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有媒体报道,包商银行前途未卜,将成为第一宗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商业银行破产案。也恰巧是这一天,明天系其他9家金融机构被接管已满一个月,其中就包括4家保险公司。回溯明天系的变局,一起看看明天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激流勇进,也有涓涓细流。资本运作、股权腾挪的大市场上,风起云涌,或有人牵系万千,或有人全身而退,或有人高调前行,或有人低调游弋。不一样的领域,中国资本市场中的各个角色,也开始了不同的“人生”。
“明天系”,中国金融市场中号称“最全能”的民营资本系族,也是最为神秘的资本巨鳄,穿梭于中国资本市场之中,组成了中国资本市场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从诞生到发展、扩容,再到式微,“明天系”可谓是既出名又低调。
所谓“出名”是因其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各种嵌套,编制了一张资本巨网;而“低调”的由来,则主要体现在其掌门人的低调行事。既不轻意露面,更会公开表态,这样一位幕后“制作人”,绝对给人一种“神秘感”。
但再低调的资本,依旧躲不过监管的“穿透式”审查。从2019年的包商银行,到2020年的9家机构,接连被接管的“明天系”资本,正在宣告“明天系”的明天不再春光无限。引用监管的一段话,“谁要触碰法律‘红线’、逾越监管底线,监管部门就一定会不遗余力、一查到底”。
截至8月17日,华夏人寿、天安人寿、天安财险、易安财险4家险企被接管已满一个月,也就是说距离接管时限一年已过去了1/12的时间。
『A智慧保』以“明天系”险企的“昨天与今天”为出发点,看这场大资本体系下的风云变幻。
启? ?幕
金融拓围下的“神秘”与“野心”
说起“明天系”险企的起点,还是要从“明天系”的金融拓围说起。
其实,对于金融机构的布局,“明天系”的动作稍晚于“德隆系”,但从影响来看,似乎比“前浪”更猛。只不过低调的行事作风,令“明天系”早期的动作神秘而隐蔽。
关于“明天系”的崛起历程,《新财富》杂志曾总结为“操作股价-掏空转移-金融渗透”。而且, 有媒体判断,2007年太平洋证券的上市是“明天系”发展的分水岭。但此后掌门人的“亲自否认”,也将这一事件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有报道称,当“明天系”形成以明天科技、西水股份(600291,股吧)、华资实业(600191,股吧)、爱使股份等上市公司和交通、能源、媒体、影视、机场、飞机租赁等为核心的实体产业横轴,以恒泰证券、新时代证券、包商银行、哈尔滨银行、潍坊银行、天安财险、天安人寿、生命人寿、华夏人寿、新时代信托等为核心的金融产业纵轴时,“明天系”的产融结合框架便已确立。
或许对于金融版图的构建,才是“明天系”想要的结果。而对于发展的目标,则有预测认为是:“不只是参股更多的上市公司,在金融领域构建完整金融链条,为了日后的大并购‘储备弹药’。”
从“明天系”进驻金融市场的脚步看
· 1998-2001年,加入第一波城商行改制潮。
· 2001-2004年,主攻证券、信托机构。
· 2005-2006年,入主城商行第二波。
· 2006-2009年,圈地保险公司。
· 2010年后,参与农商行改制,这“五步走”的阶段,已将“明天系”的触角伸至金融业的各个板块。
“每个金融分支都拥有旗舰型企业”的现实,是对“明天系”金融帝国版图的勾画,但也是日后起底“明天系”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对于保险的布局,在如今监管“一参一控”的要求下,这种格局显得更不合规。
布? ?局
“明天系”与保险的爱恋纠葛
金融牌照一直以来都是肖建华极为看重的,那句曾经流传的“只进不出”,更显示出“明天系”对于金融板块的把控,丝毫不松懈。
从内蒙古到全国,“明天系”对于资本的喜爱,早已在扩张的过程中表现得很明显。尤其是对于资本积累具有关键作用的保险,“明天系”更加看重。
说到“明天系”与保险的渊源,还要追溯到2006年左右中国保险市场的第三次扩容潮。2006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此后全国再次掀起一股保险牌照扩容潮。此时, “明天系”也开始涉足,这仅是“明天系”险企发展的一个起点。
资料显示,“明天系”开始接触保险,是从华夏人寿的设立开始。2004年,从华夏人寿的获批筹建到开业,可谓波折重重。作为主控华夏人寿的发起人,“明天系”主动作为,但并未取得梦想中的结果。反而,华夏人寿因股东资格问题,未通过监管审批放行。
不过,对于保险的热衷,并未因此被阻断。变更股东及注册资本,更换新的“影子公司”,分拆由多家公司持股,“明天系”的第一家控股险企终于得以通过审批。在“明天系”旗下,华夏人寿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资料显示,2007-2009年,华夏人寿存在公司财务资料重大虚假记载、向原保监会报送虚假的自查报告、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费率、债券回购超过监管规定比例上限等11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原保监会处罚188万元。原董事长、原董秘、原董事被撤职,开展团体、保险长期险等新业务被停止一年。
