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国房地产与金融之间的互动,随着2006年底开始的房地产下滑,美国次级债问题开始暴露,并逐步演化成次贷危机。
我们认为,以一般次级按揭5%的首付比例,在当期的美国房价已经比2006年底的高峰下降了超过9%的情况下,以违约率50%、损失率60%计算次贷危机损失是不算过分的。从去年3季度次级债问题开始爆发,到今年2月份的金融机构爆出巨额亏损,严重打击了以美国的金融机构。
银行、投行等金融机构不仅发放了大量抵押贷款,而且将金融创新充分应用于房地产按揭,创造出ABS(资产支持证券)、ABCP(资产支持商业票据)、CDO(担保债务证券)、CDS(信用违约掉期)、SIV(结构性投资工具)、SPV(特殊目的工具)等许多结构性信贷产品并在市场上出售。目前美国次级债券(ABX)和相关产品担保债权凭证(CDO)基本分散在5类金融机构手中,它们包括银行(31%)、资产管理公司(22%)、对冲基金(10%)、保险公司(19%)和养老基金(18%)。这些金融机构因为房地产次级债问题损失惨重。自去年3季度开始,金融机构开始报告大额损失,这反映了抵押贷款和其他资产的价值大幅度下跌。截止到1月底,花旗、汇丰、UBS、美林、摩根斯坦利等大型银行和证券公司已经对900亿美元以上次贷相关资产损失进行了撇账处理。加上欧洲其他银行的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欧美机构持有的净头寸占净资产比例从5-69%,最高是瑞银集团。
据我们的了解,除了公司报表上列明的次债相关资产与损失外,花旗、汇丰分别仍有超过900亿美元、1200亿美元的次贷相关资产需要处理。在汇丰的1200亿美元房地产贷款中,有约900是直接贷款,可以处置的方式较多,但其余300亿美元的次贷衍生品需要的减值准备可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