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轻松筹”“水滴筹”“爱心筹”三大平台,提交资料不全均不影响筹款,平台客服表示可边筹款边补齐相关证明材料。
近日,“德云社相声演员家属众筹百万”再次引发公众对网络筹款平台的关注。患者资产情况是否会影响筹款金额?众筹平台是否担负起了审核责任?一系列问题引发网友讨论和质疑。
新京报记者尝试在“轻松筹”“水滴筹”“爱心筹”三大网络众筹平台发起筹款申请,发现提交并通过审核十分容易,病情、医疗费用、财产状况等材料不全不会影响申请金额。三家平台客服告诉记者,可以先转发链接筹款,之后再慢慢补齐相关证明材料。
筹款金额
上限50万 超过无法申请或需补充证明
记者分别登录“轻松筹”“水滴筹”“爱心筹”三家网络众筹网站,输入手机号后即被引导至各自公众号平台进行信息填写。三家平台信息填写内容大致相同,包括众筹金额、求助说明、发起人/求助人身份证号、医疗证明等信息。
众筹金额上限方面,水滴筹在超过50万元时弹出“筹款金额不能超过50万元”的提示信息;轻松筹在金额超过50万元时弹出新要求,需填写大额筹款的病情及目标金额,或上传证明材料图片;爱心筹提示“目标筹款额不可高于50万元,确因治疗需要筹款大于50万,请发起多个筹款项目”。
其他内容填写上,轻松筹在疾病名称部分显示“如不清楚具体疾病可不填”;记者填写水滴筹的求助说明与诊断证明内容并不相符,但未影响申请通过。
申请过程
诊断证明问题明显也能快速通过申请
为了解众筹平台审核情况,记者向三个平台提交了一张像素较差、存在PS痕迹的诊断证明。
水滴筹、爱心筹2分钟审核完毕,并显示可以进行转发筹款;轻松筹一分钟后驳回申请,要求补充申请患者的姓名、疾病、医院、费用等内容。记者添加疾病名称后再次提交,申请即获通过。此外,水滴筹和爱心筹还设置了一对一客服进行填写指导,但在联系过程中,两位客服并未对申请人信息做过多核查。
对于证明材料提交不全能否申请求助、获得捐款,三家平台客服人员均表示,因每期筹款期限只有30天,可以一边筹款一边补充相关材料。
提交身份证件和诊断证明后,记者的申请即获通过,且三条求助链接均可正常接受捐款。此后每隔几个小时,三家平台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提示转发链接,但未提醒记者补充诊断证明、住院病案、花费单据等材料。
三家平台客服还表示,筹款结束前将资料补充完整即可提现,病情、医疗费用、财产状况等材料不会影响筹款金额。当记者问及提现前是否会向医院核实信息时,仅“水滴筹”称如后台检查发现材料存在明显问题,会从患者处获得医院科室联系方式进行核实。
审核责任
三平台均表示不对信息真实性负责
记者点开相关求助链接时发现,在资料证明部分有一行较小的字体提示:该项目信息不属于慈善公开募捐信息,真实性由信息发布个人负责。但在支付页面则不再出现相关提示。
对于众筹申请人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三家平台的《个人求助信息发布条款》《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等相关条款均声明:发起人、求助人应对其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不得虚构隐瞒真相。通过平台发布的任何信息,平台并不能保证其完全真实或完全准确,捐款人应理性分析、判断后决定是否捐赠、资助。
同时,三家平台相关协议均提出,若平台发现发起人有任何虚假、伪造和隐瞒行为,有权独立判断并采取终止筹款等措施。平台有权随时独立判断或依据国家宏观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相关监管规定的调整,视情采取警示、删除修改相关内容、限制功能、暂停服务等处置措施。
此外,“轻松筹”还提出有权在必要时修改协议条款。协议条款变更后,如继续使用本服务,即视为已接受修改后的协议。
【讲述】
“筹款平台为抢占市场简化审核流程”
北京一家医院社工部门的工作人员长期与众筹平台接触,他告诉记者,筹款平台本质还是商业性质,因而在患者信息审核上不会有非常严格的流程。“从平台的角度,多进一些款项、开一些个案、在医院占据一些势力,相对而言是更重要的事情,所以他们在信息审核、真实度把握上是不够的。”
该工作人员透露,平台会安排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整个医院的案例申请,每天都有扫楼宣传的任务量,他们很难有时间进行信息核实,“因此只能依靠患者主动披露,这往往影响筹款金额的确定是否合理。”
“其实见得多了会发现,能够筹到多少款项,跟这个家庭自己所持有的资源是显著相关的,并不是越惨越穷越有可能受资助,相反,越有噱头越容易引起关注。”其举例称,此前他曾接手一个十分贫困的藏族家庭,也申请过网络筹款。但患者村里亲朋同胞都十分穷困,转发后无人响应,最后只筹到4000多元。
“通过与网络筹款平台多年的接触来看,他们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流程繁琐病患可能会转投其他平台,目前占市场份额较大的轻松筹和水滴筹,没有形成严格审核的行业气候,近年来兴起的多家小平台就更会为了占领市场而简化审核流程。
【观点】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贾西津
“通过多种手段让造假更难、成本更高”
德云社相声演员众筹事件发生后,有观点认为众筹平台应对募捐信息的真实性承担一定的审核责任。对于这一争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贾西津认为,虽然网络平台不能对信息真实性负无限责任,也应当提出证明要件的详细全面要求,明确申请流程中信息真实、信息披露、责任自担等关键信息的提示。
贾西津认为,平台在信息填写的用户界面、操作难易程度等可进行简化,但关键环节和原则一定不可或缺。一方面是申请流程上的完善,让参与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比如增加声明签字、责任自担、权利知情等明确的签署环节,给参与者以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信息公开上要让社会有发现的机制。此外,应当建立相关应急预案,一旦涉及违法问题即对责任人进行追究。
在贾西津看来,慈善市场在不断筛查过程中会慢慢建立不同的信任层级。当信任累计,捐助者才会形成捐助习惯。否则,偶发性的捐助、保障机制很容易出现问题。平台可以通过很多手段改善现状,比如通过提高技术手段鉴别能力、与医院医保系统建立联系进行核查、建立行业自律联盟监督、形成举报救济机制惩戒,让造假更难、成本更高,从而帮助求助者认识并承担其应负的责任。
此外,贾西津认为,当前我国社会存在机制倒错的问题,将保证信息真实的责任推给监管者,应加快建立“信息由个人负责”的机制。所谓自由秩序更多的是通过流程完善,让参与者意识到到责任边界;产生实质性惩罚,让参与者不敢造假。“层层监管审核过多并不见得是好现象,容易让主体放松自己的责任意识,将责任转嫁给审核者。”贾西津说。
记者查询发现,早在2016年8月,民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其中第十条规定:个人为解决自己或家庭困难,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发布求助信息时,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在显著位置向公众进行风险防范提示,告知其信息不属于慈善公开募捐信息,真实性由信息发布个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