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上曾频频出现的“险资举牌”,在沉寂两年后有所回温。根据股市公开信息和保险业协会披露的信息,自去年10月监管部门鼓励险资入市以来,险资在9个月时间里已累计举牌上市公司9次,多于2017年全年的7次。其中,今年上半年有3次举牌。
不过,与上一轮举牌有所区别的是,本轮进行举牌的主要是大型险企,而上轮以中小险企为主。同时,举牌多是通过协议转让、参与定增等方式实现,极少通过二级市场竞价交易买入达到举牌。另外,资金来源不再与万能险账户有关。
举牌数量有所回升
近日,中国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国寿集团、国寿资产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万达信息(300168)5.0142%的股份,由此对后者持股比例达到15.0183%,成为万达信息第一大股东。这是今年第三起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股票。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险资举牌信息,今年的第一次,是平安资管增持华夏幸福(600340)1.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69%),完成后中国平安(601318)持股比例由19.56%增至25.5%。第二例是国寿(集团)与国寿股份参与申万宏源(000166)H股IPO,通过QDII账户以现金认购其H股股份1.73亿股,持股比例达到其H股总股本的6.9052%。
事实上,险资本轮举牌有相对明确的起点。记者统计数据显示,从2018年10月银保监会发声鼓励险资投资优质上市公司“纾困”股票质押风险以来,险资举牌呈增多趋势。
2018年当年共有10个险资举牌案例,其中,2018年10月以后的就有6例,占到了一半多。2018年10月以来至今,险资举牌共计9次。
事实上,去年10月银保监会发声鼓励保险机构投资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后第二天的14日晚,精达股份(600577)就公告,控股股东特华投资转让公司总股本的9%给华安保险。转让后,原本持股0.99%的华安保险,持股升至9.99%,成为精达股份第二大股东。
而在2017年,根据保险业协会网站信息,一共仅有7例险资举牌,明显少于2016年的12个举牌信息,更少于险资争相举牌的2015年。同时,在2017年的险资举牌中,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而达到举牌线的仅1例,其余6个均为险资参与定增、认购新股等而构成举牌的情况。
资金来源与上一轮不同
险资投资上市公司股票并不鲜见,但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称得上“举牌”。根据相关规定,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股票,是指保险公司持有或者与其关联方及一致行动人共同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以及之后每增持达到5%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3日内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的行为。
保险资金大比例地持有上市公司股票,这种方式往往涉及大量资金动向,适合对标的公司本身已具有深入的了解和长期且明确的投资意向的保险机构。本轮举牌上市公司的险资,也呈现出以平安、国寿等大型险企为主的特点。
一家中型保险机构首席投资官分析说,认为可以分红和并表的银行股还是不错的资产,但这类投资主要适合资金量非常大的龙头险企,大部分中小公司无法实现并表,通过二级市场买股票是目前保险机构投资上市公司的主流方式。
多位保险投资及保险资管研究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的确在关注优质上市公司机会,会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选择投资标的。记者了解到,目前保险机构的选股策略比较一致,即关注行业龙头、价值成长型公司股票。
同时,本轮险资举牌所用资金也与2015年的上一轮有明显差异,均来自于自有资金、保险资金、纾困产品所募集资金。例如国寿集团参与申万宏源H股IPO基石投资的资金来源于保险责任准备金,平安认购华夏幸福的资金由寿险传统账户认购,而国寿举牌通威股份(600438)、万达信息所用资金则有“国寿资产-凤凰系列专项产品”向合格投资者所募集的资金。
据《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