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王国军:保险市场业务模式和增长逻辑发生深刻变化 -保险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4:31:58]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2019年1月4日,“2019慧保天下保险大会—通往理性繁荣之路”今日在京召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院长助理王国军在演讲中表示,保险市场业务模式和增长逻辑发生深刻变化,由制度推动变为市场推

2019年1月4日,“2019慧保天下保险大会—通往理性繁荣之路”今日在京召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院长助理王国军在演讲中表示,保险市场业务模式和增长逻辑发生深刻变化,由制度推动变为市场推动,真正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阶段,需要强调企业家精神、保险职业经理人操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院长助理王国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院长助理王国军

以下为发言实录:

王国军:各位嘉宾,晚上好!

很荣幸跟大家共同探讨这样一个话题。这个课题研究的问题和我们今天讲的科技、公司管理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研究的是公司的控制权。

说到公司的控制权,大家有一个很深的印象,新的银保监会成立以后,组建了公司治理监管部。公司治理监管部的很多领导和员工是原来保监会的。相比于市场行为监管、偿付能力监管,公司治理监管越来越重要。保险公司在为谁做贡献呢?根据投入产出原理,投入是资本、人力、劳动、技术、土地,产出是利润。谁来分享?资本来分享、劳动者来分享。

分享利润,谁有控制权、谁有索取权,这就是公司治理所研究的问题。所有这些为保险行业打工的人,我们特别关注的,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这家公司是谁控制?要想明白这家公司是谁控制的,我们应该从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过程来分析,看看是谁控制我们这家公司和控制整个保险行业,我们在为谁打工。

一、保险公司股权发展的历史回顾

1885年,仁济和成立。

1943年,民安产物成立。

1949年,人民保险成立。

1959年到1980年,保险业沉寂了20年。

什么样的资本进入这个市场,谁管理了整个保险市场呢?

1982年,制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章程》,人保扮演着市场经营和保险监管双重角色。1983年,成立董事会、监事会,公司治理结构发生转变,迎来了市场经济。1984年,人保升格为副部级别并正式分设,意味着党对这家公司的管理。

1982年,香港民安保险公司在深圳设立分公司。

1985年3月,《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第一部保险法规诞生。

198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成立。

1988年,深圳平安保险公司成立。

此后30年,通过改革完善国有保险企业公司治理。明晰产权、补充资本、完善内控,始终是决定保险公司命运和市场格局的关键行动。因为控制权的不同,决定了这家公司的绩效,也决定了这家公司未来的发展路径。保险行业未来的发展也决定于保险公司的控制权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

中国太平洋保险(601601,股吧)公司成立,最早的“银行系”保险公司。太平洋在后来变成108家股东,这些公司哪一个会管理呢?没有一个公司会管理。控制权在管理层手里。

《公司法》《保险法》颁布实施,股份制公司制度成为保险市场组织形式主流,分业经营深刻影响保险市场。产寿分开一系列改革,目的是产权明晰,仍然是控制权的问题。

平安建立保险业第一个持股计划员工合股基金。平安的持股计划对平安今天的发展、未来的发展以及整个公司治理起决定性的影响。

华泰财险泰康人寿后来演化为创始人主导的公司,经营比较稳定。永安、新华、华安都经过比较大的变动,控制权几度异手。

资本来源多元化,控制权安排成为公司治理的博弈中心,股东道德风险和内部人控制问题纵横交织。资本是独立的,如果不是独立的就不是资本。

奠定市场格局的2000年。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产权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外资公司、合资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保险公司的股权、控制权在或明或暗的发生急剧的变化。有些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股权转移到员工手下,或者是某几个人的手下。

2006年,“国十条”出台,推出交强险、农业保险补贴等等。“国十条”就是为了进一步明晰保险公司的产权。

人保重组、国寿重组、中再重组;平安、太保、新华上市,明晰产权;新华人寿风险事件。

外资公司迄今为止仅有中宏、中德安联两家外资股比超过50%,双方势均力敌,大家都在争夺控制权。就像苏黎世一样,即使只有21%的股权,也要发挥百分之百的控制权。合资公司是非常好的样板,如果控制权设计的不那么合理,尤其是50%对50%,或者49%对51%,合资公司经常打的一塌糊涂。控制权会导致公司整体绩效,也会导致公司未来发展路径,高管的命运也是跌宕起伏。

