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办、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主办,香山财富研究院、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实验室协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9》发布式在北京举办。
本次会议主题为“非缴费型养老金的中国道路与国际实践”。业内专家学者共济一堂,围绕未来30年的中国养老金发展趋势、老龄化与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以及城乡居保基金投资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左学金出席会议并对“第四单元:老龄化与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探讨”发表了评论。
以下为左学金发言实录:
刚刚有四位做了精彩的发言,我很荣幸让我来做一个评论。
王国军教授的发言是如何应对老龄化?他也提了一些对未来的预判,也提了一些改革的建议。他的很多观点我是赞成的,但是我们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能够延续,如果我们的生育率长期低于2.1,实际上我们中国是低于1.5,台港澳是低于1.2,今年出生1100多万,我没有得到官方的核实,现在去年的死亡接近1000万,因为老龄化,死亡的人数在增加,所以如果今年出生1100多万,明年出生如果降到1000万以下,我们国家从明年开始负增长,到本世纪末可能几亿人,不是十几亿人。有些问题是可能超出我们考虑的,我们作为一个物种能不能永久延续下去,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我们可以用机器人代替人,但是最后都是机器人了。
第二个是朱俊生教授,他谈的很深入。重点讲了城乡居民养老金,建议把政府投入的部分独立开来,也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经验,要做大私人养老金。他是建议把工资性收入和非工资性缴费分成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我的问题就是这两块有没有现收现付的部分,如果劳动性收入,正规部门就业和个体经营(非正规部门)的流动,可携带性怎么考虑?我感觉这是要再进一步阐述的。他强调市场力量,多元化提供,我是非常赞成的,政府是包不住的。
第三位发言汪德华,讲了老龄化与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设计,提出财政成本可承担,他建议,由于“工薪税”,未来收入很可能会下降,但是养老金的支出会不断增加,将来不可持续,建议用增值税取代缴费型的养老金,用增值税做一个国民年金。我感觉这个思路是非常对的,从要素来看,劳动这个要素,从2012年开始,我们国家劳动年龄就下降,在本世纪剩下几十年,至少在未来,劳动增长、投入的增长会全部是负的。所以用劳动工资“工薪税”来支撑养老,因为赡养比在不断提高,这个很困难,今后必然会越来越困难,所以要考虑增值税、一般税来自于除了劳动以外,来自于资本、来自于土地、来自于技术进步产生的收入和税,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建议。但我没明白,如果财政支出的养老是对全民还是对职工?
汪德华:全民。
左学金:这个是可以的,职工再另外做一块,这是完全可以的,我完全赞成。因为现在我们好多东西一讲就讲到要增加收费,比如现在考虑长期护理保险,实际上我们学日本,我们不知道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一半是来自于中央和地方的财政,缴费只占一半,50%。现在100%靠“工薪税”根本做不下去,现在我感觉目前这个试点没法复制、没法推广,从医保里面拿一点根本是做不了,我感觉这个非常赞同。
房连泉老师提非缴费型养老金的功能定位,他提出来国民年金通过财政支持,加上个人账户。这里面从政策来看,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现在我们城镇职工、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这一块是很大的,可能是百分之七十几,要把它做成非缴费型的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这个过渡怎么来过渡?这可能是一个大的问题,怎么设计这个过渡?因为你不能凭空地来一个,这个我感觉可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总的感觉,今天四位发言观点,基本观点都是一致的,我本人是非常赞成的,在基本养老,基础养老金的提供方面,可能财政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提高公平性和养老金的充足性,基础养老金的充足性,我再增加一个观点,就目前财政都是逐级拨款,明明是发给老百姓,中央到省、省到地、地到县,然后发给老百姓,财政经费拨付的效率是非常低的,而且拨付的过程当中就出现一些目标的偏离。而且对全国劳动力市场是非常不利的,明年要建成全面小康,中央财政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有些福利就像发达国家一样,美国有些东西都是联邦的,养老金是联邦的,老年医疗是联邦和州各承担一半,和地方没有关系,我们中央财政如何提高财政拨付的效率,来更好地使普通老百姓直接受益,我感觉今天大家都隐含了这样一个设想,关于养老金大家有很多想法,一定能够推动我们国家养老保险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不断完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