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人事频繁变动往往折射出公司治理存在问题,这背后又多是一家保险公司的股东股权方面存在问题。从过往情况看,一家保险公司在股东股权上存在的问题可能为其误入歧途埋下伏笔。
8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盘点了今年截至目前的保险公司高管变动情况,在保监会的批复文件中,共有27家保险公司董事长变动,25家保险公司总经理变动,二季度是变动的“高峰期”。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保险公司高管频繁变动,甚至日益公开化的人事斗争,折射出公司治理、股东股权方面的问题。
二季度人事变动潮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18年1月,3家保险公司董事长变动,分别是平安养老、人保养老和铁路财险;2家保险公司总经理变动,分别是人保养老和太平资产。
2月与1月情况大抵相同。3家保险公司董事长变动,分别是人保集团、中煤财险、国寿养老;2家保险公司总经理变动,分别是百年人寿和横琴人寿。
其中,人保系统在缪建民履新后,进行了一系列人事变动。2013年10月起,缪建民担任国寿集团副董事长、总裁;2017年4月,履新人保集团,担任副董事长、总裁;2018年1月,出任董事长。从2018年3月起,先后兼任人保财险、人保资产、人保健康、人保寿险等董事长。
3、4月较为沉寂,5月共有10家保险公司董事长发生变动,6家保险公司总经理发生变动。其中,王梓木兼任华泰人寿董事长,孙元彪出任华泰财险总经理。
事实上,华泰系统为整个保险业输出了不少高管。此前,华泰人寿董事长兼首席运营官李存强被任命为安达保险旗下安达人寿首席运营官,驻香港工作。近年来,华泰人寿的转型发展颇受认可。2017年,华泰人寿实现新单标准保费12.9亿元,同比增长26.6%;实现新业务价值3.7亿元,同比增长18.9%;个险渠道新单标准保费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40.8%。
6月,共有4家保险公司董事长发生变动,5家保险公司总经理发生变动。7月,共有7家保险公司董事长发生变动,8家保险公司总经理发生变动。截至目前,8月尚未有保险公司董事长变动的批复许可,总经理变动的批复许可有2份,分别是安联财险和亚太财险。
7月24日,银保监会批准安联财险注册资本从8.05亿元增至16.1亿元。其中,京东认购新增注册资本中的4.83亿元,增资后持股30%,成为第二大股东;安联保险持股比例由100%降至50%,仍为第一大股东。安联财险后续是否还会发生高管变动值得关注。
在本年度保险公司高管任职的批复文件中,仅有一例未予许可。6月28日,银保监会发布公告称,长江财险递交的关于宋静刚任职该公司总经理资格核准的请示不予批准。究其原因,为“经审核,宋静刚不符合《保险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第十一条规定,不予核准其担任你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长江财险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宋静刚曾任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副总会计师兼财务产权部部长、国电长源电力(000966,股吧)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党组成员、国电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部副主任。在金融领域缺乏经验。
新公司高管团队陆续落定
2017年9月,黄河财险获批筹建,成为甘肃省首家全国性地方法人保险公司。2017年12月,获批开业。2018年5月,迎来了第一波“开垦”的人。
根据批复文件,银保监会审核通过了荣志远担任黄河财险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同时,还核准周京波、程蕖、鲍金林、王洪、汪东锋、冯海涛、李世爱担任黄河财险公司董事的任职资格,核准房小兵、王卫平、宋佩新、杨财旺、郑波、魏星、王庆担任黄河财险监事的任职资格。此外,在另一份批复文件中,核准石海波担任黄河财险财务负责人。
与黄河财险相比,海保人寿从筹建到开业,再到迎来当家人更加迅速。2017年1月,海保人寿获批筹建,拟任董事长潘细亚,拟任总经理李高峰;2018年5月,海保人寿获批开业。目前,银保监会批复文件显示,两位高管的任职资格已经获批。
北京人寿也是新生力量之一。在批筹一年后,2018年2月终于获批开业。2018年5月,银保监会批复北京人寿总经理汪军任职资格;同月,核准郭光磊、马勇、汪军担任北京人寿董事的任职资格;6月,批复北京人寿董事长郭光磊任职资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保险公司开业后,有可能会出现偿付能力大幅下降的现象。对于新保险公司而言,因为随着业务拓展,资本消耗加大,偿付能力自然会下降。
对于发展思路,上述新保险公司多表示“回归保障”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监管环境看,超常规发展模式的窗口期已经关闭。长期以来,中国保险公司同质化特征明显,发展路径基本相似,希望新保险公司寻求差异化发展,比如寿险公司聚焦医疗、健康和养老等领域。希望发展趋势可以更多彰显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而不是一味追求规模效应,更加务实,探索小而专、专而美的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人身险公司分红寿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217.60亿元,占人身险公司全部业务的44.16%,同比上升14.42个百分点;普通寿险业务6083.80亿元,占比37.22%,同比下降17.83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万能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7.82 亿,同比下降3.9%。
人事频动折射公司治理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一些中小保险公司人事变动频繁。例如,在恒大集团接手后,恒大人寿已经两换董事长;万达集团旗下的百年人寿总裁一职亦是几经变更。
而一些保险公司人事纷争更是为其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方面,近年来保险公司法人主体增加,对高管的需求水涨船高,尤其是在目前的监管和市场环境下,亟需具有管理经验和能力的高管带领公司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但另一方面,少数保险公司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存在问题,高管代表不同利益群体,频频发生内斗。
华海财险、珠峰财险、永安财险等公司皆是如此。如2017年12月,永安财险第五届董事会2017年第12次临时会议审议,决定解聘蒋明永安财险总裁职务。同时有消息称,永安财险部分董事以陶光强不适合担任董事长为由,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审议关于罢免陶光强担任董事长职务的议案,但未获通过。此事发生后,复星集团对外表示,永安财险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解聘总裁蒋明的议案,主要是根据蒋明年龄原因而提出,已经聘任蒋明担任复星集团副总裁,并继续作为永安财险董事。
2017年,永安财险保险业务收入约85亿元,同比减少超5%;净利润3亿元,同比减少超50%。
2018年1月,原保监会也对珠峰财险下发了关于舆情风险提示及报送公司治理有关情况的函,指出珠峰财险临时董事会罢免总裁后,相关方发布的告公司全体员工书,被多家媒体关注报道,相关内容在业内外迅速传播,对公司声誉产生影响,对行业声誉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人事频繁变动往往折射出公司治理存在问题,这背后又多是一家保险公司的股东股权方面存在问题,环环相扣。从过往情况看,一家保险公司在股东股权上存在的问题可能为其误入歧途埋下伏笔。目前,昆仑健康等保险公司违规股权清退工作仍未完成。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合格而理性的股东、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稳定的管理层和团队,有利于公司以及行业健康发展。而要实现这些,需对股东资格设定准入门槛和严格把关,进一步推进公司治理的规范,对股东派出的董事及高管人员要严格做好任职资格审查,在监管评估标准和监管措施上要鼓励有效的公司治理架构和稳健的公司战略,并在行业整体范围内加强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对非理性的挖角设定一些约束,如可考虑对跳槽过于频繁的职业经理人做出一定的限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