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10月31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主办的“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20(第十七届)”在北京大学举行。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孙祁祥教授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以下是孙祁祥教授的演讲内容摘要。
(图:孙祁祥教授发表演讲)
“十四五”期间我们应当高度重视保险科技人才的培养。我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一是保险科技对保险行业的重塑;二是保险科技的发展对保险科技型人才提出迫切需求;三是加快保险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保险科技的含义,否则难以在同一语境下讨论问题。保险科技是保险领域里一切有益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活动的总和,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至少应当满足三个方面的本质规定:一是理念层面的,二是技术层面的,三是业务层面的。这三个方面具有逻辑关系:理念层面是保险科技发展的内生动力:技术层面是保险科技的具体表达形式:业务层面是保险科技的综合形态。
当前,大量依靠新技术赋能传统保险业务的创新实践不断发生,提升了保险行业的质量与效率,也实现了行业在创新驱动下的新旧动能转换。宏观来看,以下五个方面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变化:一是行业主体的转变;二是供需矛盾的缓解;三是经营环境的改善;四是业务模式的转型;五是监管方式的变革。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根据会议精神,结合保险科技对行业重塑的五大变化,以及近年来我国保险科技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的问题,我国保险科技的发展急需大批培养以下四类人才:一是数字化背景下的战略制定者;二是新型风险的防控者;三是新技术快速迭代下的研发者;四是新科技手段赋能下的监管者。
面对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我们需要在理念与认识上形成统一,并尽快出台相关的制度措施:一是要重视技术本位和人才本位的双核发展;二是要以高校为基础阵地加强保险复合人才的培养;三是要打通政产学研人才交流平台;四是要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与晋升制度;四是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国际合作。
总之,在保险科技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保险科技人才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我国保险业科技赋能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注重保险科技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十四五”时期保险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