这仅是“明天系”进驻保险的第一步,但并不顺利。
至2012年,“明天系”控股的第二、三家险企出现。2011年底,领锐资产将所持有的天安财险1.21亿股股份转让给西水股份。转让后,西水股份持有天安财险8.69亿股股份,占比20%,跃升为第一大股东。按照天安人寿与天安财险的关系,“明天系”也相当于掌握了天安人寿的控股权。
此后,对于保险的布局,“明天系”仍在不断加码。众所周知,国内四家专业互联网险企之一的易安财险,虽然对外宣称“非明天系”,但通过层层嵌套,“明天系”的身影始终萦绕周围。据悉,易安保险的股权很分散,未出现一家控股的局面,但这样的股权体系,似乎与包商银行的“套路”如出一辙,易安保险与“明天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对于保险的布局,“明天系”的野心并非于此。
有资料显示,除以上4家险企外,“明天系”还触及过生命人寿、长城人寿、中再人寿、中再财险、新华人寿、国信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但随着后来股权的变动,“明天系”的涉足,也都成为过眼烟云。
值得注意的是,国信人寿,中国保险史上最“短寿”的一家险企,也曾与“明天系”有瓜葛。但由于挪用保费、抽逃资本金投资等严重违规原因,2007年,国信人寿被撤销主体资格。
纵览“明天系”对保险的热情,不难看出保险在其金融版图中的重要地位。
行? ?进
资本“收揽”下的业绩跌宕
“明天系”的入驻,令这些保险公司也有了不一样的发展局面。除华夏人寿外,其他3家险企的业务经营情况,并不乐观。
先来看财险方面,2019年的“跌宕”,令“明天系”财险公司遭遇成立以来的最大亏损。
“明天系”进入后财险的业绩表现
在“明天系”入驻的前期,财险的业绩表现尚可。但随着保险市场竞争的加剧,在2019年,两家财险均出现了亏损。
尤其是天安财险,2018年,在已承保亏损11.13亿元下,2018年天安财险最后的净利润依旧为正。但随着理财型产品退出历史舞台,天安财险的“弱点”开始暴露。
2017年,天安财险开始停售理财型保险产品,进入理财型保险净兑付时期,现金流压力凸显。2017年、2018年,天安财险的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就减少了近2000亿元。
西水股份此前在回复监管问询函中表示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天安财险主要投资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232.4亿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683.6亿元,合计916亿元,约占公司总资产的80%。
其中,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上市股权投资兴业银行(601166,股吧)205.9亿元、未上市股权投资上海信泰天安置业有限公司26.5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包括信托产品449.1亿元、股权投资基金183.4亿元、上市股票投资16.3亿元、债券投资17.7亿元、证券投资基金6.8亿元以及未上市股权投资5.6亿元。
这是天安财险的家底,也是填补这个窟窿的资金来源。
另外,除巨大的资金缺口外,天安财险的业务发展也存在瓶颈。
2018年五大险种经营数据显示:
数据显示,2018年,天安财险前五大险种全亏损。其中,车险保费119.08亿元,但亏损最多,6.8亿元;意外险保费8.76亿元,亏损1.9亿元;责任保险保费7.95亿元,亏损0.24亿元;健康险保费4.73亿元,亏损0.39亿元;企财险保费4亿元,亏损 0.46亿元。
2019年五大险种经营数据显示:
虽然至2019年,其车险、责任险出现了承保盈利,但4个月两次踩雷履约保证保险的天安财险,依旧躲不过巨亏的泥沼。
而易安财险,虽然在成立之初“风光”,但至2018年,易安保险开始转为亏损,净利润为-1.99亿元;2019年为-1.67亿元。两年合计亏损3.66亿元。直至2020年一季度,亏损再度扩大至-2.62亿元。
据2019年易安保险年报数据显示,在其前五大险种中,意外险领先,而保证险则排在第五位。但从承保利润看,意外险承保盈利0.37亿元,而保证险则承保亏损-1.85亿元。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易安保险的信保业务保障的主要分为三类贷款:无抵押的信用贷与有抵押的车抵贷,房抵贷。而车抵贷、房抵贷业务风险大量暴露,业务投诉频发。
2019年,易安保险更是因“涉嫌违法违规的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共266件,占银保监会同期受理互联网保险投诉量的64.1%。上述投诉集中反映了易安财险的理赔时效问题,共涉及理赔案件270笔”等原因,被监管点名通报。
寿险方面,与财险不同,华夏人寿没有陷入亏损,但天安人寿同样出现了成立以来的最大亏损。
“明天系”进入后寿险的业绩表现
