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推动长期护理险,关键是如何做到好上加好-保险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5:57:08]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李佳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有关部门对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任务要求的

李佳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有关部门对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任务要求的贯彻落实,也是国家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自2016年在部分地方开展试点以来的进一步深入探索。

长期护理险的目的,是解决重度失能人员的长期护理保障问题。因此,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相比,长期护理险有更强的关怀性和保底性。很多人形象地将长期护理险称为社保“第六险”。

毋庸置疑,作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之一,长期护理险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一方面,对于失能人员及其家庭而言,长期护理险将大幅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指导意见》要求,对符合规定的长期护理费用,基金支付水平总体上控制在70%左右。这意味着,失能人员享受长期护理险后,最多只需要花30元,就能买到以往花100元才能得到的服务。

另一方面,对于所有人来说,长期护理险将有效降低他们对老年生活的心理担忧。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中国的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全社会对老龄化、老龄社会,特别是养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毕竟,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对于失能、失智的担心,不仅让已经老的心有近忧,更让没有老的对未来心存远虑。长期护理险制度的建立,势必增强人们普遍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另外,长期护理险还有助于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待遇。据民政部今年3月的数据,现在全国有200多万名老人入住在约4万个养老院,但是工作人员只有37万人,其中真正的护理员只有20多万人。平均1个护理员要服务近10个老人。为什么被视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养老服务业,反而出现了招人难、留人难的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工资待遇偏低。

除了人才之外,长期护理险还有助于扩展老龄服务业、老龄制造业的市场空间,带动更多的企业和资本投身其中。只有更多的头部企业、平台企业、科技企业和金融资本加入进来,我们才能享受到更方便、更快捷、更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

不过,虽然是好事,但要把好事做好,特别是做到好上加好,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谁来评估认定?根据《指导意见》,享受长期护理险相关待遇的对象,必须是经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规范诊疗、失能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经申请通过评估认定的失能参保人员。并且,要根据护理等级、服务提供方式等不同实行差别化待遇保障政策。可以说,评估认定环节,不仅决定着能否享受到相关待遇,还决定着享受待遇的多少。目前,评估认定大都由政府指定的第三方机构承担,管理的标准性、制度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从日本等国的实践来看,要保证评估认定的准确性、客观性,一支合格的评估认定人员队伍、一套严格的评估认定体系必不可少。而从目前的情况看,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作为一个全新的职业,今年7月才刚刚发布,未来需要进一步加速发展。

第二,谁来出钱?无论哪种保险,可持续的资金来源都是其根本所在。2016年试点之初,长期护理险主要是通过优化职工医保统账结构、划转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结余、调剂职工医保费率等途径筹集资金。也就是说,长期护理险更多是在医疗保险里开了一个口子。未来,随着长期护理险试点城市和地区的增多,医保基金的支出压力将越来越大。为此,此次《指导意见》提出:“坚持独立运行,着眼于建立独立险种,独立设计、独立推进。”“探索建立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不过,为了不增加单位和个人负担,《指导意见》还提出,单位缴费基数为职工工资总额,起步阶段可从其缴纳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中划出,不增加单位负担;个人缴费基数为本人工资收入,可由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代扣代缴。

第三,是护理还是照护?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德国、日本等国家使用的说法是长期照护险。这是为什么呢?相对而言,护理侧重于医疗,使用场合多见于医院、护理院等医疗机构;照护则更强调生活照料,使用场合多见于养老院、照料中心等养老助残机构。对此,我国始终强调,长期护理险涵盖生活照料与医疗护理两个方面,是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仍然有必要厘清护理与照护二者间的区别,充分认识到生活照料对失能者的必要性,以及现代医学在一些疾病上的局限性。

第四,地方差异合不合理?此次《指导意见》对各试点城市和地区的服务范围沿用了以往的要求,即有条件的地方可随试点探索深入,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资金筹集能力和保障需要等因素,逐步扩大参保对象范围,调整保障范围。回顾4年来的试点情况,许多城市进一步拓展了服务范围,如江苏省南通市将医疗辅具纳入长护保险服务范围,广东省广州市为符合相应条件的80周岁及以上的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高龄照护商业保险。这样的放宽对当地群众是好事,但同样加大了当地基金的支出。未来,在长期护理险推向全国时,如何兼顾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区域的城市与农村,需要我们未雨绸缪,提前谋划。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