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强
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多元主体之一,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实践者。北京保险学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参与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构建,开展社会组织党建,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在组织开展社会科学研究、推动保险知识普及、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繁荣科学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突出党建引领
建强战斗堡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组织面大量广,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十分重要;新形势下,只有扭住党建这个“牛鼻子”,社会组织才能保持正确发展方向、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北京保险学会积极响应党中央和主管部门号召,以“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为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开展党群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落实“一岗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行党建与重点工作深度融合,每年每项重点工作中,领导小组成员至少有一名是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制度方面,明确领导班子、重点工作专项小组、项目主要负责人三级管理权责。项目管理方面,形成专家咨询、专项工作小组执行、领导班子决策的管理体制,为课题、交流等项目管理和推动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学会党支部重实践重落实,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步计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考核,统筹落实,在保险“营改增”课题研究、车险信息化学术交流等具体工作中,实现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双抓双促进。
探索前沿课题
引领行业发展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北京保险学会永远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拓展立体化的前沿课题研究,引领行业未来发展,为行业提供“有厚度”的服务。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开展车险互碰快赔可行性研究,创新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客户车险理赔方式。根据对理赔当事人、参与人等调研、座谈掌握的一手资料,撰写了《北京地区机动车辆道路交通事故“互碰快赔”可行性研究》报告;探索农险电子化规范课题研究,建立农险专家库,制定《北京保险行业农险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细则》《风险客户信息提示制度》,建立《客户信息管理模块方案》和《管理模块索引》等系列管理制度,优化农险承保流程,制定农险定损标准,积极探索研究农业保险承保电子化工作,规范农险市场行为,提升风险管控能力;联合北京工商大学共同开展北京健康保险市场课题研究,旨在透视北京健康保险市场发展实际,解读政策方针,为健康保险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开展反保险欺诈风险防控体系课题实证研究,该课题以构建反保险欺诈风险防控体系为方向,通过对保险欺诈案例的分析,探索风险预警防范的途径与措施,以期建立保险犯罪大预防(“预测、预警、预防”)新格局,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连续4年联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编撰了年度系列《北京保险市场发展报告》,填补了国内省市地方区域保险市场发展研究的空白,呈现权威性、科学性、连续性、资料性的特征,为行业内外和公司管理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提树保险形象
勇担行业责任
北京保险学会践行“保险就是保障”、立足民心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强化保险理念传播、普及消费者教育,提升行业形象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广泛倡导公司积极开展保险“五进入”活动,编印《北京保险业服务民生》系列手册,《“北京保险杯”青少年书画作品集》,《明明白白买保险》海报、寿险销售误导类典型案例等宣传品,借助户外大屏和楼宇电视,推送《爱 拒绝遗憾》公益视频;同时,依托“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和“金融知识宣传月”等关键节点,组织倡导全行业积极开展保险消费者教育活动,广泛宣传保险就是保障的理念,对提升行业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创新产学研合作,培养保险专业人才,北京保险学会充分利用北京高校云集、科研力量雄厚、学术资源丰富的优势,先后与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6所院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创建在职研究生培养项目,共建教学实习基地,为保险从业人员提升专业素能、高校毕业生进入保险公司实习,搭建了沟通互动的新桥梁。
一直以来,北京保险学会围绕行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汇集行业智慧,站在行业健康发展的大局高度,找准定位,勇担责任,在服务会员和行业发展方面积极践行,综合竞争力、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得以提升,得到主管单位和会员公司的好评。2018年2月,北京保险学会第二次顺利通过评估,获得北京市民政局颁发的“5A级社会组织”荣誉称号;9月,荣获全国社科联第十九次学会工作会议“全国社科联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
(作者系北京保险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