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商敬国:保险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任重道远-保险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5:13:34]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近年来,谋转型、调结构成了保险业发展的主旋律。在养老需求喷井以及政府大力支持的态势下,尚未成熟的养老服务领域以及等待整合的养老资源成为保险行业布局的重点战略方向之一,不少保险机构纷纷试水养老产业,拥

近年来,谋转型、调结构成了保险业发展的主旋律。在养老需求喷井以及政府大力支持的态势下,尚未成熟的养老服务领域以及等待整合的养老资源成为保险行业布局的重点战略方向之一,不少保险机构纷纷试水养老产业,拥抱自身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与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8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发布暨养老金融与产业协同发展论坛在上海顺利召开。会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先生就保险业如何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议题展开深入剖析。

险企布局养老产业获政策支持

老龄化浪潮来势汹汹,“银发一族”正以每年千万级的规模递增,养老消费也正在不断升级,然而养老服务体系和配套设施还不成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把握当下我国老龄事业改革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窗口期,积极参与到养老产业的发展上来,这对于中国保险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大好机遇。

近年来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为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将商业养老保险定位为社会养老保障市场化运作的积极参与者,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促进者。鼓励商业保险机构以多种方式投资养老服务产业,兴办养老机构,参与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商敬国对此表示:“国务院的文件说明了两点,一方面表明国家在积极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参与第三支柱建设上的信心与决心,另一方面明确了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过程中,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的重要作用。商业养老保险应该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当前保险业参与养老事业主要通过三方面,一是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与设施。二是为老年人提供综合养老保障计划。三是为养老机构提供风险保障服务。大型保险机构主要是通过在全国各地打造重资产、或者重资产与轻资产相结合模式的养老社区来布局养老产业,在获取运营收入的同时,销售对接养老社区的大额保单,拉动保费的增长。

据商敬国透露,“目前已有8家保险机构投资超过678亿元,在全国18个省区建立了29个养老社区,占地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在养老产业领域,保险公司已经摸索出来一套经验。”

然而对于许多资金实力相对有限的中小险企而言,重资产运营养老社区面临着投资金额大、回报周期长,运营管理复杂等一系列问题。有鉴于此,同方全球人寿积极探索居家养老与机构服务一体化,率先提出以“轻资产”模式破解保险机构养老社区“盈利难”问题。

据悉,同方全球人寿推出的融合保险保障和医疗养老服务于一体的“自得会”医养服务解决方案,与“同根同源”的上海天地健康城合作,客户在购买同方全球人寿的指定产品,交纳会籍费后,可以以优惠的价格享有专属的养老服务公寓永久使用权,在享有由天地健康城提供的养老社区服务和专业的医疗照护保障的同时,还能实现资产传承,真正做到一代投入世代养老。

保险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互利双赢

与其他社会力量相比,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保险业可运用资金规模大、投资周期长、偏好长期稳定回报等特点,与养老产业之间存在天然协同。商敬国认为,“这正是保险行业区别于其他短期基金的重要优势,保险业可以将长期基金投入到养老产业中,实现养老产业的多渠道筹资,缓解养老产业资金不足问题。”

此外,保险行业作为金融行业还有着资金聚集的功能,可以整合保险与医疗健康、养老产业,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形成闭环,拉长养老产业链。保险行业作为资金的聚集者的同时也是一个智库方,利用自身的市场议价能力,可以使客户利益最大化,解决目前医养分离的问题。对此,商敬国提出:“在医养分离的问题上,保险业可以先走一步,根据现在的医疗改革和养老院的问题进行探索,利用保险资金的优势,把这些产业都协同起来。”

介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养老产业的发展强调低风险和稳定性。而保险行业凭借其在精算技术、场外风险管理方面与生俱来的专业优势,相较其他金融行业风险管理能力尤其突出,并且是唯一可以提供终身年金的行业。商敬国指出,“保险业想要在市场上竞争,要发挥出行业自身的长处与特色。例如保险收益不是短期稳健,而是长期稳健,特别是终身领取和精算平衡,都是保险行业独有的。商业保险可以为参保人提供保底收益,投资风险共担,这是保险业成为个人养老主要承担者的重要优势。”

保险业与养老业跨界合作不仅仅是完善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需要,也是保险业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从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来看,保险业投资养老产业,既符合保险资金“长期性、公共性”的使用基本原则,又可以弱化因资本市场的不稳定对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影响。通过这一具有稳定盈利前景的投资渠道,可以使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趋于合理,缓解“长短错配”的压力,从而提升其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与此同时,养老服务和保险保障的配套还有助于获取有潜在购买能力的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大数据,帮助保险公司改进和完善老年人的各种保险产品,支持养老健康保险产品创新,进一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推动保费收入和服务收入彼此上升。

因此,保险业参与到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是保险业巨大的红利,也是养老业下一个发展机遇。两者融合发展,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拓宽保险服务产业链,使保险资金投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于养老产业而言,可以有效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养老保险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盼破局

尽管各险企在瞄准了养老领域这一片巨大的蓝海后,利用自身优势加快了涉足养老产业的步伐,但在实际运营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养老行业准入成本颇高,保险公司在投入养老相关产业时面临层层审批环节。投资回报周期长,存在短期流动性风险。再者,养老服务市场环境方面并不乐观,服务提供方能力技术参差不齐,缺少标准化规范,长期发展能力不稳定。

如何破题养老保险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困局,商敬国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思考。一是提供更具体化、针对化、高质量的养老长期护理服务。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老龄化的不断加快,失能和半失能以及其他失智、精神障碍者的人数还会进一步增加,对于这类群体的长期照护,社会需求在不断增长。据统计,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超过4000万人,其中重度失能老人占相当比例。作为保障客户失能风险的服务产品,长期护理险存在着定价策略复杂等多种难题,市场风险较大,因此应构建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共同参与,共同分担。

二是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健康养老产业链资源整合。就养老产业而言,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和健康状况的恶化使得他们对医疗、照护需求非常大。保险公司可通过健康管理降低疾病发病率,减少赔付的风险同时改善人们的健康,并配置各类养老资源,建立“管理式养老”模式,在人生各阶段的风险保障、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等环节之间创造协同效应。据了解,同方全球人寿正在努力打造一个开放式的合作平台,引入医、养专业服务机构优势互补,将商业保险连接到养老服务相关的养老地产、健康管理及护理服务中。

三是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养老金管理与养老服务对接的保险产品,增加产品的丰富性,提高产品竞争力。切实发挥保险业的功能作用,推动寿险业回归本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据商敬国分析道:“第三支柱中保险市场规模已超万亿,但收入只有不到500亿,且真正以养老为目的的业务占比很小,考虑到第三支柱整体运作模式的复杂性,保险行业在第三产业仍需较长时日加以发展。”

最后,整合各方资源,专业化分工协作提升产业链效率。保险机构作为支付方,可以利用支付方的优势,真正做到利用市场资源配置,把相关产业充分配置起来,做到效益最大化,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