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重疾险“新变” 六月完成核心病种定义修订 产品条款标准化可期-保险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4:55:58]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很多保险产品理赔时的纠纷就是一开始挖的坑,没有告诉我们其中的玄机,自己看不懂,营销员不会和你说。”一位消费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6月20日,第219场银行、保险业例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对

“很多保险产品理赔时的纠纷就是一开始挖的坑,没有告诉我们其中的玄机,自己看不懂,营销员不会和你说。”一位消费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6月20日,第219场银行、保险业例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对于市场颇为关心的重疾险定义修订工作,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邢炜介绍,今年6月完成重疾核心病种的定义修订,年内对其他相关病种进行规范并适时发布,探索建立疾病定义管理长效机制。

重疾核心病种定义修订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2013年,原保监会组织全行业编制发布了《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这套用于产品定价和责任准备金评估的重疾表,对促进重疾险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消费需求的日益多元化,越来越多的重疾险在疾病发生后不终止,如多次给付重疾、身故恢复保额等,这满足了消费者重疾保障的现实需求,但也给保险公司产品开发和定价造成了一定困扰,因此这套重疾经验发生率表已不能有效满足各方面的需要,亟须修订。

一位人身险公司产品部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将重疾定义进行修订是合理、必要的。重新修订重疾定义是为了重疾险更为规范,优化保障范围解释,减少理赔纠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相关精算数据越细化越好。随着保险业精细化的发展,保险产品的定价将更加公允,这对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是一种双赢。”

6月13日,银保监会人身险监管部副主任贾飙表示,监管部门将继续推动重疾险疾病定义和发生率修订工作。以这次修订重疾表为契机,积极开展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架构的研究,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探索建立重疾表动态修订机制,夯实健康保险定价基础。

事实上,保险公司近年在重疾险上颇下功夫。“重疾险责任越来越多,保障范围越来越广,费率却越来越低,主动购买保险的人也多了起来,如果能保持创新步伐,覆盖更多的人群,特别是加大小额保险发展力度,我国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提升至国际平均水平,指日可待。”深圳华博精算咨询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王晓波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保险产品哪“三化”

此外,邢炜介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开展人参保险产品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和保险产品通俗化、简单化、标准化研究。

弘康人寿总经理张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每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都不相同,而疾病定义又非常专业,不读五年医学本科,根本看不懂,导致保险消费者在投保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权衡,而不同公司的营销员之间也可能互相攻讦,误导消费者。解决重疾险问题,最重要就是进行条款通俗化,而最高级别的条款通俗化就是标准化。”

保险条款一大本,而且都是专业术语,看着看着就糊涂了,而且平时很忙,反正知道应该买份保险,就投保了。很多保险产品理赔时的纠纷就是一开始挖的坑,没有告诉我们其中的玄机,自己看不懂,营销员不会和你说。”一位消费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大型互联网平台纷纷在保险领域布局,“要像互联网公司学习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的思维”。一位保险公司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是说。

此前,瑞士再保险中国总裁陈东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未来,保险行业可能只剩下两类企业,一类是平台类企业即互联网企业,另一类是保险产品提供商。平台类企业拥有着大量的数据、流量和客户,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圈、场景,它们可以将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整合其中;保险产品提供商既为各个环节的保险需求提供保障,也通过平台类企业进行分销。目前来看,除个别保险企业外,其余都不会成为平台类企业。未来,保险企业如果不往这两端靠,又没有独特优势,可能会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至于中间服务环节,标准化的产品完全交由平台公司负责,比如航空延误险;复杂的产品尽量数字化,即保险产品提供商将每一环节都变成数据化。”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