2000年10月,监管机构批准设立4家民生人寿、东方人寿、生命人寿、恒安人寿4家“壳公司”。民生人寿演化为“万向系”控制下的中资民营公司。东方人寿牌照空悬。生命人寿辗转落入“富德系”。恒安标准人寿与英国标准人寿联姻成功。

2004年,进一步开放保险市场,由分公司改建法人公司,历时8年,12家外资财险公司分改组完成。

国有保险公司改革翻开新一页,2001年11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成立,唯一的政策性保险公司成立。

接下来,资本进一步进入。只要有缝隙,资本就像阳光一样进入市场当中来。2010年是保险市场最辉煌壮丽的时代,也是最跌宕起伏的时代。我们经历过那样一个年代,现在已经到了2019年。再回过头来看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你会发现2010年代是最有意思的。

资金运用渠道持续拓展,控制权可以把保险公司作为平台。保险行业的资金运用从一条渠道变成7条渠道,然后变成13条渠道,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旦完成了,保险行业在金融行业中的管理是最松散的,做保险行业的投资是最舒服的,政策上的放松,使保险行业的投资是最舒服的。所以,平台会过来、资金会过来。

机构法人牌照76张。

民营资本淘金,各个系的资本纷纷涌入资本市场。

地方系保险公司疾速扩容。保监会提出一个地方要有一家寿险公司、一家财险公司,各路资本就会进入市场。

集团化模式备受追捧,资本更加灵活。

国有保险公司治理模式基本奠定。

保险市场开放,2018年全面提速。改革开放是一个翘翘板,虽然是齐头并进的,但也有翘翘板效应。当改革受到阻力,或者是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的时候,开放一定是提到前面来的。中国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包括安联控股的成立都是在这个背景下。安联控股这个词用的非常好,就像原来12大保险集团,加上安联控股,13大保险集团都是金融控股公司,讲的还是控制权。

监管体制改革,银保监会成立,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和公司治理面临新局。公司治理监管部将来就是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监管的主要监管部门,会有一系列的监管。目标就是把每一分资本穿透。谁在控制这个公司、通过什么关连交易进来的、获得多少利润、怎么带走的,包括谁在违规、谁在虚假注资,都要在公司治理监管部那里穿透。

二、透视保险公司股权,解读控制模式与企业命运

国有主力分为大型国有保险公司、金融机构控股保险公司、央企产业系、地方国有系。

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多头管理的实质控制权。政治使命组织的治理地位,在人保很明显。历史传统优势和资源优势也很明显。国有产权实现形式有所不同,虽然都是大型国有保险公司。行政型治理,导致激励制度受限。还有的保险公司对高管的限制,跟普通员工的薪酬没法比。

在中管金融企业和其他中央金融企业名单中,保险公司有5席。多头管理的实质控制权,财政部、汇金、组织部、监管机构从各自职权的不同角度实施管理和控制。这些大公司控制权是分散的,有的管人,有的管钱,有的管事。

2012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人保集团、太平集团、信保公司等4家国有险企党的关系正式移交中组部。

中央汇金对信保、中再注资,但对其行使股权的方式不同。

改革进行时,国有产权实现形式有所不同。国有保险企业的改制尚未完成,中国人寿集团、信保公司仍维持全民所有制企业形式。

“老人保”及其承继者以政治使命为重,追求与国家命运的合拍共振,在服务国家战略、农业农村、外贸出口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党的领导嵌入公司治理结构和程序,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重大决策前置。行政型治理色彩浓厚,业绩与政绩交叉混同,激励不足,负责人实行届龄退休制度。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受统一限定。分支机构网络庞大,在本地保险市场延续固有的历史优势和社会人脉资源。

银行系等金融机构控股,依赖母公司业务和渠道资源支持,受母公司战略和管理风格、资源禀赋影响巨大,并购的公司也受到原公司文化惯性的反向制约。母公司跨法人管理,独立性受影响。经营构架中,保险公司的控股权一定是在银行。银行怎么配置资源给保险业,还是给信托基金,这个很有讲究。在以前,基本上银行集团是把钱放在银行,银行系的保险公司是很弱势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银行越来越多地向自己的银行系的保险公司注资,派更高级的干部进入保险公司序列,利润比例也在增加。有很多原来在银行系做的很好,从来没有想到去下属保险公司工作的高管们纷纷到了保险公司。其他金融机构控股的也有控制方式,控制权在它们手里。因为这些公司对保险的理解很不一样,成功的不多。

