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巨灾保险跨越发展需借科技东风-保险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4:54:30]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本报记者戴梦希6月17日晚地震发生时,四川省宜宾市提前10秒收到预警,成都市提前61秒收到预警,四川多地的电视、大喇叭、手机同步发出预警。位于震中的宜宾市长宁县也拉响了警报,还有不少民众的电视屏幕突然

本报记者戴梦希

6月17日晚地震发生时,四川省宜宾市提前10秒收到预警,成都市提前61秒收到预警,四川多地的电视、大喇叭、手机同步发出预警。位于震中的宜宾市长宁县也拉响了警报,还有不少民众的电视屏幕突然弹出了预警提示。有研究表明,如果能在地震发生前3秒发出预警,伤亡人数可减少14%;提前10秒,将减少39%伤亡;提前20秒,可减少63%伤亡。

近年来,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以及5G时代的来临,使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行业产能升级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场景日新月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的风险特征随之深刻改变,当然改变的还有因科技手段革新而带来的自然灾害风险处置效率。

我国有1/3的城镇位于七级以上大地震直接威胁之下,包括12个省会城市。天灾往往带来巨大的破坏力和经济损失,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我国灾后损失补偿的理念正从原来的完全依靠政府救助,逐步转变为运用保险这一市场化手段来解决。除了完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保险机构对于如何将科技应用于巨灾保险服务也展开了进一步探索。

2017年中旬,中再产险成立中国再保险巨灾研究中心,成为再保险行业首个巨灾研究专业平台,意在通过对接国家战略,服务政府需求、满足直保公司的核心诉求,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向行业输出专业服务与技术。目前,该研究中心主要职能集中于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巨灾数据库、开发巨灾模型与定价工具、开发巨灾产品。同年,中再集团推出中再巨灾平台CRP1.0,为直保公司提供巨灾风险识别、风险地图、灾害预警、历史灾害回放、风险累积控制、在线会商等服务。

平安产险同样积极运用新科技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探索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由该公司研发的地震指数保险风险模型可通过模拟一平方公里(长、宽各一公里)的单元地块发生各个级别概率的破坏性地震等级,计算相应的地震加速度,并根据建筑高度、面积、结构等信息估算出不同单元地块上建筑的损失程度和损失金额,建立起地震损失、概率和地震影响烈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这套模型,不仅可以指导保险公司开发新的地震指数保险产品,还可以为城市地震减灾规划提出建议。平安产险风险研究与防控部总经理袁勇民介绍,平安产险独有的鹰眼(DRS)风控系统集成了公元前800年至今的地震数据,灾害数据总量已经超140亿元,通过建模可评估中国大陆境内11.8亿个物理空间单元的地震、台风、暴雨等9种自然灾害风险,可提供气象灾害预警和灾害预防指引,已在近三年帮助客户减少了近6亿元损失。

2016年,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运营平台在上海保交所正式上线运行,为地震巨灾共同体提供承保理赔交易结算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在此次宜宾市长宁县地震发生后,上海保险交易所迅速会同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对距震中100公里所涉及行政区划内的保单信息进行统计,提取受灾地区房屋投保数据,排查地震影响、检视出险标的。上海保交所表示,他们将以金融科技为抓手,不断完善地震巨灾保险运营平台,提高效率,拓宽保险覆盖面。

业内专家认为,巨灾保险做好模型非常重要,模型的科学性又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这些都需要科学技术的助力。展望未来,诸多新科技的出现足以用于支持我国巨灾保险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核保、承保和理赔环节中的无纸化系统,可以减少重复性的人力工作,为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救援节约时间;通过人体基因检测技术,可为遇难者鉴别身份,提升灾后理赔准确率,防止保险欺诈;无人机可代替人类进行危险的工作,及时赶赴受灾现场,通过无人机设备和计算机的链接,精确全面地对损失进行评估,降低理赔勘察员工作风险,并有效提升理赔效率。借保险科技之东风的我国巨灾保险制度有望突破现有技术制约,实现跨越式发展。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