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潮起落
对于香港保险的追逐似乎成了内地中产的一大标签,“因为知道它好在哪里,好到趋之若鹜”,从2010年到2016年,6年间,香港内地访客新增保费增长16倍,数据太炫目,炫目到让香港保险人无法回避内地的诱惑,但潮涨就有潮落,未来,未知。(周鹏峰)
导读
最热销和最受关注的险种是重疾险,同样保额,港险比内地保险价格便宜30%-50%,这并非内地保险虚高,而是香港保险具有更好的定价优势。
自从1898年卖出第一张保单以来,在香港这个仅有1100平方公里的国际金融中心,保险业发展已有170年历史,目前已是全球最发达的保险市场之一,制度完善度以及市场活跃度远超内地。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披露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3月31日,香港共有160家获授权保险公司,2413家在登记委员会登记的保险代理公司,保险个人代理人超过62000人。
香港保险业有着面向全球的国际化定位,随着内地居民对于保险产品配置的重视,内地居民的配置需求依然是今日香港保险的重要增长点。尽管受监管趋严和外汇限额等因素影响,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在2016年达到高峰之后,在港新增保费逐渐回落,但内地仍是香港保险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
友邦保险(香港)资深代理人李婷(化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内地客户已经是公司最大的客群,目前公司区域团队60%-70%的客户是内地消费者,而这一数字还可能在未来继续扩大。
不过,随着金额科技的崛起以及外汇限额等因素导致的内地保险业务增速放缓,敬业而保守的香港保险人已心生忧虑。
“高性价比”的香港保单
在李婷看来,香港保险产品相较内地保险产品,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有更高的性价比。而高性价比的根源,还是在于整个保险市场的相对成熟和完善。
保险意味着保障,但很多内地消费者想购买香港保险,并不仅仅是买一个保障,她指出,大家考虑得最多的是两个因素,一是安全性,二是性价比。香港保险的很多产品可以在这两点上做得比内地产品更优秀。
“在和内地客户的交流中,很多人反映他们不选择内地的保险产品,是因为觉得内地的保险产品不够‘靠谱’。给人这种感觉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和对每一个保险从业者监管的有效性。相较而言,香港保险专业团队起码都是本科甚至硕士以上学历,而且从业人员必须考取保监局的相关牌照。比如想从事基本人寿和医疗保单,就必须考取1号牌和3号牌(香港保监局一共有5张牌照),客户如果对我们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向保监局投诉。而保监局对于消费者投诉的处置效率和处罚力度都是很大的,整个行业的规范性更强。”她称。
一位在香港购买了重疾险的张女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选择去香港买重疾险的原因是同样保额的重疾险保费相对较低,同时重疾险包含的疾病种类更多。此外重疾自带分红可以抵御部分通货膨胀,一般分红水平在5%左右,较内地高出不少。
李婷表示,很多内地消费者不愿意购买保险,是认为买保险就是买一个出问题的几率,如果没有出问题那么钱就给保险公司挣去了,觉得不划算。所以香港储蓄型分红保单更具有抗通胀的优势,本身就是理财的一种手段,再加上保险的保障功能,以及香港保险面向全球,实现全球理赔的特点,其优势是内地保单很难超越的。
她介绍,对于普通的内地消费者而言,最热销和最受关注的险种是重疾险。同样保额来看,港险比内地保险价格便宜30%-50%。“这并非内地保险虚高,而是香港保险具有更好的定价优势。医疗险的定价与区域人均寿命有关,香港人均寿命世界第一,发病率也远低于内地,再加上医疗技术世界前三,保险公司的定价自然低,相较内地有些保险公司只能保到70岁,香港重疾险一般可以保终身。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在采访中了解到,税收的差异也影响了内地保险公司的成本。香港企业税是16.5%,为亚洲主要国家的最低水平,而内地的企业税是25%,加之内地企业还需支付员工养老金,其定价很难与港险相较。令香港保险成为内地投资者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外汇限额后:从狂热到理性
正是香港保险产品自身的优势,令许多内地投资者对香港保险展现出了巨大的投资热情。
不过,因为香港保险本质上是全球性保险公司设在香港的分公司,本身就是面向全球销售,若想受到香港法律保护,就必须本人亲赴香港,在香港的保险公司购买保险。
也因此,在近几年,尤其在银联卡支付大额保单限额之前,内地投保人一张千万保费超高保额的香港保单,就可以给代理人或经纪人高达数十万的巨额佣金。利益诱惑下催生了不少中间人的利益之路。
受监管要求,香港保险中介不能在内地进行香港保险的销售,因此出现了不少以带客过港签单的内地中介。香港保险公司通过高佣金政策刺激,由内地中介推荐内地客户赴港投保,到港后由香港保险经纪主导并且完成签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近几年不少中介机构从内地吸引高端客户过港签约,并推出了星级的高标准服务,飞机、酒店、旅游购物一气呵成。尤其在生意最为火爆的2016年,每到周末香港的保险公司窗口前,便会挤满赶着签单的内地客户,“保费低、分红高、保障多、理赔易”,是中介最常用来吸引这些客户的买点。
但境内居民个人到境外购买人身意外险、疾病保险,属于服务贸易类的交易,在外汇管理的政策框架下是允许和支持的。而人寿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则尚未开放,受到监管限制,并一直存在单笔5000美元的限额,不过此前在通过单卡单商户重复多笔交易,可一定程度绕开监管。