自天安人寿成立以来,长时间没有实现盈利。直至2015年,由于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带动,使天安人寿获得了两年的盈利。2015-2016年,其净利润分别为0.3亿元、0.89亿元。但至2017年,天安人寿再次陷入亏损泥沼,2019年,其亏损额甚至达到70亿元,是成立以来亏损数额最大的年份。
天安人寿2019年年报显示,当年保险业务收入约为521亿元,比2018年减少了65亿元。投资收益方面,也出现大幅度下跌。股权投资处置净损益及分红、债权投资计划利息收入、出售基金投资净损益三项出现了投资亏损,分别达-29.39亿元、-0.99亿元及-1.07亿元。
2020年一季度,天安人寿依旧亏损-11.76亿元;但保险业务收入为181.63亿元。
不同于天安人寿,华夏人寿从成立到今天,一直伴随着“明天系”而来。从其自己而言,并不想挂上“明天系”的名片,且在其股东的组成看,似乎没有“明天系”的影子。
但按照“明天系”入股的套路,“隐蔽+分散”的制度之下,借助多层金字塔架构,公司之间股权多次转手,令人们很难发现其踪影。但“明天系”早期核心员工的出没,令这一切有了蛛丝马迹。例如,华夏人寿董事长就来自“明天系”企业,以华夏人寿提供的资料显示,李飞曾经任过上海远东证券有限公司监事长、新时代证券监事长。
这仅是华夏人寿的“出身”,从其业务发展看,不得不说较为“凶猛”。2015年华夏人寿规模保费1572亿元,2016年1831亿元,一度跃上行业第四。2017年,随着寿险行业的大转型,华夏人寿规模保费下降至1753亿元,但依旧排行业第五。
当2017年底传出“明天系”资产要被处置后,“明天系”企业开始走下坡路。2018年金融去杠杆大幕拉开,“明天系”首当其冲,万亿金融帝国就此肢解。华夏人寿在2018年净利润缩至28.8亿元,交2017年下降29.36%。2019年,净利润下滑至6.25亿元,同比下降78.3%。
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中天金融(000540,股吧)的“热心追逐”,令华夏人寿一度有可能转变其目前的窘迫。但这一份收购案的难以落地,令华夏人寿的处境,并不乐观。
不过,华夏人寿从去年以来,连接两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足见去业务发展的强劲和资本实力雄厚。
现? ?实
国有险企临危受命
行至今日,4家“明天系”险企同时被接管,从隐藏于“世”到“世”人皆知。
7月17日,由四大央企组成的接管小组,一一对应接收“明天系”旗下的4家保险公司。银保监会表示,从2020年7月17日起,对这些公司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为一年。如接管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接管期限依法延长。
这是保险圈内的第五次接管行为,也是唯一一次同时接管4家险企的“大行动”。
这次接管为何不是保险保障基金?为何要选择行业内的四大央企进行托管?或许答案,可从此前的接管案例中寻找。
作为保险业中维稳的机构,保险保障基金的作用既可应付巨大灾害事故的特大赔款,也可临危受命,接管问题险企。从最近一次接管看,600多亿元“接管费”已消耗了保险保障基金超一半的费用。虽然后续随着大家保险集团的成立及改革,有部分资金回流。但一次应对4家险企的压力,依旧巨大。
而选择四大央企作为托管机构,不仅是从险企的资本实力上看,同样也参考了国有险企的稳定性。
自接管后,部分央企发布接管通知。
以不影响自身业务发展为指标,同时被接管险企照常运行,这是接管工作的基本。但对于下一步如何发展这些险企的业务,尚未有消息传出。
不过从接管组成成员看,基本来自监管部门的负责人,或将推进下一步的工作筹划。
从宣传4家险企被接管的当日,接管组和托管组已进驻。目前各险企都设立有常驻办公场所。
『A智慧保』了解到,托管组由各公司各部门的中坚力量组成,接管组与被接管公司并不直接对接,而主要由托管组进行梳理、摸底。目前来看,各被接管公司的业务并不受到影响,只不过在常规工作审批流程中,除了走公司内部流程外,还需要走托管组流程,主要防范不合规操作和运营。
虽然业务没有受到限制和影响,不过有的公司的法人开始更换。据悉,8月10日,华夏人寿发生工商变更,李飞退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由王毅接任,李飞仍担任该公司董事长。法人发生变更的还有新时代证券。
由于董事长变更需要经过股东大会通过。也就是,股东大会召开,这些被接管的公司的董事会很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行至于此,“明天系”险企的今天,以被接管而告终。它的明天,仍存很大变数,如业务是否有风险漏洞,投出去的是否能收得回,承保的能否如期兑现,业务是否持续稳定,“明天系”股东如何一步一步退出,谁有实力和勇气接盘让这些险企实现平稳过渡。
下一步“招股引资”,或许是4家险企冲破“命运枷锁”的关键。
End
精彩回顾
城市版百万医疗掀热潮:普惠型医疗险群雄逐鹿!哪些险企已“参战”?
泰康人寿备战“后疫情时代”:加码“线上”,招揽科技专项人才!
缅怀王宪章:中国保险事业的一路见证人、奉献者!
新一轮险企违规股权清查开启?华润信托潜伏首家保险系“混血”资管八年被揪出!
新规之下,首曝保险消费投诉排行榜!“三甲”都有谁?保证保险隐患值得警惕!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智慧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