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华夏人寿意向金主4年3轮换,利润缩水投资承压正处换挡磨合期-保险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5:02:18]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中天金融(000540.SZ)对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人寿”)的股权收购一拖再拖,事项还未落定,近日,业内又传出,华夏人寿“新买家”外资公司正大集团浮现,拟持股30%,成为单一第一大

中天金融(000540.SZ)对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人寿”)的股权收购一拖再拖,事项还未落定,近日,业内又传出,华夏人寿“新买家”外资公司正大集团浮现,拟持股30%,成为单一第一大股东。蓝鲸保险从多个信源确认了这一消息。业内人士分析称,对作为大型外资跨国企业的正大集团而言,或出于看好华夏保险未来发展的落点,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进行持股。

值得关注的是,业内人士提醒称,对于描绘出美好未来预期的华夏人寿而言,更需熬过的,是当前时期。2018年至今,华夏人寿保费收入保持较高增速,但净利润表现相对黯色,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缩水82.86%。受限于高资金成本,投资端压力凸显,2019年上半年投资端流出资金超162亿,净现金流持续为负。此外,华夏人寿早前售卖的短期险大量到期,加之业务结构调整期叠加,节点压力相对较大。

华夏人寿新意向“金主”浮现,正大集团拟收购30%股权

据了解,正大集团拟收购华夏人寿约30%股权,收购完成后,将成为华夏人寿单一的最大股东,目前,正大集团已与华夏人寿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股权转让事项尚需监管部门批准。

对于收购事项,在蓝鲸保险采访过程中,华夏人寿相关人士未给予正面回应,表示“目前没有股东方面消息可以发布”。

据了解,正大集团是泰籍华人创办的老牌跨国企业,在中国以外称作Charoen Pokphand Group(卜蜂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正大集团形成以农牧业、食品业、商业零售业为核心,制药、国际贸易、金融、等领域共同发展的业务格局。譬如国人所熟知的正大饲料、正大食品等,均由正大集团创立。

值得关注的是,正大集团还为中国平安(601318)以及中信集团大股东。2012年,汇丰控股将所持全部中国平安股份以每股59港元、总价727.36亿港元的价格转让给正大集团,至此,正大集团成为中国平安单一最大股东,持股15.57%。

2015年,正大集团联手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入股中信集团,出资约104亿美元,持股20.61%,成第二大股东。彼时,中信集团表示,通过引入正大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可以进一步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国际化,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业内人士对蓝鲸保险分析称,从正大集团自身的主营范围,以及过往对金融保险业的投资来看,或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入股华夏人寿,一方面看好国内寿险市场发展,保险牌照价值以及险企大股东位置也极具影响力,另一方面,经过快速发展,华夏人寿经营、业务模式相对成熟,从业务质量来看也是相对不错的投资标的。

意向股东“三轮换”,押宝未来华夏保险股权受追捧

事实上,华夏人寿也被资本视为“肥肉”,最近4年内即有3家意向金主,从华资实业(600191)(600191.SH)到中天金融,再到正大集团,备受追捧。

历数来看,2015年9月,华资实业曾发布定增预案,拟以9.14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4.7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16.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将用于对华夏人寿进行增资,交易完成后,对华夏人寿持股比例不超过51%。

2017年7月,中天金融公告称,与华夏人寿股东北京千禧世豪、北京中胜世纪签订框架协议,拟以现金购买华夏人寿21%-25%的股权,股权定价约310亿,现如今已缴纳70亿元定金。

新“金主”中天金融出现4个月后,2017年11月21日,华资实业公告称,终止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自此,筹划历时两年多的收购事项就此画上句点。除此之外,2017年7月,原保监会下发《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其中要求“单一股东持股比例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三分之一”,或也导致华资实业收购计划难以成行。

再来看中天金融方面,其拟收购华夏人寿股权的这起典型“蛇吞象”交易中,收购资金来源倍受质疑。2019年1月,停牌近一年半的中天金融复牌,同时放弃出售主营地产业务“筹钱”的计划。

