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面对严监管、市场疲软、竞争激烈的中国再保险市场,听于巍东讲突围之道-保险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4:31:51]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关于转型,这是整个保险行业的事情,中国的再保险公司亦是如此。在全球来看,中国的再保险市场发展相对较晚,与近180家财、寿险公司相比,境内再保险公司体量尚小。 2009年,监管部门批准法国再保险公司北

关于转型,这是整个保险行业的事情,中国的再保险公司亦是如此。在全球来看,中国的再保险市场发展相对较晚,与近180家财、寿险公司相比,境内再保险公司体量尚小。

2009年,监管部门批准法国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在中国开展相关保险业务,营运时间至今将近10年,长期的本土化过程中,法再北分也形成了对中国再保市场有着他们独到的见解。

2018年12月27日,《中国网》与《今日保》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保险转型发展高峰论坛”上,法国再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于巍东发表了“中国再保险市场的挑战和发展转型”的主题讲话,系统而深刻的对中国再保险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国再保险市场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以法国再保险公司的建筑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为例分享了中国再保险市场路径探索的思考。

中国再保险市场6大现状分析

中国再保险市场规模:

中国已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从全球角度来讲,中国市场也是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但是中国的再保险市场发展相对较晚。从业务经营方面来讲,根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上半年,境内13家再保险公司总营业收入1013亿,其中中资再保险公司市场占比80%,外资占20%。

2017年世界再保险前10强:

全球最大、实力最强的再保险公司都已经入驻中国保险市场,不管是慕尼黑再、瑞士再、汉诺威再、大韩再都在中国设立了自己的分支机构。在这里,我们没有把劳合社放在里面,因为劳合社不纯粹做再保险,劳合社在中国既有直保也有再保牌照,所以世界排名时有时候不把它作为纯粹的专业再保险公司。

中国再保险市场经营主体:

目前,在中国再保险登记平台注册的中国再保险市场经营主体共642家,包括境内注册的专业再保险公司、外资再保险公司分公司、经营再保险业务的直保公司、境外专业再保险公司和保险公司。在中国再保险登记平台注册的再保险经纪公司共229家。中国境内大概有13家再保险公司,其实中再集团在这13家里又占了3家,因为有中国再保险集团,中国财产再保险和中国人寿再保险,他们都属于中再集团。不管是慕尼黑再还是瑞再,他们在全球范围内也经营保险公司,瑞士再在中国也有一家保险公司。这是13家中国境内的专业再保险公司名单。

再保险的主要作用和功能:

简单来讲,再保险公司有个特点,它的经营是全球性的经营,真正的专业再保险公司经营范围一定是全球,而不是在某一个特别专注的市场。

因此,它能够做到,在全球范围内分散风险,以提高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这点尤其体现在巨灾、大型商业保险以及特殊风险;同时,它也能指导保险公司审慎经营,在防范、化解保险业系统性风险,这样以发挥它所谓的“稳定器”或“安全阀”的作用。

再保险市场有利于直保市场承保能力,也有助于扩展保险业传统的可保范围。

再保险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再保险实际对保险公司来讲,是个技术引进的窗口,再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承保定价、风险管理、技术转让、客户服务等多种手段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直接传导给直保公司,以支持直保公司加强承保、理赔管理、技术创新,改善业务质量,提高风险技术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和加强我们保险公司的市场地位。

中国再保险市场上有几个特点:

第一,同一再保险公司可以同时经营寿险再保险和非寿险再保险业务。这是再保险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区别。

第二,国内再保险公司一般都是以国内业务分入为主,国际业务分入占比比较小。

第三,国内的再保险业务是以比例分保为主,非比例分保占比很小。也就是说中国的再保险市场实际是一个比例再保险市场。

第四,全险种成数协议分保在再保险费金额中占有主导地位,且以保险金额为基础。

第五,保险公司的再分保业务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我们主要指的是临分。

第六,由于保险公司在再保险的介入,临分价格指导作用在中国保险市场上作用不是那么明显。

第七,与国际再保险市场相比,国内再保险市场承保能力相应过剩,已经很多年出现这种情况了。

第八,偿二代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对资本和风险管理能力要求在全球都是比较高的。

再保险市场部分功能缺失,主要表现在:

1、临分市场供应缺失,理论上讲,在业务上,尤其是巨灾,大型商业保险有特殊风险,不管是承保范围还是保费是否恰当,可能会排解不出去,但这种现象在今天中国的再保险市场上,基本上不多。

