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疫情时代,一方面,人们更加习惯于远程交流,线上办公;另一方面,未来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让越来越多的用户渴望保障;更加重要的是,珍爱生命,重视健康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在此背景之下,讨论保险业的机遇和挑战正当时。
2020年11月23日~27日,由《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与中经未来主办的“2020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周”将在北京举行。作为年会周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1月24日举行的“2020卓越竞争力保险峰会”,邀请多位保险公司高管,共议后疫情时代保险业的深耕与创新。
主办方致辞
《中国经营报》总编辑李佩钰:
在全球经济共同体时代,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善其身。所以说,中国未来也大概率将继续处在低利率时代的过渡期。低利率影响的不仅仅是钱难赚,存款收益少的问题,它影响比较深远,甚至包括我们未来的养老等一系列规划。
所以说,疫情以来大家都在探讨的不确定性来自全球经济大环境。但是对保险行业来说,我认为是“危中有机,机大于危”。
科技会促使保险业与其他行业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保险场景定制早已渗透到大家的生活当中。可以预见,保险行业未来将更加开放、更加综合,成为整个金融科技生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主题演讲
保险公司转型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监管部门始终强化风险管控,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险企的经营管理者必须要带领公司穿越不同的周期,去战胜各种不确定性。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给我们行业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方面疫情的防控带来了隔离措施以及社交方面的改变,传统寿险代理人面对面出单的方式受阻,后疫情时代下从客户到营销队伍都要更加适应线上化。另一方面,我们已经看到疫情带来公众保险意识的增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全社会对个人健康、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继续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疫情倒逼保险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对传统保险业的赋能作用持续显现。
3.0时代保险数字化路径探索
横琴人寿董事长兰亚东:
对于保险行业来说,数字化时代有几个关键议题是谁都不能回避的。
第一个就是数字化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讲需要先解决数据确权的问题,也就是数据资产的使用权、所有权和经营权。这是任何一个科技机构、金融机构都不能回避,也无法逾越的话题。
第二个不能回避的议题是,十几、二十年前我们形成的那些惯性思维,我们所谓遵循的那些规律,包括那些底层的逻辑,其实是值得我们今天再一次回过头来去做一些定义,甚至我觉得有一些观点是可以被推翻的。
无论是否数字化,保险本身作为一个解决方案,作为一个工具,它必须回到它的特质上来,也就是我们必须解决消费者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业务的痛点。所以,价值创造,价值链过程中的效能提高,这是数字化不能回避的第三个问题。
构建客户与队伍双循环
北大方正人寿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李平:
寿险最重要往哪里走?我认为是两件事,要真正构建起客户的主张与业务团队的主张,形成双循环。我们不管是深耕还创新,如果能够把客户的主张和队伍的主张整明白,而且紧紧围绕这两件事做的话,我相信我们今天的困难一定是今天的困难,我们明天一定可以拥抱不同的时代给我们带来同样的机遇,所以我想成为一个卓越竞争力的寿险公司,它首先还是要构建起客户与队伍主张的双循环。
圆桌对话
保险价值再提升与创新发展
主持人: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这种新的科技是一个热点,它能否在更高维度上为保险赋能?或者我们保险业应该利用怎样的手段,跟新的科技、新的技术结合,为保险发展制造更好的价值?
国华人寿总裁助理赵岩:
保险公司应该专注主业,最重要的是要把数据抓在核心,因为无论是直保公司,还是再保公司,还是第三方平台,未来都是数据的竞争。谁掌握了数据,谁掌握了最完善、最丰富的数据,才能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此外,医疗技术在这几年的发展也非常快,尤其重疾险的改变,未来可能也会成为改善寿险行业的一个新的引擎。
弘康人寿副总经理周宇航:
用户买保险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那份合同、那张保单,而是为了享受这张保单背后所能带来的一种服务。而在实现这种服务上,现在还有很多难点困扰着保险公司,就是在于很多领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打通,还只是两层皮,其实本质上是一种集采行为,没有真正在深层次打通起来。所以,我认为保险行业要借助新技术手段来实现广泛的连接,从而真正地共同构成一种生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保险行业才能在中间起到保险应该起到的作用。
德华安顾人寿总经理助理、首席信息官肖萍:
近年来我们发现,数字化发展到现在,可能保险行业还不是很明显,在其他行业里数字技术对于行业的颠覆性影响已经出现。接下来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可能就是构造融合,新技术如何跟现有的保险业态,或者业务模式、服务模式深层次的融合值得重点关注。
长城人寿拟任副总经理、拟任总精算师陈卓:
大数据、包括人工智能对这个行业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应该说没有现在的IT业,就没有现在的金融业。
但是,有一个问题现在始终没法解决,如果我们把未来定义为一个年金的时代,年金险的促成是在线上解决不了的。一个年交保费几十万的人在线上做促成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这类客户,未来怎么通过IT手段做这类客户的促成,这可能也是一个发展的难题。可能也是我们现在线下营销队伍还存在的价值。
和泰人寿总精算师、拟任副总经理、拟任财务负责人邱欣欣:
数字化建设为行业效率的提升带来了很多便利,为客户满意度的提升也作出了比较大的贡献。但我们作为小公司或者中小公司来说,想利用保险科技颠覆式发展,或者弯道超车,我觉得这个难度比较大。虽然保险科技在行业当中的某些方面已经有了比较多的应用,但是还没有比较大的突破。
所以,有时候我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作为中小公司,我们做互联网保险科技的出发点要对,或者说出发点要正确。我们希望用新技术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而不只是提一个高大上的理念。
i云保执行副总裁章文华:
科技一定是赋能我们这个行业的。举两个例子,比如人工智能大大提升了营销人员的作业效率,不用花过多时间去解释一些基础的问题。也有助于对客服培训进行标准化,确保消费者能得到一个客观、真实的信息。再比如,大数据标签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知营销人员。
专题演讲
2020中国保险公司发展评价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保险数据文献中心主任寇业富:
根据对于保险公司的竞争力评价研究,我们认为中国保险公司应该继续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加强资本实力和资本管理能力,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
通过对保险公司做价值评价发现,无论是人身险公司还是财产险公司,在价值判断方面,中资比外资占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在风险管理能力方面,外资占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它们的资本实力,偿付能力和管理能力还是需要我们继续进行学习。从盈利能力来讲,中资保险公司普遍高于外资保险公司,但是在盈利的可持续性方面,中资保险公司需要进行加强。外资保险公司和合资保险公司在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方面比我们做的要好一些。
“2020卓越竞争力保险公司”颁奖典礼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经营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