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相互保”热销凸显保险供需存在三大缺口-保险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4:24:54]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证券时报记者 邓雄鹰 近日支付宝推出“相互保”刷屏了。仅9天时间,“相互保”用户数就突破1000万,打破了近年来互联网产品用户纪录。这既折射了大型互联网平台变现流量的能力,更反映了民众风险意识高涨与

证券时报记者 邓雄鹰

近日支付宝推出“相互保”刷屏了。仅9天时间,“相互保”用户数就突破1000万,打破了近年来互联网产品用户纪录。这既折射了大型互联网平台变现流量的能力,更反映了民众风险意识高涨与保险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的三大缺口。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风险保障大国,今年前8个月保险保费收入2.74万亿元,但是保险深度和密度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据蚂蚁保险的最新调研,在参与调查的“相互保”用户中,有62.5%的人表示此前没买过商业健康保障。

“相互保”的推出顺应了民众高速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其脱胎于近几年风靡的网络互助平台,采用了“0元加入,先享保障”、“一人生病,众人均摊”等极其互联网特色的传播方式,其实质仍是对风险支出的提前锁定。此类保障内容早在传统保险产品“一年期重疾险”中就有涵盖,甚至传统保险产品的风险管理更加全面。

为什么传统保险难以形成“相互保”式的风靡效应?诚然支付宝的流量优势不可小觑,但问题并不仅于此,有保险高管层就曾感叹,为什么保险需求高涨,而保险产品依旧难卖?原因是多方面的,核心则是保险供需之间存在以下三大缺口:

一是存在理念缺口,不少民众对于保险保障理念存在偏差。其一,有些投保人、被保险人更多以个人投资回报的角度看待保险,认为自己花钱购买了保险,不让保险公司赔点,就亏大了。其二,保险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也是一种金融产品,需要具备一定的保险专业知识。例如有些投保人并不清楚一年期重疾险和中长期重疾险的区别,两者是互相补充的关系,一年期保障的“相互保”并不能代替长期重疾险保障。

二是存在信任缺口,保险公司需要在客户心中建立长期品质感和信誉度。以往以增员为核心、短期内大量透支业务员个人的“熟人信用”为主要机制的业务增长方式,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带来了保费上升,但对行业形象的负面效应在短时间却难以消除。“相互保”的“0元加入,先享保障”就切中了部分民众眼见为实的心态。

三是存在供给缺口,保险公司需更深入关注客户真实需求,加大产品有效供给。近两年,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很多,但相对于广阔的保险市场和众多保险个体来说,还远远不够,例如针对部分亚健康群体、高龄群体的保险产品还不够丰富。

“相互保”的热销不是偶然的,反映的问题值得深思。让保险这一风险保障工具更好地为民众所用,方是民众与保险之幸。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