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海财险空缺10个月之久的总经理一职终于落定。日前,银保监会发布核准史翔担任华海财险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任职资格的批复。事实上,今年4月以来,华海财险已有近10位高管任职资格获得批复。
近年来,华海财险公司治理频频出现问题,股权违规、人事纷争……经营业绩不甚理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治理结构是一整套有关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处理权利和责任的行为准则。在公司发展中,人的因素很关键,而公司治理关系到公司发展中对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激励与约束。公司治理结构具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选拔具有企业家素质的人领导企业;二是激励和监督企业领导人更好地创造价值。这两大功能的发挥程度对经营业绩具有重要影响。
近10位高管任职资格新批
2019年7月,银保监会的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撤销了华海财险总经理姜南的任职资格。该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华海财险因车险业务虚列费用、聘任不具有任职资格人员担任公司高管、违规销售投资型保险产品华海康盈等违法行为,被罚110万元,同时被责令停止营业总部接受商业车险新业务3个月;董事长、总经理等8名高管被警告并罚77万元,总经理被撤销任职资格。
在聘任不具有任职资格人员担任公司高管上,华海财险拟任副总经理于晖(2015年11月6日印发分工文件,2017年6月30日免职)、拟任总经理助理唐海明(2017年6月28日印发分工文件),截至检查日均未获得银保监会的相关批复,但在实际工作中则履行相关职务。
而这并非华海财险首次聘任不具有任职资格人员担任公司高管。同年5月,银保监会公布的另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17年12月28日-2018年2月22日,华海财险第二届董事会拟任董事张秀娜在未取得监管部门核准的保险公司董事任职资格情况下,参加了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一次、第二次(通讯)、第三次(通讯)会议并参与投票表决,在实际工作中履行了董事相关职责。
华海财险还曾有过高管“内斗”传闻。根据媒体报道称,2017年6月,华海财险曾召开内部紧急会议作出暂免于晖董秘及拟任的副总经理职务,整合其分管的非车险业务部门的决定,并通知董事会以通讯表决方式审议免去于晖董秘兼副总经理职务。随后,一份以于晖名义的致全体员工公开信在网上流传,质疑公司免职程序。
目前,华海财险高管阵容已经全面更迭。2020年4月以来,山东银保监局先后下发了华海财险9名高管的任职资格批复。其中,除史翔外,还包括副总经理刘子良、冯明昌,总经理助理杨明宝,合规负责人彭新刚,财务负责人罗小玲,董事李秉钧、独立董事向旭平、赵浚竹。
股东、股权变更一波三折
不仅如此,华海财险的股权变更也是一波三折。2018年2月,原保监会曾下发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华海财险原股东青岛神州、青岛乐保在2016年增资申请中隐瞒关联关系、提供虚假材料,决定撤销华海财险相关变更注册资本和修改章程的批复。此后,华海财险先是公告由郑州中瑞实业增资入股,后又换成那曲瑞昌煤炭运输增资入股。
华海财险开业至今多次更换股东。例如,2019年5月,华海财险曾发布公告称,七台河市鹿山优质煤拟将其所有持有的1.2亿元股份(占比10%)全部转让给河南新东方置业,股权转让完成后,鹿山优质煤不再持有华海财险股权。不过,此后并无下文。
根据华海财险2020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目前,华海财险第一大股东为那曲瑞昌煤炭运输,持股比例15%;龙口嘉元东盛热电、新泰市宏泰煤炭、七台河市鹿山优质煤等7家股东持股比例10%;另有滨化集团、汇龙森国际企业孵化(北京)、山东滨化投资持股比例5%。
华海财险官网显示,2014年3月21日,华海财险获原保监会批准筹建,同年12月9日开业,注册地在山东省烟台市。2019年11月,华海财险“因公司经营战略调整,按照董事会决议要求,总公司在北京的办公职场撤销,所有员工于2019年11月20日前搬迁至烟台职场工作。”
华海财险是全国首家以海洋保险和互联网保险为特色的全国性、综合型财险公司,但2015-2018年间,车险始终是华海财险的第一大险种,保费收入从2.43亿元增至18.43亿元,承保利润则分别为-1.29亿元、-1.96亿元、-0.65亿元、-1.52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海洋保险对保险公司的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和品牌形象等要求较高、见效较慢,具体业务归类又比较分散;华海财险推出的互联网保险又曾引起争议并收到罚单;车险始终是其第一大险种,近年来健康险又快速发展,但整体都呈现承保亏损。
2015-2017年,华海财险分别亏损1.22亿元、2.89亿元、0.31亿元,合计4.42亿元。2018年,华海财险扭亏为盈,净利润0.15亿元。2020年一季度,华海财险净利润为-0.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