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蓝字“险联社”关注我们
“险联社”专注保险领域独家报道。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保险资讯与产品信息。
近日,渤海人寿披露2019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数据显示,二季度,其保险业务收入较一季度下滑62%,净亏损1595.4万;若加上一季度已亏损的3.98亿,上半年渤海人寿已亏损4.14亿。
此外,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渤海人寿大股东渤海金控(已更名为“渤海租赁(000415)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股权大部分仍处于质押状态,其余股东也存在股权质押情况。
今年已亏损超4亿
据其2019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渤海人寿二季度实现保费业务收入13.5亿元,较上一季度的35.4亿元下降62%;净资产为124.4亿元,较上季度缩减0.8%;净亏损为1595.4万元。
偿付能力方面,二季度渤海人寿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411.43%,较上一季度的426.91%有所下降,较2018年同期下降近28%。
事实上,渤海人寿在今年第一季度就已亏损3.98亿元,如果加上二季度亏损额,其今年已累计亏损达4.14亿元。
对于上半年亏损的原因,渤海人寿表示是由于公司持续推动业务转型和产品结构优化,导致产品成本上升以及管理类费用开支的加大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查阅以往业绩情况发现,渤海人寿自2014年底成立以来,前三年均实现盈利,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实现净利润8094万元、6835.8万元、2.21亿元,至2018年,渤海人寿转盈为亏,全年净亏损7.68亿元。
除了面临亏损之外,渤海人寿近两年退保压力也在加大,据其年报显示,2016年渤海人寿的退保金仅为1.49亿元,而2017年已达到35.93亿元,增加了23.05倍,至2018年,其退保金再次上升到41亿。
退保金的激增,势必影响流动性风险。数据显示,2016年,渤海人寿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8.21亿元,至2017年,其现金流几乎腰斩,骤降为14.36亿元;2018年为15.49亿元,基本与上年持平。
大部分股东股权被质押
年报信息显示,渤海人寿成立于2014年12月18日,注册资本130亿元,法人代表为闻安民。其是首家总部落户天津自贸区的专业寿险公司。渤海人寿主要股东由渤海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天保控股有限公司等构成,主要经营:普通型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和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分红型保险;万能型保险等业务。
据其2019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渤海人寿17家股东中,有13家股东的股权存在质押情况。仅天津天保控股、莱福资本、北京迎盛投资以及北京中佰龙置业4家股东所持股份全部正常。
业内人士表示,股东质押股权一般是因为需要现金周转。但这样对险企的经营可能造成负面影响,一旦市场突变,险企甚至会有失去控制权的风险。
据渤海人寿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二季度末,渤海人寿的经营业务现金流为-1.19亿元,净现金流为-1.2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上半年末,渤海人寿大股东渤海金控持有的约25.9亿股股权仍处于质押状态。
渤海金控是海航系旗下公司,其持有渤海人寿20%股权,为渤海人寿第一大股东,由此渤海人寿也成为海航系旗下保险版图中最重要的落子。
近两年以来,渤海人寿转型艰难,业绩一度转盈为亏,高管变动也颇为频繁。
去年10月,任职仅1年半的汤亮辞任渤海人寿董事长一职,随后闻安民获得银保监会批复,正式成为渤海人寿董事长。同年7月,银保监会还曾对马昕担任渤海人寿总经理的任职资格作出核准。
在马昕之前,由于拟任总经理赵默最终未能正式“履新”,渤海人寿还经历过一年多总经理一职的空缺局面。
另外,2017年10月,渤海人寿还收到了银监会的监管函,保监会于2017年3月24日至4月15日对渤海人寿进行了公司治理现场评估,指出渤海人寿的“十宗罪”,包括股东股权、股东大会运作、董事会运作、监事会运作、经营管理层运作等层面。渤海人寿也成为当时现场检查问题最多的企业。
更为严峻的是,自监管函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禁止渤海人寿直接或间接与海航集团及其关联方开展交易,并且声明6个月期满之日起3个月为观察期。与海航集团关联交易的禁止,不仅给海航集团带来了影响,更是对渤海人寿造成了重创。
如今,渤海人寿面临业绩亏损、退保金承压、现金流紧张等一系列问题,闻安民能否扭转局面,仍需时间考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险联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