2、国内部分保险公司开展分入业务,尤其是某些中小型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之间开展互换业务,影响了再保险定价和条件,从长远来看,会影响我国再保险市场发挥其价格调整和风险分散的作用。

3、国内某些保险公司有一定的“惜分”现象,风险意识淡薄,受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较重,而对财务稳定性和风险分散要求重视不足。

4、巨灾保险保障机制尚未全面建立,再保险发挥的作用有限。

中国再保险市场3大挑战与2大机遇

中国再保险市场整体有点疲软。再保险市场,由于偿二代的实施释放了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导致再保险市场总需求明显下降,市场趋于疲软。再保险需求不再与直保业务规模相关联,而与其风险挂钩,过去分保费收入较大的业务条线面临收缩。再保险公司的分保费收入承压,占产险分保比较大的车险保费对再保的需求是大幅度下降。

中国再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国内再保险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多家境内外机构正在或即将申请再保险公司牌照,比如,今年,大韩再已经拿到了牌照,将在上海设立分公司。

保险业的严监管将来是新常态。2018年以来,中国银保监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严厉整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根据银保监会数据,在2018年前三个月就已经处罚了保险业机构646家次,责令停止新业务的有12家次,受处罚责任人员798人次,罚款合计2861.85万元,取消了任职资格及禁止从业107人。

当然,我们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保险业创造了巨大的战略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是保险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行业跨越式发展的有利契机,对于提高我国保险业国际化能力和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保险业作为风险管理的特殊行业,自身特点决定着行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天然优势,能够为“一带一路”跨境合作提供权变的风险保障与服务,减轻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后顾之忧,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保险科技应用增长明显。保险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大,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广泛运用于产品创新、报销营销和公司内部管理等方面,依托于互联网保险对部分标准化的传统保险的快速替代以及场景创新产品都会带来的增量市场。互联网保险创新业务保持高速增长,互联网巨头推动了保险布局,比如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结合自身的用户流量数据优势,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建立保险公司等方式布局保险业。

中国再保险已经处在了一个十字路口,再保险承保能力已经不再是市场考量的首要因素,再保险公司必须创新提供多元化的增值服务才能满足保险公司的需求。在偿二代的监管体制下,再保险除了提供风险转移和提升资本运作效率外,对保险公司的险种配置和业务组合优化也应起到积极的作用。我认为,再保险公司应该根据保险公司以及终端客户具体需求来提供自己的服务,而不是自己有什么产品,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只有对再保险服务,保险定位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使再保险更好地服务于保险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国再保险市场发展路径探索:以IDI为例

我想用法国再保险具体实例来谈一下我们的具体想法,我们总的思路是:

1、以技术服务为核心,深入研究客户端服务需求。

2、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为后盾,公共高科技支持。

3、以本地市场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相结合。

在中国,大家的生活质量都提高了,生活质量提高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很多人通过努力都购买自己居住的房子,建筑业在这些年有了非常大的发展,消费者买这个房子实际对工薪阶层来讲是举全家之力买这套房子,有的时候房屋质量不尽如人意,我们根据市场实际情况,中国住宅市场现状是,个人业主作为住宅最终产权人和使用人,目前无法在建设过程中合理维护自身的利益,主体定位缺失。

在中国市场上有这么一个现象——项目公司,项目公司不仅仅存在于开发商,还包括施工单位。项目公司是为这个项目而成立的公司,一旦项目结束,帐目清理完之后这个公司就可以消失了,在实际过程中,有时,消费者在买到这个房屋几年以后发生房屋漏水,不均匀沉降时,不知道找谁去投诉,因为你找到开发商的时候,开发商已经不存在了;或者你找到开发商,开发商去找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可能也不存在了;或者两者都存在但是施工方没有能力去承担维修的任务。这就是主体地位缺失。

在这种情况下,法再北分和境内的保险公司引进了一个产品叫建筑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通过工程质量机构施工的全过程介入,保单是在竣工诞生以后才开始理赔,但施工一开始保险公司就直接介入,也就是防灾防损大大早于保险公司的责任理赔期。

这个产品在法国已经实施了三十多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也建立了庞大的损失数据库,法再北分将国际建筑领域保险成熟经验引入中国可以弥补这一领域的空白,少走弯路。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政府主导的现状更适合发展该产品,它是个强制性产品,这个产品有利于社会统一管理,保险公司也就通过保险发挥了社会管理作用,提高了管理的数据全面性、准确性。

