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5日,对于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长期护理保险”首次出现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在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背景下,这一论述满足了人民对老有所养、老有所护的美好期待。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作为众所周知的社保“第六险”,长期护理保险的相关表述被放在了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推动消费稳定增长”部分,目的在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相较于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的内容,这样的表述独树一帜,又富有深意。
作为社保“第六险”,长护险为何能“推动消费稳定增长”?这要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本身的特点说起。作为我国社保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长期护理保险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的重要区别,就是在费用报销之外,还需对接具备专业水平和统一标准的护理服务。也就是说,长期护理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和照护服务体系同步建立,而照护服务体系背后的庞大消费需求,给相关的医养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
2016年6月,人社部下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确定在全国15个城市率先开始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长樊卫东于2018年透露,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自启动试点以来,形成了单位、个人、财政和社会责任共担的筹资格局,为广大失能人员增添了安全感和获得感;同时试点工作还产生了良好的外部效应,吸引相关投资72亿元,新增养老机构284家、培训机构44家,直接拉动就业2万人。
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试点情况来看,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目前已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化经办、市场化服务供给”的基本格局,政府主导建立筹资制度、制定标准、实行监管,经办领域借助商业保险公司的专业优势,最终借助市场化、高水平的照护服务,完成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链条。而照护服务尤其需要社会资本的广泛参与,也是实现医养服务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
泰康作为商业保险公司经办长期护理保险的先行者,截止2018年,参与经办18个城市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覆盖人口超过1000万人。以泰康独家经办的荆门长期护理保险为例,作为15个国家级试点城市之一,自制度落地以来,荆门已打造出福寿居、千福园等护理服务示范机构28家,新建“长护专区”25个,不仅推动了护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公办、民营护理机构的投资热情,活跃了第三方商业服务市场,一条以长护保险为纽带的产业链已现雏形。
湖北荆门的张晨工本是一名待业人员,自从荆门长期护理保险启动试点以来,张晨工参加了专业护理培训并获得了护理证书,也顺利成为了一名居家照护服务人员,按照协议24小时为保障对象提供护理服务,同时也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在荆门,像张晨工一样因长护险而得到就业的人员还有很多。
有专家表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至今只有2年,对产业和消费的拉动作用也是刚刚开始凸显。据测算,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2020年,长期护理保险的保费的杠杆支付作用可撬动6000至8000亿元的照护服务市场,到2030年可能会达到2.7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