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保险消息 2018年12月28日,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联合主办、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8》发布式在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主权养老基金国际比较与战略定位,共有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市场机构和新闻媒体等领域专业人士20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中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胡玉玮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发表演讲。 胡玉玮表示应该加强我国主权基金对外投资时的协调与合作。海外把主权养老基金定义的范围比较广,包括外汇型、能源型的或者是养老型等等,还包括国企投资等等,都定义为主权基金。当投资走出去时,如果在全国层面有一个顶层设计,更好地实现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战略,而不是某一只基金单独出去这点很重要,需要提前做一些相应的准备。
以下为胡玉玮发言实录:
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再次来参加社科院养老金年度报告的发布会。我来自中证金融研究院。今天我的主题是主权养老基金,看到这个主题我感到特别亲切,因为我刚好2010年在经合组织工作,今天看到很多专家学者都用到了OECD的数据,所以我想结合我一点点的工作经验,给大家简单还原一下当时我们提出,我也有幸能够从提出概念到之后讨论,到最后确定的全程参与的工作,非常荣幸给各位领导专家汇报一下。
结合我个人的经历主要汇报三点,第一个是主权养老基金的内涵与定义,主要是给大家汇报一下当时我们为什么提出这个概念,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想进一步研究。第二,过去十年多时间,主权养老基金国际发展的趋势,刚才朱老师有几个表格我看着很亲切,我今天也拿出来用了,如果重复的话不多讲。第三是对中国的启示。
我在OECD工作的时候从2013年开始关注主权养老基金,但是当时关注主权养老基金是一个次生概念,更主要关注的是主权财富基金。当时有一个背景,主要是全球金融危机,大家知道全球金融危机带来风险的同时又带来很多机遇,基于这一点,主权财富基金在全球进行了非常大规模的并购和收购行为,因为我们日常跟踪大型的基金,我们感觉到它有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引起了各个成员国,经合组织发达国家,包括欧美日也关注,他们要求对OECD进行相关的研究。
当时我们研究是先研究主权财富基金的,研究到中间我们感觉要分类。因为有结构性的区别,有一类就是今天谈的主权养老基金,大概有一半以上来源或者建立的目的是养老,所以我们当时提出了主权养老基金,但这是翻译问题,我们提出来的是第一个概念,是公共养老储备基金,这个概念已经延续到现在,但是后来在陆陆续续其他同事把概念延伸或者改变,就变成了第二个概念。
现在通常用主权养老基金,但是不管名词怎么改变,但是定义是一样的,还是由政府或者是当地国社保机构设立,并且主要是为了现收现付制在未来阶段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补充的一个基金。这种基金有两种分类,一种是各位专家提了很多次的,一个是缴费型的,我们简单认为是缴费型的,就是第一类,叫社会保障储备基金,SSRF,意思就是社保基金结余基金。因为有些国家年龄化比较年轻,结余规模比较大,暂时不需要,所以进行了这方面的安排,包括比较典型的日本、韩国、美国。第二点就是所谓的通过其他渠道,非社保渠道缴费的,叫非缴费的基金,我们定义为主权养老基金,两个S是不大一样的,大概分成这两类。
两个主权养老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的同与不同,同是规模非常巨大,当时为什么经合组织、一些发达国家监管机构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2007、2008年以后,还有一个背景是当时的原油价格,2008年全球原油价格增长非常快,最高达到147美元,那是非常高的,达到了历史的峰位。但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俄罗斯、中东地区,包括挪威,正因为原油价格大幅提升导致外汇储备增长非常快,所以规模增长非常快,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重视。
第二个原因,主权养老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都是公共基金,或者是向政府负责,是由政府设立的,或者是由政府注资的,或者是有社会保障体系的结余。但是主权养老基金与财富基金还有很大的不同,我今天也学习了一下蓝皮书,蓝皮书团队对于2018年OECD定义也基本认可,也说到概念的模糊,确实是模糊,在此基础之上确实还有很大的不同,或者最起码我们当时设计的时候也是有意地把这个分开,一会儿我会讲一下背景,为什么把这两个概念要分开,也是背后的一些花序。
不同的,第一个是目标不同,我们当时强调主权养老基金目的还是跟定义吻合的,还是向现收现付制,这个养老基金如果在未来某一段时间出现危机的时候能把钱拿出来,这是2000年我国成立社保基金理事会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主权财富基金不一样,它的目的是不同的,目的是不一的,有一些国家也把养老作为一个目的,但是不是作为最主要的目的。第二个是筹资来源不一样,主权财富基金来源更多一点,比如说外汇储备、财政支出等等,实际上主权财富基金在更广泛的情况下,很多机构甚至把国企定位为主权财富基金,大家看到文献能感觉到主权财富基金的定义或者内涵会更加丰富一点。
另外,投资渠道不一样,主权财富基金很多人都提到挪威的养老基金,他基本全部投到境外,或者欧盟,或者欧盟之外的,当时为什么国际社会对主权财富基金比较重视呢?就是因为他往国外投,不是往国内投,结合当时的背景是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国际社会对主权财富基金比较重视。
而主权养老基金不大一样,这个基金可以说两面都有,一边是国外投,刚刚朱老师讲到的国际化趋势这个没有问题。但是有一部分钱是往国内投,而国内投是有背后的理论跟实际意义的。理论意义我讲到养老基金有一个叫做本国倾向、本国的偏好趋势,为什么这样讲?因为第一比较了解本国,第二跟资产负债匹配,因为我们钱最终还是要支付本国人的养老支出,如果投海外的话,特别是投到新兴市场国家涉及到汇率问题,而汇率问题是非常大的问题。所以很多学者,包括实操界都认为主权养老基金目前应该投在国内,当然还有一些政治考量,认为我们的钱应该扶植当地经济本国经济,不应该投到海外,背后有很多逻辑在里面。