社会中发生的很多倒楼事件,我们都是通过公开媒体知道,如果没有这张建筑质量潜在缺陷保单的话,这个费用都将由政府来承担的。而突发性事件,在政府的预算中是没有这笔钱来修补这些房屋的。

在建设项目里,有建筑不同方,有勘察、设计、施工、业主、政府、材料供应商、监理,所有这些人中只关注建筑质量的就是保险公司,因为保险公司需要尽量减少赔款。而保险公司需要通过风险质量工程管理机构来监督建筑质量,这个机构实际是个工程咨询公司,但保险公司没有那么强的技术人员,必须委托第三方。保险公司只对建筑质量负责,所以,它和其他所有这些人的利益是不一样的。

举例,业主买了一套房子,五年以后房子发生了损坏,因为一般情况下,业主买房子是跟开发商买的,所以业主去找开发商,但是很可能开发商不存在了;如果开发商存在,开发商找施工单位,施工单位还在而且还有能力的话才会去修理这个房子。

否则业主怎么办呢?比如,如果发生不均匀沉降,为什么会发生建筑物建成以后发生不均匀沉降呢?建筑领域里有个现象,非即时显现性,由于材料、施工、设计、勘察等等原因,在建筑里是有问题的,这些问题不是一下能显示出来的,只有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它才会显现。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不均匀沉降,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就是“楼歪歪”、“楼倒倒”的情况。这样的话,整楼都会发生问题,如果发生这样的问题,首先,业主会用一定的力量告到法院;其次,因为牵扯的人比较多,解决不好会造成群体事件,这样到最后又告到了法院。法院对建筑业也不懂,所以法院还需要行业专家来进行评估,评估是需要时间的,提供最后的评估报告之后才能找到谁是责任人,这是漫长的过程。在这期间,业主的根本利益是得不到保障的。

有了这张保单,业主出了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业主可直接找保险公司赔付,保险公司责任也很简单,保险公司就看两件事儿,第一,保单在不在我的保障期限内;第二,保单在不在我的保障范围内。在这两个判断的基础上,保险公司能够很快做出结论,赔与不赔,比上面的就要简单得多,确实能保障我们小业主的最终利益。

上面这张保单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出现的,这根据法国1768年《拿破仑法典》,1978年《法国斯皮内塔法》的相关条款进行了细化,我们利用法国建筑质量署建立了建筑质量大数据,当然,法国再保险集团在全球中这方面也是非常领先的再保险集团。

法再北分在引入国际建筑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转型思路是:

将国际建筑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成熟经验引入到了中国,并且提供了定价、咨询、承保、理赔全方位服务,以技术服务为核心——“突出技术服务定位,再保险是风险管理的艺术”。

与保险公司一起面对最终客户需求,积极参与建筑质量潜在缺陷产品的研发,以数据库等科技手段为后盾,提供经验支持。参与政府关于建筑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立法讨论,给予技术层面的经验咨询和技术支持——“参与前端的产品开发,将风险管理前移”。

一定要以本地市场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因地制宜。比如说,上海在建筑方面尤其是住宅建设方面有自己的特性,由于地理位置所决定,上海的地基很软,所以住宅地基一般都是桩基。如果我们把这个产品推到深圳、广州,它就有海沙的问题,所以说,每个地方和每个地方不一样,我们一定要因地制宜。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都是以服务于本地市场为根本目的——“国际经验也必须适宜本地,真正本地化”。

法再北分携手太平洋产险和上海市政府共同探讨,经过上海市地方立法确定了实施细则,在2012年,法再北分推出了国内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目前这个保险在上海市是强制性保险。

这张保单必须有建筑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机构的施工全过程介入,通过这张保单有效提高了建筑质量,同时,加强了和第三方机构的服务。上海建筑质量在全国虽然不是唯一的,应该是属于最好的,尽管如此,大的业务,每个项目都有防水漏水的问题,玻璃破碎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外墙保温也是。我们通过和建筑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建筑管理部门监控将不是拍脑袋认为哪家做得好,哪家不好,通过保险业提供的数据来监管各个单位的。

通过这项保险改善了建筑质量。

(以上内容未经演讲者确认)

回|看|精|彩|颁|奖|礼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今日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