央企产业系,产融结合的实践,通过多家子公司实现高比例持股或集中股权于金控平台,协会效应主要体现于保险资源的关联交易,大多通过子公司实现超高比例的持股,通过关联交易支持保险公司发展,部分央企进行股权整合、转让,逐步集中在同一资本平台,形成金控雏形。

地方国有系,实际控制权高度集中,显著的行政化治理,出资股东与实际控制权分离较为普遍,管理层受干部体制的影响和制约。有一家地方性保险公司的部门总能拿到170万,董事长和总经理每个月的收入是1.8万。这样一家公司,一年的投资可能亏3个亿,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股权高度集中,多由地方国资委、政府投融资平台或财政部门牵头发起,多家企业构成的多元股权结构只是表面形式,股东权利实质由国资等部门作为出资人代表行使,出资股东与实质控制权分离,仅有财务报表意义。

显著的行政化治理模式,多纳入地方国企序列,行政干预过度。地方国资委管资本为主的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司接受地方部门多头管理,董事会决策权力有限。国资监管机构通过绩效考核、人事提名、重大决策等指导和监督。

地方系在扶持地方发展、完善金融产业、优化经济布局的口号下实现进一步扩军,2018年新开业地方保险公司以地方国企背景为主。究竟对保险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会进行持续研究。对公司治理、公司绩效、高管薪酬和行业比较都有极大的影响。

民营群像,分为创始人主导型、资本系族控制型、股权控制多元型。民营资本在中国保险行业中占比很大,在金融业当中是最高的,达到40%。市场进取基因是有的,体制比较灵活是有的,决策迅速、成本集约、老板文化、机会主义很常见。在中国保险市场引入外资,外资都进来了,为什么民营资本不能进来?当时的保监会说要有民营资本进来。结果民营资本进来以后,天下大乱。今天进了一家,明天进了一家,过两天一个报告上来又换股东。一个公司在成立之前,股东换了若干轮,原始的创始股东都不存在了。当然,民营资本也有它的好处。它有大股东控制与内部人控制两条主线,或者导入大股东控制,或者导入内部人控制。大股东控制意愿非常强烈的,代持、表决权委托,股权关系复杂不透明。

创始人主导的,创始人通过管理权和影响力掌控公司,部分公司管理层和员工持股,企业文化特点非常鲜明。这一类的保险公司成功的是比较多的。管理团队稳定,有利于制定长期战略,权力传承和关键人风险比较大。都到了第一代向二代传承的过程中,有些运营非常好的公司,大家对它是充满疑虑的。好在是创始人主导的大公司的战略一直很清晰。

资本系族控制的,两种控制模式,第一种是民营金控模式,主要股东为地产商及其他产业公司。部分企业控制或参与多家保险公司,形成事实上的金融集团。部分保险公司成为平台型公司。第二种是专业投资人等通过关联企业投资入股,有的将关联关系非关联化,实现隐蔽控制。保监会查了很多,也是未来监管的重头戏,就是要把资本穿透。股权和关联交易问题较为突出,以贷款资金、拆借资金、理财或理财计划等金融资金入股、持股等情况较多。利益输送、股权关联、拆借资金等等。入股动机异化,股东越界行为较多,这是监管部门最反对的,保险行业这一两年的低潮与此有关。跟保险无关的人利用控制权把它作为平台,造成的影响长时间消除不掉。

股权多元分散型,强化股东制衡,有利于分散决策风险、防范资产安全风险。权力配置或不稳定,存在大股东通过收购股权加强控制的现象。增资协议达成难,公司战略易受牵制。

外资阵容非常好的样本,独资、合资和合营。基本特点,产品特色、细分领域、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实现小而美的商业模式。外资股东和中资股东能达成一致。因为本土化的做不了,但可以找一些细分市场,很多合资公司就是这样。通过合资经营、协议方式,实现一个时期内的管理权分配。50:50对开的合资股比例,导致轮流执政,掣肘严重,效率降低。去年提出将外资股权提升到50%以上,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消息。不管谁控股,一定是70%以上对30%左右,才会经营稳定。

落实中央《关于完善国有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外资保险公司调整股权比例和国有资本监管推行“管资本为主”的改革,这三个趋势决定了未来股权结构的走向,也决定了未来保险公司究竟会控制在谁的手里。大公司也罢,小公司也罢,民营公司也罢,国有保险公司也罢,控制在谁的手里。谁能够在公司当中有最大的话语权,谁能够决定高管的去留,谁能够使自己的团队更有效率,让这家公司做得更好,核心还在控制权。

