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六年的一家地方险企,在为曾经的冒险而买单。
12月14日,银保监会公布对华海财险的行政处罚,因“向监管部门提供虚假资料”、“公司治理不规范”两大罪状,罚款61万元。
这家刚要重新启航的公司,再遇波折!
生于海边城市,长在首都之下,这家诞生于“辉煌”年代、成长于“变革”时期的地方性险企,还是没有逃过监管的法眼,现在要为“前世”的过错来买单。
为“违规股权”买单
银保监会开出60万元罚款
银保监会指出,华海财险存在两大违规行为,其中一条便是“向监管部门提供虚假资料”。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 2016年5-8月,华海财险相继向原保监会报送了增资申请材料,分别是华海〔2016〕195号和245号文,申请神州万向增资6000万元;华海〔2016〕303号和358号文,申请乐保互联增资1.2亿元。
但这两份增资中,却隐藏着很大的“虚假”内容:
原保监会2017年查实神州万向和乐保互联的纳税证明系伪造;乐保互联出具的关联关系声明反映其与华海财险其他股东、投资人无关联关系,但其股东王某和神州万向大股东邵某为夫妻关系,故乐保互联与神州万向有关联关系,其出具的关联关系声明与实际不符。
2016年7月8日华海财险实际未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但乐保互联增资材料中的《临时股东大会关于增加注册资本金的决议》和《2016年临时股东大会关于修订的决议》却都记录该日期召开了临时股东大会。
回顾华海财险的历史不难发现,曾经的违规股权清退一事,让华海财险也被划在“股权不规范”的范畴内。当时,就是因为股东的虚假增资而让华海财险成为了“坏孩子”。原保监会不仅撤销了其增资许可,还要求华海财险在3个月内引入合规股东,确保公司治理稳定。
2018年5月,华海财险宣布引入那曲瑞昌煤炭运销有限公司为新股东,持股数量1800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15%,从而缓解了“违规股权”清退一事。
不过,违规一旦发生,势必要付出“代价”,华海财险也要为曾经的“过错”买单。银保监会决定,由于华海财险向监管部门提供虚假资料,决定对其罚款5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罚10万元,合计60万元。
高管“内斗”暴露治理缺陷
时隔三年监管算旧账
除违规股权外,华海财险高管“内斗”一事也曾在行业内闹得沸沸扬扬。细究故事的背后,暴露出的还是华海财险的公司治理问题。
虽然事情发生时华海财险并没有因此受到处罚,但时隔三年后,这一笔历史账还是需要算清楚。
行政处罚决定书指出,华海财险存在公司治理不规范问题。具体表现在三大方面:
监事会运行不规范
华海财险分别于2018年4月、2019年3月召开监事会,会议召开时间间隔超过6个月。
信披不真实不完整
截至2019年12月9日,华海财险在2016年7月8日股东大会未召开的情况下,在官方网站披露了虚假的股东大会会议情况。
截至2019年12月9日,华海财险在官方网站未披露2016年8月16日召开的2016年临时股东大会情况;未披露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召开的共3次股东大会会议出席情况及表决情况;未披露2019年8月30日召开的2019年临时股东大会主要决议情况。
治理档案管理混乱
公司治理档案缺失。华海财险2015年第一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和2016年股东大会的会议档案缺失。
公司治理档案保存散乱。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档案使用文件夹散装保存,未按每次会议单独装订成册,未连续编号。
公司治理档案要件不齐。档案中未包含会议通知及董事的签收回执,材料中仅有会议记录,未将董事会议案等具体材料一并保存管理。
股东大会、董事会签字页管理不规范。华海财险仅有3次股东大会和3次董事会签字页标注会议名称,其他董事会、股东大会签字页均只标注“(签字页)”,未标注会议名称及会议时间;华海财险除3次股东大会参会人员在签字页签署日期外,其他均未在相关签字页签署日期,客观上存在材料造假的风险。
公司治理问题方面的“七大罪状”并罚,银保监会决定对其罚款1万元。虽然数额不高,但时隔三年后的“旧事重提”,足以给行业以警示。
重压之下实现盈利
业务结构需“再完善”
其实,在这份行政处罚之前,华海财险也因多项违规被监管点名、重罚。
2019年6月,华海财险因系列违规行为被银保监会点名批评及罚款,时任董事长被处以警告、罚款,时任总经理也因“涉案金额巨大,严重危害保险市场秩序,性质恶劣”等违规行为,被监管要求撤职。
2019年7月,华海财险因车险业务虚列费用、聘任不具有任职资格人员担任公司高管、违规销售投资型保险产品华海康盈等违法行为,被监管重罚187万元。
连续触及监管“红线”的华海财险,不仅面对的是严监管的“盯梢”,更有业务发展的压力。数据显示,华海财险成立前三年,经营业绩并不理想。2015-2017年,华海财险分别亏损1.22亿元、2.89亿元、0.31亿元,合计4.42亿元。2018年,华海财险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为0.15亿元,2019年继续实现盈利0.23亿元。
连续两年实现盈利,对于一家成立六年的地方险企而言,实属不易。尤其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弥足珍贵。不过从其业务结构来看,仍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
数据显示,2015-2019年间,车险始终是华海财险的第一大险种,保费收入从2015年的2.43亿元增至2018年的19.28亿元,增长达到8倍。车险在保险业务收入的占比始终在60%以上。
机动车辆保险经营情况(单位:亿元)
从承保利润看,2015-2018年,车险合计承保亏损5.42亿元。2019年虽有盈利,但在车险新规影响下,其车险发展又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起初以“海洋保险”为特色,如今华海财险的业务发展不断随波逐流。这不足为怪,不少走专业特色路线的险企,最终都没有做出专业特色的成绩。
人事布局重启
回归“旧部”能否“再造三个华海”
成立六年以来,从亏损到高管“内斗”、总经理空缺、再到违规股权清退等,华海财险的过去似乎都在波折中度过。不过,我们依旧要看到其未来的可能性。
在2020年上半年,华海财险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史翔获批担任华海财险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同时也是公司经营负责人。
2020年5月8日
华海财险“新时代”,高管“换季”:姜南彻底离去,史翔主政业务挑大梁,一批中层高管更迭中!
有报道称,除了总公司高管团队进行大调整外,华海财险3家省级分公司一把手也都生变。具体为,河南分公司总经理许昊调任山东分公司;青岛分公司、河南分公司“掌门人”则由华海财险总公司相关负责人接替,前者由董事长秘书路峰担重任,后者则由总公司相关负责人徐磊接任。
此外,2019年年底,华海财险也进行了一次大迁移,从北京到烟台,这家地方性险企在关闭了北京办公场所后,回归注册地。
“因公司经营战略调整,按照董事会决议要求,总公司在北京的办公职场将撤销,所有员工将于2019年11月20日前搬迁至烟台市开发区长江路300号内9号业达科技园H楼工作。”这是华海财险给出的原因,其中蕴涵着战略的调整。
在2020年年初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上,华海财险董事长指出,2020年是下一个五年发展的开局之年,是从初创发展期迈向战略攻坚期的转折之年。
他表示,华海财险还要坚持“围绕一个中心,深耕两个市场,再造三个华海”的战略方针不动摇,坚定不移地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突出强调稳健发展,以“更加用心、更加团结、更加专业、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变局中求生存,在变局中谋发展。
En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智慧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