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谢玮︱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期)
在新经济时代,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科技带给各行各业的变化也逐渐由表及里,不断深入。
伴随着过去几年金融科技(Fintech)的广泛应用,科技巨头们已碰触到监管严格的银行业等领域。保险业虽尚未遭遇大规模颠覆,但也不会缺席科技带来的变革。近年来,保险科技(InsureTech)逐渐成为业内人士、投资者和创业者口中的“高频词”,监管层也频频提及“保险科技”。
“大数据、人工智能正成为保险科技的主要驱动力,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通过对保险业务流程的全面渗入,提升了保险业务经营管理效率,改变了产品的形态与服务的交互方式,新的商业模式和保险生态随之产生。保险+科技的服务模式日趋成熟,实现了保险科技从1.0阶段的电子化,到2.0阶段的信息化,再到3.0阶段智能化的跨越,将来到4.0阶段是数字保险。”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如是表示。
2020年,在科技的“加持”之下,保险业将完成怎样的跨越?
保险业加速引入新科技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保险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已成为行业发展新燃点,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正在逐步改变着保险行业的生态,深入渗透到保险业务流程与各类场景中。
众安保险发布的《2019保险科技新势力洞察报告》披露,2019年,客服机器人已能替代40%~50%的人工客服工作,预计到2020年,85%的客服工作将依靠人工智能完成。
人工智能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中,智能客服在保险企业中应用最广泛,不少保险公司或借助自身技术,或购买定制解决方案,加速推进企业客服智能化。2019年大地财险将智能客服机器人运用于新承保回访、续保通知、查勘回访、满意度调查等业务场景,做到每天超过30万外呼,外呼坐席人数节省约80%。
此外,人脸识别、大数据等技术在保险业的应用已落地诸多场景。
2019年初,中国太保集团创新孵化中心总经理林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在“战略转型2.0”的战略布局中,保险在新技术应用领域持续发力,基于移动互联成熟技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驱动,围绕客户足迹展开系列科技赋能重点项目。
现象级“网红”产品“阿尔法保险”、亿级客户保险账户体系“太平洋保险(601601)”APP、智慧理赔“太慧赔”、科技减损“太好保”、反欺诈“听风者”等最新数字化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各流程触点。
以太保寿险公司创新打造“灵犀”系列智能机器人为例。该机器人以视觉识别、语言交互、知识图谱等AI技术为核心支撑,对内实现客户服务流程的改善,对外进一步拓展服务供应链。“灵犀一号”机器人已落地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等多家三甲医院,并搭载太保寿险打造的太慧赔理赔板块服务,为客户提供3000元以下门诊和住院快赔服务。在财产险领域,保险科技也迎来了广泛应用。在竞争激烈的车险市场,一批财险公司凭借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通过机器学习和模型算法等智能化工具,实现车险损失的秒级定损。在非车险领域,越来越多的财险公司在销售渠道、产品设计等领域涌现了大量的创新实践。
“区块链+保险”方兴未艾
我国的区块链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当前已有应用在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等领域落地。随着保险业对金融科技的探索与应用不断深入,“区块链+保险”更是成为重要的发力点。
上海保交所以保交链为基础,构建行业区块链共赢生态,目前已探索并落地超过10个保险应用场景。2019年12月30日,上海保交所发布《区块链保险应用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并宣布启动推进“保险行业区块链应用技术标准”建设工作,有109家行业机构参与该标准的制定。
“区块链与保险行业有天生的契合性。”《白皮书》指出,保险业是区块链应用探索的重要领域,保险的“大数法则”与区块链的集体共识具有“基因相似性”,因此,保险业极有可能成为区块链率先规模化应用的行业之一。
从区块链底层技术研发看,上海保交所2017年正式发布保交链底层技术平台及白皮书,2018年迭代完成保交链二代底层技术平台并通过中国信通院评测认证;在区块链的行业应用场景方面,保交所和保险行业机构合作,探索推出10个保险应用场景,服务几十家保险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机构。
保险风控,是区块链在保险业运用的一大场景之一。根据《白皮书》,区块链至少在11个方面与保险业有巨大的应用场景,包括再保险、年金管理、保险风控以及相互保险等。在这些领域,目前都存在诸多痛点,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找到较好的解决方案。
我国保险风控区块链平台建设已正式启动,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平安财险等14家保险机构正式宣布加入该联盟链平台。
保险风控区块链平台以旅行保险领域存在的保险欺诈行为为切入点,旨在通过数据共享的方式,为机构提供更多维度的保险风控信息,提升机构反欺诈水平,体现保险风控信息的市场价值属性。
监管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政府及监管层高度重视保险科技发展,发布了一系列监管措施,行业监管政策逐步建立、完善,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作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保险业自身的革新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动能。当前,银行业保险业通过积极运用科技手段,不断释放跨时间、跨空间配置金融资源的能力,经营模式不断优化,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产品创新不断深化,全面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可得性,有力支持了经济转型升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鼓励银行保险机构立足于本源和主业,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深化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合理加大科技投入,围绕金融业务场景化、智能化,进一步推动金融产品多样化、个性化,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覆盖面。”黄洪说,“同时,我们监管自身也将注重科技应用,强化科技支撑,改进监管方式和监管工具,不断提升监管有效性,为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创新营造良好稳定的发展环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2019年12月13日,《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开始向业内征求意见。在“收”风险的同时,此次征求意见稿对互联网创新呈现出“放”的姿态。
银保监会在《征求意见稿》起草情况说明中强调,审慎包容,鼓励先进的新型业态健康合规成长。鼓励平台经济、大数据、区块链等科技融合和新型业态成长,支持互联网保险在更高水平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打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保险制度。
2020年第1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