如今,中天金融仍在陆续披露《关于继续推进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进展公告》,同时表示称,鉴于重组方案重大,涉及事项较多,公司与交易对方虽已达成初步交易方案,但仍处于与相关监管部门就方案所涉及重大事项进行汇报、沟通、咨询和细化的阶段,尚未形成最终方案,未进入实质性审批程序。此后,市场一度也传出贵州省国资单位拟与中天金融一并出手收购华夏人寿的消息,但并未得到具体信息予以证实。

随着时间推移,华夏人寿业务规模快速发展,身价也是“水涨船高”。从前两次的定价来推算,2015年华资实业拟收购华夏人寿时,51%股权定增募资不超过316.8亿元,估值约为600亿;2017年中天金融拟收购21%-25%的股权,股权定价约310亿,估值已大幅提升至1500亿元。

“估值主要看未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主任郭振华对蓝鲸保险分析称,“从华夏人寿给出的预期来看,未来三四年,利润水平会大幅攀升,也会推高估值”。

按照华夏人寿总裁赵子良提出的“1212”五年滚动发展战略规划来看,目标远大的华夏人寿总资产预计在2022年实现向10000亿挺进,2023年实现达到10000亿;净利润2022年实现向200亿挺进;2023年实现达到200亿。

净利润黯色、投资端承压,华夏人寿待熬过转型阵痛节点

尽管未来预期很美好,但对华夏人寿而言,更需熬过当前时期。

2018年,华夏人寿保险业务收入1582.75亿元,同比上涨77.14%,净利润则从上年度的40.77亿元下滑至26.38亿元,缩水35.3%。2019年上半年,华夏人寿保险业务收入1236.1亿元,同比上涨72.88%,净利润5.22亿元,同比大幅缩水82.86%。综合来看,不难发现,华夏人寿保费收入仍保持则较高增速,净利润的表现则相对黯色。

“在经历早前的快速扩张后,华夏人寿这几年仍然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郭振华评价称,在保险行业回归保障本源的趋势下,华夏人寿也在主动调整业务结构,业务质量相对改善。

然而,在郭振华看来,华夏人寿却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历史留存的保户投资款规模较大,该类业务属于规模类业务,盈利空间较小;二是营销费用过高,可以发现,期缴保费基数越大、速度越快,消耗的费用越高”。据了解,为发展营销队伍,华夏人寿间接佣金比例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在蓝鲸保险采访过程中,一位寿险公司高管则表示,对华夏人寿的业务模式难以置评,在其看来,寿险业务与稳健的经营模式更为匹配。

“目前,华夏人寿资金成本在6%-7%之间,资金成本较高,投资端压力大”,郭振华指出。

投资端的压力,也体现在华夏人寿的大额净现金流出上。从负债端来看,2019 年上半年,华夏人寿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 103 亿元,但在投资端,一季度资产现金流流出 74.79 亿元,二季度流出 87.67 亿元,合计流出162.46亿元。

“主要用于投资普通股票和上市公司股权”,华夏人寿回应蓝鲸保险称,同时表示,总体而言公司资金充足,资金使用调配合理。且在2016 年一季度后,华夏人寿已暂停销售三年期及以内中短存续期产品,致力于业务结构转型,大力发展长期期交业务,“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未来一段时间业务层面现金流入可覆盖现金流出”。

事实上,成熟的优质寿险公司高利差主要是由负债端的低资金成本形成的,但华夏人寿较高的利差,主要是由资产端的高收益率导致的,“而高资产收益率通常很难长期稳定获得”,郭振华分析称,这也是华夏人寿多受业内质疑的原因。当前,华夏人寿早前售卖的短期险大量到期,加之业务结构调整期叠加,节点压力相对较大,“需要熬一段时间,熬过去了或许就会好过”。(蓝鲸保险 李丹萍 lidanping@lanjinger.com)

相关阅读:

阳光城发新债偿旧债,投资端承压华夏人寿难抵高息诱惑出手购5亿

广州龙文业绩承诺“爽约”,华夏人寿对赌失败背1.61亿补偿款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