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日,『慧保天下』举办的主题为“穿越周期 韧性前行”2020保险大会在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顿酒店召开。太平人寿总精算师林端鸿出席会议并参与圆桌《抉择·保险价值观》讨论环节。
以下为林端鸿发言节选:
先来分享一下太平人寿在产品设计上的理念,从这个地方怎么来出发。我们具体工作的出发点,产品设计仍然以客户的需求为核心。不管是外部世界怎么变化,但是作为寿险公司解决的是客户生老病死的问题,做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构建全方位产品的体系。
第二,产品差异化。不同发展速度城市的客户需求是不一样的,不同阶段时期的客户,其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结合全生命周期来做产品的设计。这是一个具体操作的层面。
理论上,我们在内部讲,有9个字表达在具体产品设计的时候,我们到客户“愿意买、买的起、用的上”这是通俗的讲法,但是如果一个公司能够坚持是非常不容易的。
“愿意买”我们做的产品一定要抓住客户真正的需求,抓住在不同阶段的真正的需求才愿意买。二是投保的要让客户要有一个更好的体验,客户投保,我们用了一些金融科技的手段,让整个投保流程非常好。佩服得时候,推出秒赔,让客户体会到佩服的方便。使客户愿意买我们的产品,对我们产品设计提出很高的要求。
“买得起”是性价比,产品开发的时候,着重的一点。
“用的上”这是底线,太平人寿没有奇葩的产品,我们做的产品是客户能够用的上的产品,这是我们产品设计开发当中几个字来概括,我们每次做新产品的时候,用这几个字来审视我们的产品。
提到不可能的三角,对精算来讲是一个迎合游戏,刚刚听到崔总讲,一个是股东的利益,一个是渠道的诉求,一个是客户的利益。各家公司对解决这个问题都有不同的方法,永远不可能达到平衡的过程。
第一,就是在太平,股东预期非常合理,这是非常合理的预期。同时股东都认识到,赢得客户,才是公司长期生存下来的基础,所以还是要把客户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的。
第二,队伍方面,我们希望队伍是能够有高质量的一个转型,特别是去年开始,人力增长红利消失之后,希望我们的队伍通过服务获得稳定更高的收入,同时把保障带给客户。不可能的三角,从股东、渠道和客户那边,使公司能够发展。
保险产品的同质化,因为保险本身不能申请专利,所以很容易被copy。如果保险产品只是作为调管或者分离表,那也被copy。如果产品带着是一个公司整个的服务,整个的品牌在里面,那可以形成一些差异。在一些实际过程当中,在实践当中,我们通过一个“保险+”的概念来做一些差异,避免单一的产品之间的竞争。希望“+”让这个产品与众不同,带上一些服务。
我们尝试的方向有三个方向:
一是跟医疗服务结合。我们的产品与众不同,这里需要公司的平台来整合大的资源。我们去年开发了不少这样的产品,比如说特药险,可以购买靶向药的产品。针对治疗癌症的支持解决方案,这也是一个方案。利用国家政策,大湾区推出国内首款大湾区医疗产品,使得在广东地区的百姓可以享受到比较好的医疗资源。这样的产品使我们与其他产品不同。这是医疗方面,随着新版《健康保险管理办法》落地,这方面还有很多的空间可以做。
二是跟养老结合。中国老龄化进展很快,需求非常大。我们通过在销售保险的时候,常常跟我们的养老社区,通过轻资产和重资产方式布局养老社区,去年10月份我们在上海青浦开的梧桐人家来开放使用,客户向我们这边买以后,还是解决生老病死一系列的问题,希望通过到我们这来解决问题。
三是跟科技结合。今年双十二电商节的时候推出航空意外险,这个产品没有什么区别,就是7.7块可以买一百万航空意外。通过一个互动,在朋友圈里一发,朋友帮你点一下,你的保额就多一百,通过这样有趣互动的方式,我们三天就有一千万来点击,有14万人参加。这个方式会很行动,这个使我们的产品跟别的不太一样,同质化还是通过“保险+”来解决问题。
客户特征的变化,有三个方面跟我们工作有联系:
一是客户购买产品的时候,十几年前讲能不能赔到这一笔赔款。现在是说,不但是让你赔偿的问题,希望在整个过程中你给一个非常好的服务,这是他在购买行为,购买动机上在选择产品,选择公司上有差异。我们提供产品时,不单单提供单一产品,可能是提供整个全方位的服务方案。这是我们看到的客户在一些购买行为上和心态上的一些变化。
二是客户在纠结是买这家公司还是那家公司的时候,未来客户会重视公司的品牌。现在在市场上有极少的公司获得品牌的溢价,但是未来公司要有更长久的发展,像太平去年是90周年,百年老店或者更长时间的话,应该重视品牌的建设。
三是自2020年开始,80后已经40岁了,我们面临的消费群体是85后、90后。他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他们要购买的行为可能更多是不需要面对面,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原来以为只是很简单的产品在互联网上有销售,慢慢可能复杂的产品,因为购买年轻人受到更好的教育,通过朋友学习了解到产品这样也会给产品的设计,如何触达产品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注重年轻群体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