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举牌为何难再见万能险身影?-保险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4:54:28]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证券时报记者邓雄鹰刘敬元前几年,安邦人寿、前海人寿等保险公司在市场上通过“万能险账户”大举买入银行股、地产股,激进的投资风格引发市场热议。时至今日,万能险已基本从险资举牌上市公司中绝迹。其变迁背后有着

证券时报记者邓雄鹰刘敬元

前几年,安邦人寿、前海人寿等保险公司在市场上通过“万能险账户”大举买入银行股、地产股,激进的投资风格引发市场热议。时至今日,万能险已基本从险资举牌上市公司中绝迹。

其变迁背后有着深刻的行业回归保障转型逻辑,亦与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变化有关。究其根本,问题不在于万能险,而在于潜藏其后的“资产驱动负债”的激进投资经营模式。

其一,经过市场洗礼,此前激进型投资经营模式已经被绝大多数保险公司抛弃。这种模式有三大典型步骤:一是通过银行渠道快速做大保费规模,销售具有一定理财特性、件均价格较高的万能险;第二步和第三步分别是找到高投资收益的资产,然后进行投资。债券、存款等固定收益类资产都不能满足收益要求,必须开展大量的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就成为当然的选择,而最好的标的就是低估值的蓝筹股,所以前几年少数险资大量买进银行股、地产股并追求参与经营管理。

一个广为市场熟知的案例是,安邦系等激进型公司通过大卖返还快的中短期趸交万能险实现快速规模扩张,继而在市场上大举买入银行股、地产股。但这种做法会累积风险,假如房地产市场下跌,继而影响到银行信贷,保险公司将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现在监管对此类股权投资管理较为严格,此外,自2016年底开始,监管陆续出台多个政策引导保险姓保、回归保障,限制中短存续期产品规模,以附加险形式存在的万能险亦被叫停。2017年起,以万能险为主的中短期理财险沉寂下来,类似前几年“宝万之争”的激进投资方式亦基本消失。

其二,万能险本身亦在“蝶变”,其灵活功能而非短期理财功能正被充分挖掘。与以前规模至上的产品设计理念和5年期以下中短期产品主导市场不同,目前在售万能险几乎全是5年期以上,且不少是期缴年金类产品。万能型账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发挥特有的投资和灵活领取等产品功能。今年1月至4月,以万能险保费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同比大涨40.4%,远高于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16.1%的同比增幅,其中不少就是万能型年金保险产品,而单纯短期理财型的万能险非常少见。负债端资金特性的改变也会传导至投资端,而进行更加稳健的投资。

实际上,由于保险资金具有稳健投资的基本诉求,绝大多数保险公司投资以稳健为主,主要投资资金用来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股权投资亦偏重财务投资。随着保险转向高质量发展、保险公司经营模式更加重质而非单纯“规模之上”,相信险资不论是来源于万能险,还是分红险,或者传统保险,其在资本市场的参与过程中都将发挥积极的正向作用。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