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自主定价的试点已经启程。继银保监会明确在广西、陕西和青海三地进行商业车险自主定价改革试点之后,5月29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商业车险自主定价改革试点地区费率方案报送的有关要求。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车险费率完全市场化的改革之路必然继续向前推进,同时对改革过程中的市场乱象也严加防范,重点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从银保监会的要求来看,尽管险企可以自行决定自主核保系数和自主渠道系数的范围,但必须向银保监会报送多达几十项的详细指标,要求非常细致。
车险费改 向终极阶段进发
一次、二次、三次,从2015年启动至今,车险费改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险企的自主定价范围逐渐扩大。近期,广西、陕西和青海三个地方开始自主定价的试点,意味着车险费改开始向完全市场化的终极阶段进发。
截至昨日,《证券日报》记者根据银保监信息统计发现,共有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国寿财、国任保险、珠峰保险、天安财险等36家财险公司已经申报了第三次车险费改之后的条款和费率。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险企申报自主定价的车险产品。
商车费改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调整险企的自主渠道系数和自主核保系数范围,首次费改以“双85”为主要特征(自主渠道系数和自主核保系数下限可至0.85),第二次费改变为“单85”或者“单75”,第三次费改进一步下调下限,区分不同地区,有的地方调整为“双65”。近期,桂、陕、青三地开始试点车险自主定价。
“也就是说,银保监会不再限制车险的最低价,险企完全根据自身经营情况来确定系数下限。”合众财险车险事业部商务拓展主管刘启立表示,从三地试点开始,车险将最终完全实现市场化目标。监管部门之所以一步一步放开,主要是希望市场平稳过渡,也是对险企的一种保护,防止业务出现剧烈变动。
那么,费改进行到现在,车险市场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根据中国保信刚刚发布的2017年全国商业车险风险地图,去年,全国商业险投保率为81.8%,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商业车险单均保费为3553元,同比下降4.0%;商业车险主险单均保额为82万元,同比提高11.4%;商业车险平均出险频度为28.0%,同比降低2.3个百分点;案均已结赔款为4892元,比去年提高8.8%。中国保信表示,这说明商车改革使消费者受益,同时,NCD(无赔款优待)、违章行为等费率浮动机制,对改善驾驶行为、降低出险频度起到积极作用。
责任到人头 方案要细致
当然,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是,在车险费改过程中,很多地方费用率明显上升,部分地方存在恶性竞争的问题。对此,保险监管部门采取了严厉的整治措施,对车险自主定价试点地区,银保监会对车险费率方案报送提出了十分详细的要求。
银保监会指出,各财产保险公司制定费率方案时,应严格遵循合理、公平、充足的原则,不得存在导致不正当竞争的因素。同时,各财险公司分管精算的高级管理人员或总精算师对费率方案的制定负责,分管车险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对费率方案执行情况的管控负责,上述高级管理人员应签署责任声明书。总精算师(或精算责任人)对费率方案出具精算评估意见并签名。
各财产保险公司应报送费率折扣系数的取值范围和厘定规则,包括自主渠道系数和自主核保系数两项,同时还应报送手续费的取值范围和使用规则。
根据费率方案表,《证券日报》记者看到,保险公司还需要报送2017年7月1日到2018年3月31日商业车险保单的实际结果,包括保单年赔付率、保单年费用率、固定费率用、保单中介机构费率用平均值、保单年个人代理人费用率平均以及保单年成本率等,并对拟报新费率体系下商业车险保单的上述指标进行测算。
同时,险企还需要报送不同渠道以及不同车种的业务情况,包括保费,含NCD的保费,自主核保系数、自主渠道系数的最高值、最低值以及平均值等一共24项详细指标,并对拟报新费率体系下保单年度结果进行测算。
此外,保险公司还需要上报2015年到2017年的车险财务数据,包括综合赔付率、综合费用率和综合成本率,同时从今年一季度开始要求每个季度对上述指标进行上报。
“地板价”放开 市场不会大乱
回顾过往,每次车险费改方案一经推出,市场上的声音一致为“一降到底”、“直接打到地板价”。保险监管机构一步步放开,保险公司就一步步跟进,而在车险自主定价完全放开之后,市场会不会大乱?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真正放开之后保险公司反而要去寻找符合自身情况的真正的底部,初期的阵痛难以避免,但经过一段时间摸索之后市场会进入到平稳状态。
四川某保险机构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去年监管部门对部分险企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重罚之后,市场明显规范了许多,谁也不敢“往枪口上撞”。他认为,即使下一步完全放开自主核保和自主渠道系数,市场也不会大乱。
刘启立分析道,车险费用率随着费改的推进而节节升高,与险企内部考核有关系,在面对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性时,提高费用率是保住险企的市场规模和份额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但当改革真正进入到最终阶段,市场预期将逐渐稳定,保险公司必须结合自身情况来确定适合自己的经营思路,费用率也会逐渐进入到稳定期。
此外,根据银保监会开展商业车险自主定价改革试点的通知,此前严格实施的“三率阈值监管”(综合成本率、综合费用率、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率)并未被提及,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以后这种监管方式可能会慢慢淡化,最核心的监管指标是偿付能力充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