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实习记者 潘婷)讯,近日,各大上市公司纷纷披露中期报,A股五大上市险企的银保渠道发展现状也逐渐清晰。
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601318)、新华保险三家上市险企银保渠道保费收入都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新华保险今年上半年银保渠道保费规模实现291.43亿元,同比增长133.80%,增速居A股五大上市险企之首,其次是中国人寿,增资增加70.44%,中国平安排第三位,同增32.14%。
(资源源于上市公司年终报表,单位亿元)
具体来看,新华保险银保渠道的销量增额主要体现在长期险首年保费项目,由去年上半年的26.53亿元到今年的195.07亿元,增幅高达635.3%;该项目中,趸交保费由去年上半年0.02亿元到今年的158.48亿元,增幅高达792300%。此外,短期险保费项目也从0.28亿元增长到0.44亿元,同比增长57.1%。
对此,新华保险表示,2020年上半年银保渠道充分发挥重要渠道的作用,保费收入实现291.43亿元,同比增长133.8%。其中,长期险首年保费195.07亿元,同比增长635.3%;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36.59亿元,同比增长38.0%;续期保费95.92亿元,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和新华保险略有不同,增速排名第二的中国人寿的银保渠道销售额贡献主要源于续期业务项目,由去年上半年82.62亿元增长到今年上半年的164.64亿元,同比增长99.27%。其长期首年业务项目中的趸交保费实现了负增长,此外还有短期性业务项目出现轻微负增长。
最后一家实现银保渠道销量正增长的是中国平安,根据其分业务组合的首年保费和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图表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55.64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的39.13亿元增长了42.2%。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保(601319,股吧)、中国太保银保渠道保费收入负增长。
其中,中国人保银保渠道保费收入由去年上半年361.89亿元到今年上半年的283.10亿元,同比下降超20%,具体体现在其银保渠道的长期险和短期险项目,二者均出现30%左右的负增长。
对此,中国人保表示,将持续压缩银保渠道的中短存续期等低价值趸交业务规模,不断优化业务机构,提升银保渠道价值贡献,银行保险渠道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83.10亿元,同比下降21.8%。同时,持续推进“大个险”战略,持续改善个险代理人队伍质态。
业内人士分析称,虽然头部保险公司银保渠道的“盘子”小,体量比不上个险渠道,但是,总体来说也能为公司带来收益,完全放弃银保渠道这个说法可能性很低。例如最近平安的寿险改革,事实上,银保渠道改革是也是其寿险业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如果能够提供此次改革升级银保渠道,提升其业务价值,从而实现其银保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平安肯定是乐意去做这个尝试的。”
据了解,平安人寿于6月1日宣布启动银保战略改革,对“产品+科技+渠道”全面升级,实现银保业务的高质量发展,这也是平安寿险业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银保渠道今年上半年实现70.44%增长的中国人寿也表示,银保渠道回归渠道定位,渠道转型顺利起步,截至年中报期末,银保渠道客户经理3.1万人,季均实动人力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不过,一位非银分析师却表示,“保险公司发展银保是为了提升保费规模,面子上好看”。据他了解,银保渠道被银行控制,不是保险公司的核心,一般出售低价值保单,实际上并不赚钱。因此,对今年上半年银保渠道销售增长一事,他认为是“亏本赚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