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规模(金额):农险保障29.44亿元、担保贷款16.64亿元
推出时间:2016年1月
持续周期(年):2年(可续保,持续开展)
受益户次:2.67万户
理赔金额:5062.32万元
选送单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特色概要:保险资金提供融资+保险产品提供风险保障、充分运用保险机制全方位精准扶贫
项目介绍: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河北阜平慰问老区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为老区脱贫致富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2014年4月,河北省金融办驻村工作组和阜平县委、县政府共同酝酿提出了金融扶贫的工作思路。人保财险快速跟进,总公司农险部、产品开发部赴阜平开展实地调研。2014年7月,河北省金融办印发《关于支持阜平创建金融扶贫示范县的实施意见》,为阜平确立了“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金融扶贫思路。
【情况介绍】
河北省阜平县是革命老区,是我党我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阜平地处太行深山区,沟壑纵横,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条件差,人均收入低,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耕地面积仅21.9万亩,人均0.96亩;全县164个贫困村,占全部行政村的78.5%,并且由于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发展基础薄弱,被列为燕山—太行山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试点。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1万人,占总人口的48%,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主要做法】
人保财险在阜平以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作为突破口,为贫困农户发展生产提供自然灾害事故和市场价格下跌双重保障,通过保险兜底,协助基层政府重塑信用体系,降低农户到期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稳定金融机构的风险预期,建立“政府+保险+银行+农户(企业)”的金融扶贫模式,有效解决了金融机构经营成本高、风险大和农户贷款难、贷款贵,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以“保险引进去”,推动“金融活起来”,助力“产业兴起来”,实现“群众富起来”。具体做法有:
(一)产品创新,开发特色农险。按照“中央支持保大宗、保成本,地方支持保特色、保产量,有条件的保价格、保收入”的要求,除了中央和省政府提供补贴的玉米、马铃薯、花生、奶牛、能繁母猪、林木、设施农业等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外,阜平县还根据当地农业种养特色,因地制宜开发了适合保障贫困山区生产发展的大枣、核桃、肉牛、肉羊成本价格保险和养鸡保险、种羊养殖保险6种县级财政补贴险种,由县政府提供60%的保费补贴,参保农户自己承担40%。成本价格保险既保障灾害事故造成的产量损失,又保障市场价格下跌损失,锁定了农户农业生产成本收益。2016年3月,人保公司根据阜平县扶贫产业发展方向,集中修订开发了食用菌、肉驴、蜂业、毛皮动物、杂粮、中药材等28款扶贫保险产品,建立了完善的特色扶贫农业保险产品体系,保障农户生产收益。2017年,又根据当地需求,开发了黑木耳成本价格、黑木耳成本价格补充和粮食作物产值等3款保险产品,进一步丰富了阜平农险产品库。
(二)模式创新,联办共保。2014年11月,阜平县采用“联办共保”模式推进农业保险,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按有关规定执行,当地商业性保险,农户和企业自缴保费的40%,政府保费补贴60%。农户、企业缴纳和政府补贴形成的保费收入,由人保财险和政府保险专户5:5分成,保险理赔由人保财险、政府相关部门和乡村两级金融服务机构按照实际损失程度进行赔付,保险赔款由人保财险和政府保险专户5:5分担。同时,为防止把政府负担部分的保费赔穿,阜平县政府拿出3000万元设立保险风险保障基金,并建立保险保障基金补充机制。如果当年的理赔金额小于保费收入,节余自动留在保险基金,不断扩大保险基金规模。在当地建成由县金融服务中心、乡金融工作部、村金融工作室构成的三级金融服务网络,覆盖全县13个乡镇209个村,为金融保险扶贫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保险公司和政府分别利用技术优势和行政资源协同推进农业保险,降低推进工作的成本和难度。
(三)制度创新,探索“基本+补充”普惠农险。为破解贫困农户对农业保险缺乏需求与农业保险交易成本高的双重困境,切实兜住农业产业风险和真正做到保险普惠,在阜平县探索了“基本+补充”的普惠性农业保险开办制度,其核心在于“政府补助保费保基本、农户自愿参保保增量”,即由阜平县政府对基本保障全额补助保费实行统保,农户根据自身投保意愿和缴费能力可以自费提高保障水平。通过建立普惠性农业保险开办制度,不仅可以为广大贫困农户提供有效的基本风险保障,充分体现保险扶贫的普惠性;同时通过为部分有缴费能力的农户提供更高的保障水平,实现对农户致富奔小康的精准支持。
(四)功能创新,启动“政融企户保”金融扶贫。按照“政府政策支持+保险资金融资+保险风险保障”的运行模式,积极启动“政融企户保”金融扶贫项目,将阜平县作为开展支农融资业务的首家试点地区,通过发挥保险保障、保险资金以及农村扶贫数据集合等支农优势,提供保险、项目融资、数据信息等综合金融服务。“阜平金融扶贫综合保险”,在由中国保险报、中保网和新浪财经共同主办的“2016年度保险产品”评选活动中,荣获“年度创新保险产品”。按照“政府政策支持,保险保障增信,保险融资支农,精准扶贫覆盖”的原则,实现政融保联动,为农户和农企提供农业保险和信贷资金支持,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金融扶贫服务链。
【开展情况】
(一)结合阜平农业特色,实施农业保险全覆盖。一是对规模数量大、覆盖面广的种养两业保险标的实现全覆盖。二是对标的集中连片生产区的食用菌、大枣、核桃、肉牛、肉羊等重点发展的种养两业保险标的实现全覆盖。三是对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主要风险因素实现全覆盖。
(二)承接政府管理职能,实施民生保险全覆盖。一是大病保险全覆盖,并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比例。阜平县每年拿出1800万元补偿基金,对参加新农合的农村大病患者及特殊慢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补偿的基础上,进行再次报销。2016年7月开始,全县60岁以上参合人员在县域内住院治疗费用全部报销。二是民生综合保险全覆盖。阜平县为全县农户投保平安综合保险,保费由县财政全额承担,总计提供29.66亿元的人身风险保障和10.97亿元的家庭财产风险保障。三是推行“一元民生保险”。每人保费1元钱由县政府全额承担,保险金额为每人10万元,防止农户因意外致贫返贫。
