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财经资讯 > 正文

四川凉山“惠农保”-保险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1-28 04:08:4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共同负担的原则, 责任涵盖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或疾病, 有效填补当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空白,目前已为921.34万四川凉山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群众提供保险保障6216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共同负担的原则, 责任涵盖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或疾病, 有效填补当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空白,目前已为921.34万四川凉山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群众提供保险保障6216.75亿元,完成理赔1273.5万元。

四川凉山“惠农保”得到中央领导的可定,成为运用特色农业保险支持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的有益实践。

【基本情况】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总人口473.04万人,境内有汉、彝、蒙古、纳西等10多个世居民族,其中彝族人口231万,占总人口的48.9%。截至2015年末,全州尚有农村贫困人口40.82万,贫困县11个,占全州县(市)的64.7%,贫困村2072个,因其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难度大,成为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虽然凉山州扶贫工作取得很大的成效,但由于社会历史、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劳动力素质等多种原因,扶贫工作长期性、艰巨性、特殊性的矛盾依然存在,扶贫攻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凉山州境内地貌复杂多样,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夏季是泥石流、山洪、冰雹等自然灾害高发期,多地还是地震多发区。 自然灾害高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突出。

2010年,全州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仅为全国的58.7%、76.4%和76.8%。区域发展不平衡十分突出,11个国家重点贫困县的GDP总量仅占全州的29.02%,而安宁河谷5县1市所占比例分别达70.98%。

全州路网密度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整体较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区域内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低,仅依靠当地群众和政府的自身力量难以摆脱贫困。

2012年凉山州发生“6.24”盐源地震和“8.31”喜德、冕宁特大洪灾,在州金融办的主导下,人保财险凉山分公司提交了《关于推广“惠农兴村”保险服务的报告》,建议开展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农村住房保险等普惠型民生保险。2013年5月18日,凉山州政府印发了《凉山州“惠农保”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推出由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农房保险、农村小额保险三个险种组成的“惠农保”保险组合产品,由人保财险凉山州分公司及其所属分支机构承办。

【产品设计】

一是根据凉山州地质灾害特征和保险经营规律,合理确定产品的费率,使“惠农保”组合产品具有覆盖广、收费低、保障适度的特点。其中,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保费2元,保额6万元;农村住房保险保费50 元,保额5万元;小额人身意外保险保费30元,保额2万元,较好地保障了投保人遇灾遇险的应急之需。

二是扩展产品功能,中国人保总、省、州、县四级机构联动,有的放矢,合理创新,承保条件本土化,将彝家新寨、盐源泸沽湖片区摩梭、蒙古、藏等少数民族的“木洛子”纳入承保范围,盐源泸沽湖镇农房险参保面达80%以上,为“摩梭家园”建设保驾护航。

三是强化产品运营,将“惠农保”定位为准公众产品,量身定制考核办法,压实责任,减轻负荷,承保率纳入支公司KPI考核体系,盈亏则实行全产品线核算,解除支公司推进“惠农保”的成本之忧,轻装上阵,强化主体责任。

四是加强产品管理,在系统收集、分析省、州、县三级地质灾害预案点数据的基础上,公司 “惠农保”试点领导小组深入到会东县红岩村、德昌县永郎镇、冕宁县泽远乡八一村等地质灾害频发地,了解山洪、滑坡灾害的预防应急方案,询问农户参保情况,掌握风险管控、理赔服务标准化的第一手资料,优化理赔程序。

【主要做法】

(一)不断夯实“惠农保”服务基础。深化县、乡、村三级保险服务体系建设,继2011年农村保险服务网络 “一号工程”后,又实施“双百万”工程,在三农保险服务站的硬件设施建设和人员业务培训方面各投入100万,并向总公司争取三农保险服务越野车9辆、电动摩托车近百辆、PC设备300多台套,农村保险服务体系的基础建设得到了强化,使农村群众“足不出乡”就能得到保险服务。会东、雷波、越西、冕宁、盐源、西昌等支公司积极做好与乡镇、村组基层组织的对接,见缝插针地开展“惠农保”试点宣传,向乡里乡亲宣导“惠农保”政策,冕宁县宏模乡群众形象地将“惠农保”、政策性农险、新农合称为“惠农三保”。

(二)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标准。雷波县千万贯乡发生洪水和泥石流灾害,公司理赔人员在次生灾害频发、道路交通受阻的情况下,不惧个人安危,四次赶赴灾区,及时查勘受损农房,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当地群众的高度认可,“惠农保”口碑相传,农户参保率达到70%以上。“惠农保”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筑起了灾害与脱贫之间的“防火墙”。

(三)精准对接,政企互动。在“惠农保”试点启动的攻坚阶段,在州政府组成“惠农保”督导组,深入大凉山彝族集聚区腹地、木里藏区和安宁河谷乡村,行程5000多公里,与各县(市)、乡(镇)政府召开20多场对接会、座谈会,走访农村群众100多人,通过全程全域督导,提高了各级政府对“惠农保”的认识。2014年初,通过州政府《督查通报(第一期)》,用详尽的参保数据和文字材料,对全州十七个县市“惠农保”试点第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评价。同时,做好“惠农保”扶贫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贫困群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培育民族地区农村群众“灾前保险”意识。

(四)做好及时理赔。2014年5月,冕宁县健美乡发生火灾,19户农居被毁,公司领导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查勘灾情,仅用了20天完成全部理赔,现场支付赔款36万元,四川日报作了专题报道。2015年5月,雷波县马颈子乡发生山洪灾害,6名参保村民不幸遇难,工作组克服道路不畅的困难,辗转千里及时送达赔款,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惠农保”的温度。

通过一系列的专业化运营,“惠农保”在精准扶贫方面的作用逐渐显现。2013年5月-2017年底,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参保群众898.77万人/次,累计提供风险保障6102.52亿元,支付赔款273.64万元;农村住房险参保户22.57万户/次,提供风险保障114.23亿元,支付赔款999.86万元。

【扶贫成效】

(一)保险扶贫已成为政府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惠农保”的推广试点,发挥了保险风险管理、经济补偿等功能,得到了凉山州政府的重视和认可,全州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惠农保”组合保险试点等金融创新,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保险服务体系。

(二)有效提升了农村低收入群众的保障水平。截至2015 年12 月,“惠农保”系列产品已覆盖了凉山州463个乡镇,覆盖率为76%;投保人群已达209 万人,其中贫困人员49 万人,分别占当地全部农村人口和农村贫困人员的67%和68%。为参保农村群众提供风险保障超2000 亿元,有效填补了当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空白、织密了低收入群众“保障网”。

(三)有效减少了农村低收入群众因灾因病致贫返贫的风险。截至2015 年12 月,“惠农保”系列产品共理赔3231 人次、支付赔款1584.50 万元,件均理赔时间15 天。其中,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理赔31 人次,支付赔款197.48 万元;农村住房保险理赔2836 户次,支付赔款698.51 万元;小额人身意外保险理赔364 人次,支付688.51 万元,较好地发挥了商业保险的经济补偿作用,减少了因灾致贫返贫现象。

(四)有效探索了保险业参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新途径。通过推广“惠农保”,将保险机制引入当地社会治理体系,丰富了贫困地区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和运作模式,提升了当地农村群众的保险意识。遇灾患病、意外身故时,投保人第一时间找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第一时间介入,有效缓解了当地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压力。

查看更多:
#feedAv{ margin-top: -250px!important;transform: scale(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