三、初步结论和认识

初步研究得出的结论都是比较感性的。原保监会也有这样一个课题,原保监会发改部,现银保监会公司治理部,都在研究保险公司控制权改革的问题。

控制权对保险公司经营绩效有着重大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最终的问题还在控制权。有很多相关研究,会把它做成数量化的,能够给大家提供借鉴。

短期没有最优选项,只有最佳实践。回过头来看40年发展,到现在为止找不到最佳选项。平安是不是最佳选项?从世界500强的排名来讲,从公司绩效、公司治理和行业标杆来讲,它应该是成功的,但到现在为止只有40年。后面会怎么样?马总的时代和没有马总的时代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还要继续进行研究,这是非常好的案例。

有的公司虽然是地方的国有公司,受到那么多限制,但仍然做得很好。有的是合资公司,绩效是非常棒的。也有的外资独资公司在中国做的也很惨。所以,到现在为止没有最佳选项,但是有最佳实践。

最佳选项有没有?未来应该有,一定有。国际保险公司经营下来一定会有非常好、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但我们现在还找不出来。也就是党委管,还是三会来管,这个没有定论。未来几十年之后可能会有定论,但并不影响我们的研究,得出一些对大家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大股东控制和内部人控制是问题的两极,在两者之间达成平衡,除了从制度约束的逻辑出发,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试错。

大股东控制比较成功的是银行系和自保公司。内部人控制的典型是创始人主导型公司,有成功的案例,而且非常成功,做得非常好。也有不成功的典型。

大股东控制有利于形成负责任的股东,引流股东的业务和渠道资源。很多保险公司靠股东业务也做得不错,有利于强化战略协同,防止小股东搭便车。基于保险公司的高杠杆性、产品的特殊性,大股东侵占公司利益的动机是很强烈的,市场约束的有效性是比较低的,可能引发股东的隧道效应。

分散股权结构突出制衡,有利于公司管理团队职业价值的发挥,却容易提升高待遇成本,引发不良的内部人员控制,也可能导致股东因理念和利益诉求不同而陷入公司的治理僵局。

资本与管理合作,要实现激励相容。如果不实现这一点,一定是很差的公司,绩效很差,人员涣散,一盘散沙。

保险市场业务模式和增长逻辑发生深刻变化,由制度推动变为市场推动,真正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阶段,需要强调企业家精神、保险职业经理人操守。这些是表面最关键的。大股东要做的事情正是管理层要做的,或者用经济学的话说,管理层的目标函数是以实现大股东的目标函数为基础的。只有实现了激励相容,这样的控制权才是有效的,否则可能成为公司的灾难。

职业经理人可以和资本握手,但不能沦为马前卒。不管是哪种股权结构下,党的干部、老板、职业经理人都需要发挥保险家精神,体现一名保险专业人士的修养,共同助推保险业的理性繁荣,在中国保险业历史上当之无愧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科技最大的作用在于帮助法律制度、文化道德把一个公司做得更加规范。不管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还是制度创新,都可以通过法律、制度、文化、道德、科技技术得以提升。在提升的过程中,个人的利益、公司的利益形成激励相容。

中小公司在未来的股权设计上留足空间,通过发展员工股、虚拟股权、内部合作等制度实现激励相容。引导职业经理人勤勉尽责,实现资本与职业经理人的长期联盟。

限制资本欲望,维护资本热情。没有资本,行业是不存在的。虽然资本是逐利的,但它并不坏。在市场经济中,不管是怎样的逐利,只要没有违反法律制度、道德规范就没有问题。我们要保护合格股东的利益,随着入股投资门槛的提高,合格股东也是稀缺的。有的保险公司想增资扩股,真的很难找到合格的股东。

从长期来看,资本热度取决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价值贡献和资本回报。所以我们会在未来的计算模型中将这三者作为变量,再进行细分。

股东也需要战略耐心,确立金融业投资理念,实现“长钱”“冷钱”,尊重保险业发展规律,建立对保险业经营规律的认知,不懂就不要投。

完善资本补充工具,再保险公司不让渡和削弱控制权的前提下补充偿付能力。这些是监管部门要做的,也是我们研究的几个方面。

总体而言,我们这个研究刚刚起步,只是对控制权进行分类。接下来的研究会更深入,用数字来说明控制权对公司绩效、行业发展、高管薪酬、高管前途以及整个保险行业的影响。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