币政策重任,避免遭到口诛笔伐。"倍黑组合"似乎给一片死寂的日本经济带来新的希望,那么在政府和央行的强强联手刺激下,日本经济能走出衰退吗?安倍能否如愿以偿,改变三天换一茬首相的传统呢?
"安倍经济学"知多少?
很重要的一点,"安倍经济学"并不是安倍晋三提出的,而是日本媒体和一些学者套用美国的"里根经济学",把安倍一揽子经济政策称作安倍经济学。安倍在就职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日本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只有通过大胆的金融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和促进民间投资的增长战略这"三支箭"才能强力推动日本经济的发展。为了推进政策的实施,在向日央行施压的同时,日本政府带头展开了对抗通缩大作战,于1月份宣布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日本最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方案——10.3万亿日元的支
出计划,用于灾后重建和防灾、产业和企业扶持以及民生和地方经济振兴。这三大领域的支出金额各占总预算规模的约三分之一。根据内阁府的预测,短期将拉动实际GDP增长2个百分点,并创造60万个工作岗位;长期中,促进民间投资和消费增加,提高产业竞争力,带动收入和就业同步提高的经济增长。此外,内阁还临时敲定了92.6万亿日元的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为财政预算记录来的最高水平,其中43.1万亿来自税收,剩余42.9万亿将来自发债。该方案随后在5月份获得通过,支出规模达到空前庞大。2012年日本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达到10.2%,超过金融危机后2009年的10.1%,同时也是所有发达国家中的最高水平。
安倍在促进经济增长问题上可谓是费尽心思,很快又射出了最引人瞩目的宽松货币政策"第二支箭"。事实上,日本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就频繁推出过增加财政投资和长期超低利率的宽松宏观经济政策,但安倍新政以其明确主张的通胀目标和承诺的前所未有的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黑田东彦为极力配合安倍晋三推行的"安倍经济学",在上台后的首次利率决议上宣布提前实施原定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开放式QE,并引入"量化和质化的宽松政策"——将央行债券购买规模和货币基础扩大至现有水平的两倍,在两年时间内实现2%的通胀目标。日央行还决定以每年60-70兆日元的速度增加基础货币,每月的国债购买规模高达7万亿日元。这种央行量化宽松力度史无前列,手段也首次由"量化宽松"提升到了"质化宽松"。政府所表现出来的决心,至少能影响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激进的宽松政策推出后,日元全面贬值、股市一路飙升、债市剧烈波动,创下2002年9月来的最大跌幅。
头两支箭较容易发出,且已发挥了作用:即利用央行和国库的现金刺激短期的经济增长。但 "第三支箭" 结构性改革较难推动,令市场颇感失望。日本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已超过230%,若日本进一步推出刺激措施,可能会危机亟需的财政整顿。安倍晋三现正艰难寻求达成平衡,一方面以大规模的货币刺激政策结束通缩和经济增长疲弱局面,另一方面逐步为健康的政府财政打下基础。如果日本不进行结构改革和放松监管来提高经济增长潜能,安倍经济学就会失败,日本经济又将回到原点。在笔者看来,现在的问题不是选择进行结构性改革还是选择抗通缩,因为日本前几届政府已努力尝试过结构性改革,只是进展缓慢罢了。正真要理解的是安倍经济学的实质,即印钞和使日元贬值。
日元贬值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皆备
自货币及财政政策这两支箭陆续发出后,日元在短短一年间贬值逾30%。从2012年10月到现在,美元/日元汇率从78大幅上涨至102关口,5月曾创下四年多来的新高103.72。可以说,日元这波跌势可谓是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是世界经济形势出现向好迹象,市场风险偏好回升。但日本国内经济低迷,连续贸易赤字,给日元提供了贬值的基础。 "地利"是世界主要货币中,在美国经济温和复苏,欧债危机暂时平缓的背景下,日元更具备大幅调整的潜质。 "人和"是安倍上台以来较为顺利地迫使日央行连续出台了新的量化宽松措施,新上任的黑田东彦更是量化宽松政策的坚定支持者,这为市场提供了明确的日元贬值预期。
日元大幅贬值的同时股市波动性大大增加。自去年12月开始日经指数一路攀升,至5月接近16000点大关后因安倍经济学首次遭遇市场的不信任而陷入了极度强烈的波动中,日涨跌幅多次超过3%。尽管如此,至2013年总涨幅高达70%令市场刮目相看。通胀方面,在激进的量化宽松政策推出前,日本央行所看重的全国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在3月份下降0.8%,而最新数据显示,日本10月全国核心CPI年率增长0.9%,为五年来之最,是日本经济有望摆脱通缩泥沼的积极迹象。经济更是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安倍经济学"指引下,2013年上半年日本经济经历了快速增长,一季度和二季度GDP同比增长分别达到4.1%和2.6%。最新发布的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9%,尽管增幅受个人消费和出口减少拖累,但仍连续第四个季度保持正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安倍政府的经济政策给予了肯定,在其全球经济预测报告里称,2013年料日本经济将增长2%,但2014年因上调消费税可能降至1.2%。
日本经济的未来
表现上看,"安倍经济学"在短期内起到了拉倒市场对未来经济向好的预期效果,但冷静观察则存在巨大的隐患,尤其是结构性问题至今未得到改变。就像硬币有两个面一样,经济数据不可能都是好的,日元大幅贬值虽增强了日本出口商的竞争力,但同样也抬高了进口成本,截至2013年9月,日本已连续第15个月出现贸易逆差。债市收益率不跌反升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日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翻倍,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预示着市场对日本央行无限期量化宽松政策预期的担忧。由于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风向标,长期利率上升势必推高房贷和企业贷款利率,也进一步提升日本债务负担,把日本推向金融危机和债务危险边缘,并成为全球新的高风险区域。2012年日本政府债务率已突破230%,如果债务率继续上涨,政府的信用评级将受到影响。
在面对外部失衡、投资不振和政府债务高企等挑战,日本经济增速回落的可能性正在逐步提高。尽管至今美国还迟迟没有给出确切的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时间表,但这是早晚的事。一旦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美元升值将迅速加快日元贬值,而日元进一步贬值又将引发上述的"多米诺骨牌效 应",内需和企业投资将大大降低。显然,单纯通过货币政策这种"猴急"的人为操控提高经济增长率只会带来政府和贸易的双赤字,甚至引发经济危机。换句话说,日本在经历短暂的"蜜月期"后或再次陷入漫长的"十年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