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多时的财险业三年“小目标”终落地。7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日银保监会下发《推动财产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从行业整体转型、保险服务能力增强、对外开放等五方面划定了财险业未来三年发展路线图。其中更是圈定了线上化率等硬性指标,还为三年后的行业成绩拉出了“及格线”。
根据《方案》,本次三年计划目标是到2022年,财产保险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保障水平、服务能力和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实现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均达标、风险综合评级均在B类以上,推动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治理科学、竞争有序的财产保险市场体系。
具体来看,为了促进行业向精细化、科技化、现代化转型发展,《方案》从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提升数字科技水平、完善公司治理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如在提升数字科技水平方面,《通知》除了鼓励财产保险公司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对传统保险操作流程进行更新再造,提高数字化、线上化、智能化建设水平;通过数字化升级风险管控能力,提升风险定价、细分客户以及反欺诈等核心竞争力之外,文件还圈定了一硬性指标:到2022年,主要业务领域线上化率达到80%上。
对此,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认为,首先从国家层面看,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政府一直强调要用科技创新引领时代发展。保险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行业,当然也需要用科技创新来引领行业发展。
其次,他认为,从保险行业层面看,保险业作为一个重要的金融服务行业,在科技应用领域与之切合度比较高的,便是互联网技术。因此,银保监会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积极鼓励财产保险公司业务线上化转型。
而在完善公司治理体系以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方面,《通知》要求推动财产保险公司增强资本实力,强化股权管理,规范股东行为和关联交易, 使得公司治理运作更加透明、合规。压实财产保险公司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董事会有效履职、高管层职责规范、监事会监督到位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完善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形成有利于高质量发 展的激励约束机制。
与此同时,为了增强保险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民生能力,《方案》提出,要大力推动包括责任保证、健康、农业以及科技专利等领域专属保险业务的发展,达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保障国民经济产业发展的目的。
《方案》还顺承了此前保险业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趋势,鼓励外资保险公司优化网点布局,合理增设分支机构,有序拓展业务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入股国内财产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针对再保险业务,《方案》特地强调要促进再保险市场发展,主要包括鼓励有条件的财产保险公司设立专门的再保险功能性机构或优化已有再保险业务,以及支持外资再保险公司增加投入等。
北京商报记者对比发现,相较于6月出台的《加快财产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征求意见稿)》,此次《方案》对许多较为具体的量化指标进行了模糊化处理,如删除了达到1200元的保险密度和要达到1.5%的保险深度等指标。
对此,李文中认为,首先,受疫情的影响,未来经济发展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整个国民经济都没有确定今年的发展速度的量化指标,在财产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年行动方案中也的确不宜规定一个明确的量化指标。其次,《方案》继续强调保险业要回归风险保障,要求行业从销售驱动向产品服务驱动转型,从传统经济补偿向风险管理与增值服务升级。这意味着,未来财产保险行业在向客户提供风险保障的同时会更多地提供各种增值服务,也就是说未来保险公司“保费收入”中“增值服务费”的占比可能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再过分强调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此时“保费”已经不再是风险保障的对价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保险秘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