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科技在车险变革中扮演关键角色-保险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5:00:17]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本报记者钱林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13.2万辆和1232.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3.7%和12.4%,整体表现低于预期。车险业务是汽车市场的一面镜子

本报记者钱林浩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13.2万辆和1232.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3.7%和12.4%,整体表现低于预期。

车险业务是汽车市场的一面镜子。银保监会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车险业务实现原保费收入3966亿元,在财险公司总保费收入中的占比为59%。从此前占比超过70%下滑至目前的不足六成,折射出汽车销量回落带给车险业务的冲击。

不过,如果能够注意到汽车市场正在发生的多重变革,那么也不难看出,车险也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而科技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新能源汽车风险需覆盖

与汽车整体销量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48.5%和49.6%。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居于世界首位。相关研究预测,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00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500万辆。

这也意味着车险承保的风险将发生重大变化。同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车身结构、行驶特征、车主群体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例如,区别于传统燃油汽车,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通常占整车价格的30%至50%。《金融时报》记者此前从众诚保险了解到,新能源汽车的风险主要集中在电池和电路风险,比如电池故障、电池电路老化等,这是区别于传统汽车风险的最明显特征。在目前的电池技术水平下,在电池老化、短路或者是充电时,电流瞬间增大,都较传统燃油车更易发生自燃,自燃后的损失也比传统汽车更大。

一家大型财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新能源车电池一旦出现问题,更换一个或者修好的成本占到全损的70%到80%,甚至更高,这种新的风险特征与原先的传统燃油汽车产品完全不同,也难以照搬延用过去的产品设计思路与运营手段。

因此,对新能源汽车这类拥有特殊动力系统和自身独特风险的车型,业内专家建议,必须建立以技术为基础的保险风控体系,实现保险公司与多个平台或汽车生产企业的信息联动和数据对接,依托技术和数据提升电动汽车的保险风控水平。例如,通过技术手段监测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各部分的运行情况,将异常情况及时提示给消费者,进而防范电池引发的风险和事故。

UBI探索考验技术能力

近年来,除了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条款外,业界在车险领域还开展了一些其他创新尝试。借助车联网技术推出的基于使用的保险产品(UsagebasedInsurance,UBI)就是其中一例。

同其他保险产品一样,伴随着科技的广泛应用,满足个性化的车险保障需求越来越成为保险公司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不同的车主拥有不同的驾驶习惯、不同的驾驶路线、不同的车辆使用时间和不同的车辆使用目的,目前“千人一面”的车险定价体系难以对以上差别作出区分。

UBI所提供的正是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从定价方面来看,传统汽车保险主要依托的是承保理赔的历史数据,UBI则利用车联网设备采集更为丰富的行驶里程、行驶时间、行驶习惯等数据,推动车险定价真正由“从车”向“从人”转变,改变目前“千人一面”的车险产品定价。特别是伴随着车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应用,一些创新车险产品如分时或按里程计费也逐渐有了落地的可能。以往,业内曾有过将行驶里程作为定价因子的实践,但由于里程表可被篡改等原因而难以推行。得益于车联网技术,此类创新UBI产品的落地推广有望实现。目前,财险行业中的“老三家”都已在UBI方面有所布局和行动。例如,人保财险将车联网技术应用于商业车队的风险管理,收到了不错的成效。

专业人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UBI产品运营流程相对于传统车险业务更加复杂,需要将车联网数据采集、数据重组、数据融合、数据处理、建模、定价、客户和运营反馈等贯穿于保单的全生命周期。要实现上述要求,需要多种数据融合、多种分析技术和强大的IT支撑功能,这对保险公司的成本与技术能力是很大的考验。

创新业态带来机遇与挑战

一些新的汽车业态发展也值得正在寻求突围的车险行业关注。

共享出行就是其中之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汽车共享需求已达到3000万次/天,对应市场容量达3000亿元/年,年订单量达17.7亿单。与此同时,汽车分时租赁也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共享出行的快速发展不仅给车险业务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在定价、风控等环节向保险公司提出了挑战。例如,在网约车模式下,车辆共享使用的在线与下线状态是随时切换的,车辆使用性质同风险水平密切相关,私家车和运营车辆的保险费率水平相差至少1倍。目前,保险公司往往无法识别一辆私家车是否加入了网约车平台或是提供了分时租赁服务,因而容易以私家车的费率承保风险水平更高的共享汽车。因此,面对正在快速发展的共享出行市场,保险公司在捕捉其中机遇的同时,也要通过大数据等手段构建更为合理的产品定价方案和保险解决方案。

近年来,特斯拉等汽车产品的问世让智能驾驶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随着汽车变得来越智能,其风险也在发生变化。智能驾驶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依托高速运转的数据传输,一旦数据传输中断或是延时,就将产生极大的风险。同时,在数据开放以资利用的过程中,也难以避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对此,专家分析表示,在智能驾驶阶段,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智能驾驶系统责任占比增加,由车主投保传统车险变为汽车厂投保质量责任保险,这对于保险公司业务运营、法律能力是个挑战,对保险公司的技术能力也是个巨大的挑战。

当然,汽车产业的种种变革虽然正在发生,但留给保险业去应对的时间仍然是充足的。无论风险特征、保险责任发生怎样的改变,消费者在使用汽车时的风险保障需求依然存在,车险的未来发展虽然面临挑战,但也拥有新的前景。纵观以上种种变革,不难发现,科技在未来车险发展中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加快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及其运用能力,应是保险公司立足长远的未雨绸缪之策。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