简单一个趋势,第一个是资金规模稳步增长,这实际上刚才朱老师用到大型基金和养老基金的年报,之前我参与过这个工作,列出三类机构投资者,一个是养老基金,中间那个,最上面的是保险公司,最下面是主权养老基金,从2005年开始到2015年有一个稳步提升的过程。2008年的时候,养老基金损失比较大,我记得应该是25%左右资产规模,但是之后由于股市慢慢回暖,现在规模已经慢慢起来了,但是股权养老基金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因为跟投资策略是相关的,这是资产规模的稳步增长。
第二个是大类资产配置,刚才实际已经简单的说过了,大概分三类,一块是固定收益,一个是股票,公开市场发行的股票,第三类是大类资产,大类资产比较稳定,大概维持在11%、12%的幅度,范围也比较广,这是第二个特点。
我先讲一下收益率,提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现在应该是8.4,我看到一些专家介绍,这应该是名义,如果要扣除通胀的话,真实收益6%,跟全球比较最优秀的主权养老基金比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第一个是加拿大,谈得比较多的CCPIB是五年是10.3%,是真实的,扣除通胀之后的收益率,下面是新西兰基金,但是如果考虑到过去十多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什么我们搞储备型的基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希望储备型基金投资收益率大于人口增速,加上GDP增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艾伦规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包括其他基金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差距还是有一点的,未来投资的提升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绿色投资是看到时间非常多,在全球机构投资者,不仅仅是养老基金或者主权财富基金等等越来越重视,我们看到中间是荷兰,占全部资产的大概29%,这个主要是绿色证券,因为绿色包括的范围比较广,包括绿色债券,等等,非常多。这个比较极端了,29%。欧洲对于绿色投资非常重视,这是国际上目前大概发展的趋势。
最后,对中国的启示。第一点是主权基金与养老储备,今年的主题是主权养老基金,我简单讲应该分两部分看,一个是主权,一个是养老,现在我们是更强调主权还是更强调养老?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更强调养老。当时我们2007、2008年提出这个概念之后只是内部写了一个报告,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重视,当时我写完之后记得特别清楚,美国财政部一个负责国际经济事务的部长专门跑到巴黎跟我讨论这个问题,说为什么你们把主权财富基金和主权养老基金一定要分开?说明这个问题非常重视。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另外一家全球非常知名的所谓的主权养老基金多次找到我们,说是我希望把我们基金定义为主权养老基金,我不希望把我们定义为主权财富基金,为什么?主要怕监管,因为国际组织的话语权为什么大?就大在这一点,他认为这个基金能够引起全球性的风险等等,他在监管上肯定会进行一些更加严格的要求,包括信息披露、包括投资范围等等,这个要求会越来越严格的。
这两个例子能看出来,定义实际上引起了非常大的国际社会的重视。有一个表格,最下边这一行是谈得比较多的,是挪威的政府养老基金全球,挪威实际上有两家主权财富基金,如果按照刚才定义的话,一个是政府养老基金全球,一个政府养老基金国家,这两个不太一样,挪威政府专门找我们,就说我们需要怎么定义这个东西,他说我们也想定义为主权养老基金,但是如果主要目的是养老的话,我们就定义为主权养老基金,如果主要目的不是养老的话定位其他类,或者主权财富基金,为什么单列出来?我们确实有一个pension这个词,说我们想定义为主权养老基金,但是你他是专门拎出来的,挪威这个基金,但是他投资规模非常大,管理规模非常大。
基于这点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要走出去,因为我们钱越来越多,这个钱肯定要走出去,走出去肯定涉及到投资风险,现在确实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一些发达国家对我们走出去的投资监管越来越严格,包括欧洲、包括美国等等,我感觉个人认为有淡化主权概念,强调养老,当时我们定义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这一点,比如我们定义,我们最初用词就不是主权养老基金或者主权财富资金,我们用的是公共养老储备基金,当然这个词比较绕口,我看到咱们蓝皮书讲到了。但是从对外投资来讲,或者从对外提供某些便利来讲,更多强调养老储备,没有必要扣上主权、财富,可能容易引起当地国、政府的关注或者不必要的干扰,这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第二个是投资分散化、多元化,这个大家谈到比较多的,我们看到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国家采用的是审慎监管,因为养老金投资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审慎监管,一个是数量限制性,这些国家是采用审慎监管,在这种模式下收益率会更高一点,特别是长期的角度来看。
第三个是更加重视国际最佳实践,加强责任投资。责任投资现在确实在国内也是越来越重视,我们对这个概念也越来越接受,因为现在中国发行绿色债券,全球是名列前茅的,这个时候我们国家市场在这方面走得还是比较符合国际趋势的。
最后一个是加强我国主权基金对外投资时的协调与合作。从海外来讲,他们把主权养老基金定义的范围比较广,包括所谓外汇型的基金或者是能源型的,或者是养老型的等等,还包括国企投资等等,都定义为主权基金。所以对于投资者,刚才有些专家建议是不是基金这么多,不是中间再分几只,每个基金的定义不一样,渠道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所以走出去是不是在全国层面有一个顶层设计,这方面能够更好地实现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战略,而不是某一只基金单独出去,这点我感觉还是,未来走出去步伐为什么快的话,这点还是越来越重要,需要提前做一些相应的准备。
这是我简单跟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