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中华保险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阿里云将为中华保险集团旗下的中华财险构建新一代全分布式保险核心系统。据悉,该合作的总金额近7亿元,这也成为目前为止国内金融云领域的第一大单。
对阿里云和中华财险而言,这项合作的意义都十分重大。一方面,这是阿里云自去年开始拓展垂直行业条线后,在金融领域落地的最大标杆项目;另一方面,这也是有着34年发展历史的中华财险,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
中华财险总经理助理王永祥6月2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华财险与阿里云合作,背后既有国家宏观层面的要求,银保监会此前曾发文,要求到2022年,财产险行业的数字化应用要达到80%;同时也有中华财险自身转型的需要,“我们希望未来能变成一家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科技和创新驱动的保险公司”。
据其介绍,中华财险从开始立项至今,总共历时一年左右,而接下来,整个项目的实施周期计划是三年。签约当天,双方还举办了一个“数字中华1000天倒计时”的揭牌仪式,中华财险邀请两位阿里资深技术专家担任公司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独立委员”,来定期参与项目规划、指导和讨论。
王永祥称,对保险行业来讲,这次合作可能是业内第一次有保险公司完完整整地去重构业务模式、业务理念以及IT配套。
保险行业转型
在保险行业,一个公司提出“要以客户为中心”,其实并不是一个很虚的目标,因为绝大部分保险企业都是在以保单为中心。
中华财险创新研发中心胡岱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从保险诞生那天开始,它的本质就是一个契约,呈现形式是保单。对保险公司来说,它的系统更多的是来记录每一张保单的信息,并没有把用户需求与服务容纳进去。
但在互联网时代,保险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契约,它更是一种数字化商品,可以与客户进行交互甚至可以进行定制化。这种情况下,原有的以保单为中心的系统就无法满足客户需求的多样性。
“因此,我们才迫切地提出要做出改变,改变的方向可以概括为客户上线、业务上线和管理上线。”胡岱磊说,以产品研发为例,过去提出一个需求,可能要等半年甚至更久才能得到落实,而借助阿里的中台技术,可以把很多成熟的业务模块沉淀下来,当有新的需求时,不再需要每个模块都重新开发,这样产品可能两三周甚至更短就能上线。
从业务场景可能更容易理解以保单为中心和以客户为中心的区别。王永祥表示,对于开车的用户,他除了车险,还可能买了意外险和健康险,在传统的模式下,用户一旦出现意外需要理赔的时候,后台需要先到车险系统处理,然后到意外险系统、健康险系统处理。
“这是财产险公司原有系统的设计理念,它是以保单为核心,按照险种进行区分的模式。”王永祥说,但这个模式肯定不是用户体验最佳的模式,比如开发票,现在三个保单保险公司的系统只能开三个发票,但从用户的角度,明明开一张就可以了。
所以中华财险提出的“以客户为中心”,也可以理解为互联网领域的“one ID”理念,即从底层平台来看,客户唯一的标识,无论他是做承保还是理赔,当客户接入服务时,他的全景都能够呈现,然后客户的所有问题也能通过一次服务解决。
“这也是传统保险公司一直梦寐以求的需求。”胡岱磊说,但公司传统的架构又无法支撑这个需求,所以这次和阿里云的合作,落脚点是要重构一个全新的系统。
双方共建
据悉,双方合作的全分布式核心系统将采用阿里云全套专有云平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与金融科技产品,并创新性地引入金融云公共平台。而这是保险行业有史以来第一次基于混合云模式构建核心系统。
具体而言,整个方案将包含阿里“飞天”云计算操作系统、分布式中间件体系SOFAStack、分布式数据库平台OceanBase、金融数据智能平台、金融核心套件bPaaS、保险专家服务、mPaaS移动开发平台、金融钉钉等一系列产品技术与服务。
阿里云智能新金融事业部首席构架师张翅告诉记者,在合作过程中,整个系统的底层平台会由阿里云来提供,但到了中台及应用层,则会由中华财险和阿里云一起共同研发、设计。
据了解,双方把整个三年的周期划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年,主要任务是打基础,同时寻求一些突破,比如先快速上线一些智能营销、服务体系的产品。
第二年的目标是把中台框架都搭起来,包括把保险相关的各产品线都同步构建完成。而最后一年,中华财险将和阿里云一起培育一些面向未来的智能化、数据化、移动化的能力,并打造成行业样板。
王永祥告诉记者,对中华财险而言,他们期望未来交付的不仅仅是一个系统,而是交付了一整套的理念、组织和模式。“我们希望中华财险能够成为一个自我驱动变革的组织,能够更灵活地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化,并利用最新的技术为客户创造更多客户利益。”
此外,王永祥还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双方共建团队之后,能够让阿里了解到中华财险的能力,然后再去挖掘阿里经济体内一些尚未开发的业务资源,共同进行创新。
(作者:白杨 编辑:李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