(三)创新开展保险资金“支农支小”。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开展“政融保”支农融资项目,为农民扩大再生产提供融资支持。首期推出“人保支农融资”产品,为阜平县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且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和涉农企业提供保险资金融资。通过支持农户发展规模种植、养殖等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脱贫致富。截至目前,为阜平县2004农户/企累计提供2.19亿元融资支持。
(四)探索“保险+信贷”扶贫模式。公司积极开展农业保险、借款人意外险及贷款保证保险等信用增进类保险,通过从贷款链条中转嫁自然灾害、意外及信用风险,帮助贫困农户更加容易地获取银行小额贷款。参加保险的农户可将农业保险保单作为担保公司的反担保,经村推荐、乡初审、担保公司和银行联合审查后即可获得贷款。由于农业保险为偿还贷款提供了基本保障,银行放款积极性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共发放担保扶贫贷款16.64亿元,其中,农户1.12万户10.79亿元,企业149家5.86亿元。
【扶贫成效】
通过实施“农业保险全覆盖”,开发推广特色农业保险和成本价格损失保险,积极探索“保险+贷款”和保险资金支农融资的新型金融扶贫模式,为农户投资提供保险保障和信贷支持,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取得了初步成效。2017年,阜平县实现财政收入5.14亿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7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05元,1.34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10.81万人下降到2.6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五年前的逾50%降至2017年的13.8%。
(一)农户的风险保障显著增加。保费收入由2014年的418.79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3960.27万元;赔款支持恢复生产作用明显,赔款由2014年的323.71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3339.07万元;扶贫产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扶贫产业保障数量由2014年的6个增加到了2017年的21个;产业风险保障金额由2014年的6.95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5.84亿元,增长了2.28倍。
(二)富民产业快速发展。2014年之前,阜平县农业产业类型单一,以大枣、核桃种植为主,发展基础差,由于风险大,收入不稳定,农民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在农业保险先试先行、提供风险保障和融资支持后,阜平的农业产业化程度明显提升。阜平县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指导方针,推动食用菌、核桃、大枣种植业和肉牛、肉羊养殖业等致富产业多元化发展。特别是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截至2017年底发展到1.6万亩,建成4000多个食用菌大棚,直接参与农户1.1万户,其中贫困户3800多户,实现年产值2.5亿元。到2018年,全县将发展食用菌种植面积3.2万亩,带动3.2万户农民增收,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初步形成了保险保企业,企业带农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三)有效优化了政府扶贫资源配置。与传统的“撒芝麻盐式”的扶贫方式相比,保险作为市场化机制,具有以小撬大、定向保障、持续稳定的特点,通过大数法则和风险分散原理,改变了以前“大水漫灌”式的粗放扶贫方式,通过将扶贫资金统筹整合、集中投放给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提供点对点的“滴灌”服务,实现了对贫困的精准祛除,提高扶贫资源的科学性和精准性。2017年,阜平县保费补贴资金2382万元,获得风险保障16亿元,相当于将1元扶贫资金效能放大了67倍。
【经验体会】
在保险扶贫过程中,经过尝试与探索,政府行政力量与保险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是金融扶贫精准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
(一)中央精准扶贫战略为保险扶贫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扶贫开发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断开创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贫困群众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很容易因病、因灾、因市场波动致贫返贫。对于保险而言,要帮助贫困群众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守住来之不易的成果,撬动和凝聚更多的社会资源,放大政策效应、发挥多方优势,共同推动产业振兴步伐。
(二)保险的天然功能作用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坚实基础。保险本身是一个扶危济困的行业,直接面向的就是最广大的贫困人口和社会弱势群体。保险与扶贫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有着独特的体制机制优势。通过保险市场化机制,对受灾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补偿,实现对贫困的精准祛除和赔款的“点对点”滴灌投放,有助于提高扶贫开发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通过保险的大数法则和风险分散机制,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扶贫开发资源的优化配置;除灾害补偿外,保险所具有的增信功能,可以帮助贫困户更便捷的获得贷款,通过保险资金运用,可以帮助贫困地区从“输血式”发展向“造血式”发展转变。
(三)主动融入大格局是开展精准扶贫的基础和关键。阜平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在于理顺了“政策-政府-保险-银行-产业-企业-农户”逻辑互动关系,充分发挥了保险机制的作用。既为农户生产生活兜住风险底线,又撬动和盘活各方资源,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源流,优化了信用环境,树立了“信用也是财产”的社会共识,激活了贫困群众靠生产致富的产业链,形成“活水引流、产业致富”的可喜局面。
(四)加快保险服务创新是做实金融扶贫的动力源(600405,股吧)泉。贫困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各不相同,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多种多样,保险公司要吃透政策,深入调研,分类开发,量身定做扶贫保险产品,才能将保险服务送到每一个贫困家庭,覆盖贫困家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构筑起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风险防范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