但随着2016年10月底银联国际对境外保险类商户存在单卡单商户多笔交易进行监测,限制内地客户在港使用银联卡缴交大额、短期、高现金价值保单,这一火热的势头未能得以延续。
香港保险中介人商会第二副会长郑兆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银联限额等措施对香港保险行业影响确实较大,主要是大额带有理财功能的储蓄保单难以像2016年前一样大规模落地了,而限额之内的真正有保障功能的寿险和医疗保单并未受到影响。
2018年初香港保监局披露的2017年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字显示,香港保险业2017年内地客户保费高达508亿港币,占比32.6%,相较2016年内地客户保费的727亿下降了逾30%。
而从2017年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单的结构看,从保单数量看,内地投资者59%购买了重疾保单,32%为终身储蓄类保单,其他类别(医疗、定期寿险)占比不足10%。但从保费结构上看,终身储蓄类占比达53%,万用寿险占比17%,重疾险仅占10%。这意味着,高净值人群的大额保单是推升香港保险业规模快速增长的主力,而外汇限额也是影响内地投资者购买香港保单继续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郑兆麒认为,从行业规范、预防资本外流和反洗钱角度,进行外汇限额是有必要的。此前确实有很多大额保单有洗钱或转移资产的嫌疑,而保险中介人经常可以从一笔巨额保单中获得甚至超过过去一年的佣金收入。外汇限额等措施可以说从根本上管控住了这种局面。所以对于香港保险中介人来说,现在的保险生意不如过去好做了,但实际上不是内地人购买香港保险的热情下降,而是容易赚钱的大额保单难做了。
某香港保险资深从业人士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外汇限额等措施除了直接限制了可疑的大额保单,对于内地投资人反过头来理性地反思是否真的需要去配置香港保险也有一定助益。
他指出,虽然香港保单相较内地保单有许多优势,但是也有不容忽视的风险,需要投资者理性衡量。比如香港保险以美元结算,虽然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有全球资产配置,分散投资的好处,但也需要考虑汇率风险。加之香港保单前两年最低保证现金价值极低,如果没有考虑好哪里投保或者没有准备好充足的资金,也不建议选择香港保险。
香港保险的掣肘与转机
尽管相对内地保险,香港保险毫无疑问依然具备竞争力,但香港保险业从业者已心生忧虑。由于外汇限额等因素,这些聚集在中环,白天西装笔挺的保险经纪人对来自内地的保险业务增速放缓充满焦虑,在工作结束后最常讨论的是对未来的不确定,甚至有些迷茫。
“香港保险如果继续固步自封,那么不用20年,可能10年后,香港保险人都要失业。大概要去深圳从事服务业了吧。”一位香港资深保险经纪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他指出,香港保险行业历史悠久,市场发展相对成熟、完善,保险从业者都很敬业并且守规矩,但同时带来的一个弊端是创新程度不够,创造力不足。
“和同行交流的时候,大家都有一个普遍的感受。金融科技发展迅速,很多内地的保险公司都在做互联网保险,都在研发APP。可是香港的保险公司电子化程度远远不够。每次开会大家都会提出来要做APP,可是一两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不得不去忧虑再过几年内地的保险公司会反超香港保险公司。”他直言。
他认为,这与香港保险从业者的风格有关。香港保险业务开展的原则是严进宽出,如今依然坚持每一张保单都要贯彻全流程,由经理人亲自核实,防止骗保,从严谨性上来说毋庸置疑,但从效率上来说却远远落后。在如今大额保单面临限额的情况下,低效的处理小额保单将势必影响未来内地市场的拓展。这是全行业都已经认识到的一大掣肘。
期待中的转机或许来自建设中的粤港澳大湾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与多位香港保险业人士交流后发现,业内普遍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于香港保险业来说是机会。
郑兆麒指出,香港保险业都在期盼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近年来香港保险行业与内地的沟通与业务不断增加,对内地市场的认识和了解也在逐渐深入。香港保险业十分看重内地市场,而粤港澳大湾区聚集了内地大批高净值人群,是香港保险的目标服务客户。这个机遇不容错失。
李婷也指出,对于目前内地的投资者而言,内地投资渠道有限,这也是此前很多高净值人群选择投资香港大额保单的原因。近期香港金融界也关注到内地许多虚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频频爆雷,而目前内地相对安全性较高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在4%上下徘徊,相较而言,香港保险产品有一定优势。目前储蓄型保单收益率可以达到美元复利6%左右,如果粤港澳大湾区可以给香港保险更多的空间,相信对于内地投资者和香港保险公司而言将是双赢的局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香港保监局已在近期向银保监会提出容许香港保险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设立保险服务中心,以提升香港保险公司在区内服务能力的建议,并获得监管部门的正面响应。
据香港接近保险监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若香港保险服务中心建成,内地保险公司可获得香港保险公司的意见与指导,内地投保人可在服务中心处理保险理赔及其他保客服务,内地投保人代收续保保费也可在服务中心办理。内地投保人购买香港保险的障碍将进一步弱化,而保障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