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编辑 易启江
28日,复旦发展研究院与中宏保险联合推出国内首份《中国女性养老与风险管理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聚焦于中国女性养老保障、准备和风险管理。白皮书研究表明,女性对养老风险的意识不足,且老年面临的健康风险较高。数据显示,受访女性中购买养老保险的比例未过半数(47.44%)。
在保障配置选择方面,受访者普遍担忧的养老问题主要包括:医疗开支庞大、护理服务的可获得性、意外事故的发生、以及老年收入不足等。
此外,女性在养老准备方面也存在显著差距。样本数据显示,女性计划养老事宜的平均年龄为43.8岁,仅有8.8%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在30岁或更早开始养老计划。此外,相对于他们有限的收入,受访女性对未来养老生活质量却有着不低的期望。根据调研,受访女性退休后每年的花费预算高至24-48万,但当前年收入却主要集中于10-29万元区间,显然无法在满足个人养老生活水平的同时,兼顾父母和子女等家庭成员,并应对负担较大的老年健康风险问题。更令人忧虑的是,样本中只有不足三成(28.52%)的女性认为自己的老年生活会面临入不敷出的困境。可见,女性对养老问题的担忧程度较低且对养老所做准备仍显不足。
通过调查女性愿意在保险上追加的投入占家庭年收入的比重作为需求缺口来衡量女性的潜在保险需求,经模型测算发现,女性普遍愿意在现有保险持有水平的基础上,加大对养老保险的购买。数据显示,未来女性在商业养老保险上的投入占年收入的比重将从5.89%上升至8.87%。
复旦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怡教授表示:“女性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对女性风险保障的关注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议题。通过对这一群体细分需求的研究,填补学术空白的同时也为保险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助力改善女性的养老困境。此外,就个人而言,对商业保险等金融工具的合理配置,也可为养老生活提供额外的经济来源、放大保障杠杆并有效转移老年健康风险。”
目前我国养老体系分为三支柱(层次)。“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支柱”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包括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即商业养老保险。
近年来,中国鼓励发展多层次养老制度和商业养老保险。安国保险研究院近期发布《2020年中国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变化报告》显示,有关部门不断发布政策,鼓励商业养老保险在中国发展。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若干意见》;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2018年,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开始试点;2020年银保监会等13部门发布《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
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表示:“在大力发展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养老体系的同时,商业保险公司应进一步细分客户群体,以创新产品满足都市女性的养老保险需求。”安国保险研究院认为,我国养老体系一二三支柱发展不均衡,第三支柱发展严重不足,主要原因在于: 国家税收政策优惠力度不大、居民购买力不强、参保意识不高、保险公司产品设计难以适应广大消费者的实际需要等。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