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支付宝在其官方微博账号发布长文称,相互保”升级为“相互宝”。升级后,用户获得的保障和体验都不会有变化,但是新的“相互宝”将不再对接《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产品彻底脱离保险、转型为互助计划。
支付宝还宣布,为了弥补升级对大家带来的不便,无论新老用户,只要是在2018年加入,2019年1月31日前的分摊费用全免,都由蚂蚁金服来承担。
事实上,上线一个多月以来,“相互保”用户超过了2000万,但其合规性一直争议不断。此次所谓“升级”,其实是“相互保”碰触监管红线后,一个颇为无奈的选择。
一月内“相互保”们经历了什么?
10月15日,蚂蚁保险、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以下简称“信美相互”)联手推出的“相互保”正式上线。“0元加入,先享保障;一人生病,众人均摊”的营销口号迅速走红网络。
据独角金融(微信公号:uni-fin)了解到,凡是芝麻分650分及以上的蚂蚁会员(60岁以下)无需交费就能加入,获得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100种大病保障,在他人患病产生赔付时参与费用分摊,自身患病则可一次性领取最高30万元的保障金。
上线仅8天“相互保”就有超过1000万人参保。支付宝曾在其官方微博上称其为“C位出道”。
同时,在阿里系的“相互保”推出不到一个月后,11月上旬,另一互联网巨头京东金融联手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以下简称“众惠相互”)推出类似产品“京东互保”。相比相互保,京东互保分段更细致,保额根据不同年龄段分5万元、10万元、20万元、30万元四档,进一步覆盖出生30天至70周岁人群的保险保障需求。且参与者年龄也扩至70周岁,而相互保限定在60岁以下,分两个档。
只是,上线仅一天,这款产品悄然下架,页面参与人数停滞在3333人。京东金融表示,京东互保于11月13日灰度上线测试,产品链接被部分用户转发并申请购买。众惠相互方面回应称,将对京东互保进行用户体验升级后再择期推出。已购买成功的用户保单不受影响。
而业内人士向独角金融透露,下架主要是因为众惠相互方面遭遇监管约谈,信美相互也在监管的约谈对象之中。
在27日的这篇长文中,支付宝也就此做了回应。文中称:“近期,我们接到合作伙伴信美人寿通知,监管部门约谈并指出其涉嫌违规,所以信美人寿不能以‘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的名义继续销售《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
监管出手,信美相互退出
独角金融翻查信美相互的官网发现,27日11点29分,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一则名为《一封公开信》的公告。
公告显示,监管部门对这款团体重疾保险产品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指出信美相互涉嫌存在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费率、销售过程中存在误导性宣传、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监管部门要求信美相互自11月27日12时起停止以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形式销售《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
信美相互方面同时表示,将认真检讨、吸取教训。接下来会吸收各方好的意见和建议,既要坚持创新,更会依法合规的开展各项业务。
独角金融就其涉嫌违规的具体细节,以邮件形式向信美相互方面核实。信美相互在回复中称,“关于‘涉嫌存在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费率’目前尚未得到监管进一步明确回复。我社未在‘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的宣传页面中对消费者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如未明确标明‘相互保’为保险产品,未明确指出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各方主体,未明确告知0元加入非不需要交纳费用等。”
2016年信美相互等3家相互保险公司正式获批时,原保监会就曾公开表示,相互保险公司与传统保险公司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补短板,填空白”。不过,2016年12月,监管重磅整治文件发布《关于开展以网络互助计划形式非法从事保险业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监管部门明确指出,“互助计划不是保险”,要与保险产品划清界限。不得使用任何保险术语,不得将互助计划与保险产品进行任何形式的挂钩或对比。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险业人士向独角金融透露,作为保险公司涉及网络互助,是监管不允许的。
百舸新金融智库创始人、北京大学新金融和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文告诉独角金融(微信公号:uni-fin),“购买一个传统的保险产品时,消费者对支出的成本、享受的收益都是清楚的。但是这类的产品从产品设计来看,保险收费不确定,保障力度不确定,触发条件不确定,不是严格意义上保险产品。”
独立投资人李杨向独角金融表示,相互保中规定了赔付的重疾种类,在实际宣传中由于没有传统保险公司的经纪人介绍,只有一些网页文本,究竟有多少消费者认真看以及究竟由多少能明白重疾不等于普通意义上的重病,这实在是个疑问,也有误导宣传或隐瞒宣传之嫌。”
李杨同时称,这些相互保险的条款中规定的手续费要比传统保险公司低很多,目前很多宣传上也大大强调这一点,有意塑造相互保是良心保险的形象,这会给传统保险公司贴上黑心标签。
互联网巨头为何争先涌入
相互保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种保险形式是由一些具有共同要求和面临同样风险的人自愿组织起来,是预交风险损失补偿分摊金的一种保险形式。究竟互助式保险有什么魔力,吸引了让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巨头?
据支付宝的调查,在参与调查的“相互保”用户中,有62.5%的人表示此前没买过商业健康保障,这就给其他保险产品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向独角金融(微信公号:uni-fin)分析,从产品设计上看,这一类保险是定位于普惠性的低端健康险,这个领域需求巨大,且传统保险产品覆盖不足,对互联网平台而言,属于与传统保险机构的错位竞争加上广泛的受众基础,可以借助流量优势,快速做大做强,符合互联网平台产品创新的一贯逻辑。
从“相互保”更名为“相互宝”,一字之差宣布了阿里在保险之路上的失利。但“相互保”无疑是场创新,甚至有资深人士称,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上线1个多月2000多万人加入,足见当前国内的健康保障市场存在着巨大缺口,也反映出用户对产品的认可和需求。蚂蚁金服曾强调,信美相互是蚂蚁金服发起成立的相互保险机构,是蚂蚁生态的重要成员,将和信美相互等合作伙伴一起,通过技术和科技,产出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服务好用户。
慧择保险首席战略规划师马潇称,大型互联网公司有两大优势,一是流量,二是数据,一方面流量优势可以带来稳定的客户,在如今流量红利结束,获客成本高涨的背景下,更具价值。另一方面流量更好地变现也是互联网公司的诉求。保险经营基础就是数据,数据可以为产品开发、定价、核保、风控、理赔、反欺诈等多个价值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大型互联网公司也有将数据优势发挥到极致的诉求。
关于蚂蚁金服“相互保”的此次升级,你还有什么想说的?留言区聊聊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独角金融。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