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备受争议的“股民综合意外险”已在同花顺APP下架,而该产品上架还不到一周。
承保方亚太财险回应记者称,“产品正在升级中,预计很快将上线,上线后的产品将更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对于这款产品,多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其保障责任与普通综合意外险产品类似,并无创新点,虽带有“股民”二字,但并不提供与股票交易相关的保障,更多的是一种营销噱头。
1、火速下架
一周前,一款名为“股民综合意外险”的保险产品,在同花顺APP保险频道上线。该产品由亚太财险承保,并打上了“稀缺高保额”、“独家”、“高净值用户专享”、“最高200万”等惹眼标签。
记者注意到,作为一款短期人身意外险产品,“股民综合意外险”与大多普通意外险相似,由主险和附加险两部分构成,主险为意外身故及伤残,附加险包括意外医疗、自驾身故、猝死和救护车费用。与普通意外险最大的区别在于,该产品多了一项“证券交易时间保额翻倍”的责任。
该产品根据保费及保障责任设计了基础款、经济款、尊享款三档供股民选择,这三款在非证券交易期内发生意外身故及伤残,保障金额分别为5万元、50万元、100万元。但在证券交易期内,保障金额分别翻倍至1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
该产品对证券交易时间做了如下释义:仅限中国大陆(港澳台除外)证券市场,正常交易日: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下午13:00至15:00。也就是说,保额翻倍时间仅4小时。
2、三大“槽点”
事实上,“股民综合意外险”自上线以来,便备受争议,引来无数吐槽。
总结来看,争议集中于三点:
第一,“证券交易时间内身故及伤残保额翻倍”有无意义?
对于证券交易时间保额翻倍的保障责任,某财险公司高管直言,“很显然是为了贴合场景硬凑的保障责任,股民并不会因为多了该项责任而更感兴趣,或者更有动力去购买它,实则毫无意义。”
此外,如何判断交易时间内意外身故及伤残,也是一大问题。“比如某股民在14:55分意外身故,但发现的时候已经是15:00之后了,那么到底算不算交易时间内出险呢?”上述高管说,由于出险发生是否是交易时间内,理赔金额差异一倍,一旦意外身故发生在开盘或者收盘时间,将引来很大争议。
对此,该高管建议,如果一定要在保险责任上有新的突破,可以附带一些普通意外险产品不能承保的除外责任,或者为股民提供与股市波动关联性比较大的几种高发疾病的保障。
第二,并非所有职业的股民都能买。
根据产品投保须知,投保人为18至60周岁人群,还需符合亚太财险意外健康险职业分类表规定的1至3类人群。而急诊护士、快递员、清洁工、交警等股民,均属于4至7类职业,不能投保这款“股民综合意外险”。
记者了解到,相比医疗险、重疾险、寿险等险种,意外险对身体健康要求最低,但对职业限制却有着较高要求。普通的意外险都只针对1至3类职业人群,尤其偏爱办公室内勤。
而针对高风险职业人群,保险公司会通过更高保费来承保,或者推出专门针对高风险人群的特定意外险。
第三,价格无优势。
记者通过对比发现,市面上类似的综合意外险产品非常多样花,但价格却比同花顺APP上的“股民综合意外险”便宜很多。
以某宝一款“国民百万综合意外险”产品为例,某公司内勤员工,今年32岁,投保该产品的保费为150元。
保障责任包括意外身故及伤残保额50万元、意外医疗5万元、意外住院津贴150元/天、航空意外伤害保额300万元等多种责任,同样由亚太财险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