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戴梦希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之势依旧没有减退的迹象,这让全世界的体育赛事深受打击,直接导致包括欧洲杯、美洲杯和东京奥运会在内的一系列大型体育赛事不得不推迟到2021年夏季举行。近日,一年一度的四大网球公开赛之一的温网比赛更因疫情影响被迫取消。东京奥运会虽没被取消,但其延期的保险赔偿问题也引发业界广泛讨论。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暴发,让体育赛事取消保险有了用武之地。
4月1日,温网官方宣布本年度的温网公开赛因新冠肺炎疫情取消,这也是自二战以来温网首次取消比赛。因为在每年6月中下旬开赛的温网,作为为数不多的草地赛事,对场地要求特别高,所以不能将赛事推迟。重大体育赛事的取消对于参与人员的损失是巨大的,包括球员、赞助商、组委会以及其他多方。另据温网组委会估算,今年赛事的各项预估收入将达到2.5亿英镑。
对于这次赛事取消,保险公司将给予赔偿,温网组委会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在2003年“非典”疫情后,温网就意识到重大疫情给体育赛事带来的不确定性。从2004年开始,温网每年投入200万美元购买“全球大疫情取消险”,至今投保长达17年,保费支出高达3400万美元。“全球大疫情取消险”的赔付前提是赛事被迫因重大疫情取消,但如果赛事推迟则无法获得赔偿。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温网取消后,温网将获得高达1.41亿美元赔偿,是未雨绸缪和执着让组委会见到了“回头钱”。
据记者了解,“全球大疫情取消险”可算作是定制化赛事取消险的一种,世界范围内参保的体育赛事很少。比如同是网球四大满贯赛的法网就未购买这种保险,因此法国网协不得不早早宣布推迟赛事到9月底。而一旦法网今年无法进行,主办方将损失2.6亿欧元。另外,在温网之后举办的美国网球公开赛的组委会同样没买“取消险”,或许正面临艰难抉择。
聚焦另一分量更重的体育赛事。因疫情而延迟到2021年夏季举办的东京奥运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保险到底陪不陪”的问题成为相关利益牵连者们的头疼之事。事实上,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早就为这场体坛盛会设置了一系列保险计划,包括为奥运会购买的取消险,为转播商、赞助商、纪念品销售商、酒店、游客分别购买的电视转播权损失险、经营收入损失险、旅游险等,保额估计超过1.27万亿日元(约815亿元人民币)。而其中最大的一张保单就是国际奥委会向“慕尼黑再保险”投保的“奥运取消险”,保额高达5亿美元(约35亿元人民币)。
虽然被投保的是“取消险”,但这并不意味着赛事“延迟”,承保公司就可摆脱赔付责任。根据专业人士分析,赛事取消险主要赔付已经投入且无法回收的成本,以及额外投入的成本,它不仅包含赛事取消,延期举办也在保障范围内,只是需要额外支付一些资金。所以奥组委也可能获得一部分赔偿,只是金额会相对少一些。在欧美成熟的赛事取消险中,会根据赛事的完全取消、部分取消、推迟、中断、改变场地、缩减规模等不同情况进行赔付。目前两家承保公司慕再和瑞再尚未公布保险细节,所以不能确定具体的赔付数额有多大,但风险敞口应在可承受范围内。
反观赛事取消险在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着实有些不温不火。首先从投保者角度来看,很多赛事主办方坦言:“赛事取消险这类保险没有买过。我们购买的大多是人身安全险和场地安全险,对于不可抗力因素等造成的损失,我们一般通过协商来解决,不会特意为这些情况购买赛事取消险。”
国内消费者对这类保险的投保意识确实比较淡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赛事主办方认识了赛事取消险,但今后是否会投保这一险种,不仅要根据风险因素判断,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成本考虑。因为赛事取消险属于定制化保险产品,影响体育赛事的因子众多,涉及的责任条款复杂,相应地保费比较高,这也让绝大部分赛事主办方望而却步。而这次疫情可能会使保险公司在未来赛事取消险的谈判中重新估值,标准进一步提高。
从赛事取消保险的承保方来看,国内提供这项保险的公司很有限。相关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排名前十的保险公司中只有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平财险三家公司做赛事(活动)取消保险,涉及不同的品类,不过目前的投保率很低,公开数据显示不足10%。据《金融时报》记者观察,我国体育保险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针对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的商业保险零散且不成体系。保险市场上的200多家保险公司没有一家是以体育保险为主,只有一家保险中介公司提供专业体育风险咨询服务,并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系列包括赛事取消险在内的体育专项产品。
当然,保险公司开发赛事取消保险动力不足与上述赛事主办方的不愿投保有很大关系,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它的收益和风险相比,风险大过收益。不过,未来在中国主办的各级体育比赛只会越来越多,通过保险产品防控商业风险,这将是体育界和保险界不能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