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0日晚,中国平安(601318,股吧)上年年报出炉。年报显示,2017年,集团实现净利润999.7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8.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90.88亿元,同比增长42.8%。
财报显示,中国平安2017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2.6%,全年内含价值营运回报率(ROEV)为35.5%。代理人规模138.60万,较年初增长24.8%。集团个人业务利润贡献占比66.2%,提升0.8个百分点;新增客户中40.4%来自于集团互联网用户。承保端持续改善,代理人规模同比提升25%,人均每月首年规模保费同比提升7%,推动个险新单同比增速34%;
一、寿险实现规模保费4535亿元,销售渠道多元化
2017年平安寿险规模保费4535.57亿元,同比增长27.7%,实现净利润347.32亿元,同比增长42.1%,主要得益于剩余边际摊销的快速增长。尽管受到134号文件实施的影响,2017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仍同比大增32.6%至673.57亿元,内含价值较年初增长37.8%,内含价值营运回报率(ROEV)达35.5%,同比提升8.5个百分点。
平安保险的发展速度,联系当下,可见端倪。根据保监会最新披露的保费数据显示,前两个月,中国平安保费收入高于其他三家,且保费增速快。2月份,四家上市险企中,平安、太保寿险保费增速较快,新华寿险保费略增,国寿寿险保费同比下降。平安寿险2018年2月实现保费收入318亿元,同比增17.02%;太保寿险2月实现保费148亿元,同比增11.12%;新华保险2月实现保费68亿元,同比增2.68%;中国人寿2018年2月实现保费278亿元,同比降3.14%,降幅较上月收窄,弱于同业(平安、新华、太保公布2月保费数据,均实现正增长),与行业负增长基本一致。
而从保费整体看,保监会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原保费收入2.6万亿元,同比增长20.04%,其中,平安人寿全年原保险保费达到3689.34亿元,成绩不俗。或可以预见,2018年中国平安寿险保费收入有望超越中国人寿,位居首位。
在销售渠道方面,平安寿险代理人、银保、电销、互联网多渠道发展。平安寿险代理人规模138.60万,较年初增长24.8%,人均首年规模保费同比增长7.1%。银保渠道期缴转型取得突破,期缴新业务规模保费占比65.4%,同比提升38.5个百分点;电销渠道市场领先优势持续扩大;互联网渠道深化布局“O2O+外部”两大平台,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驱动精准获客、智能营销,助力新业务保费高速成长。
二、财产险:原保费突破2000亿,发力保险科技
2017年,平安产险原保费收入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21.4%,产险业务2占据0.5%的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综合成本率96.2%,净资产收益率(ROE)为20.0%,持续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车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1,705.08亿元,同比增长14.8%,市场占有率达22.7%。主要原因是依托有利的市场环境、公司创新科技提供良好的客户服务,来自交叉销售、车商渠道的保费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2017年,平安发力保险科技,以“平安好车主”APP为载体,为客户提供品类丰富的汽车后市场服务及一站式的用车服务体验。截至2017年12月31日,“平安好车主”APP注册用户数4,424万,绑车用户2,694万,12月当月活跃用户953万,稳居汽车工具类移动应用第一位。平安产险首推的“510城市极速现场查勘”、“车险理赔云”服务时效持续提升,车险92.9%现场案件实现10分钟内极速处理。
2017年,平安产险经营的所有保险产品中,保费收入居前五位的险种是车险、保证保险、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企业财产保险,这五大类险种保费收入合计占平安产险2017年保费收入的96.1%。
在销售渠道上,代理渠道保费收入320亿元,较去年170亿元上涨88个百分点。其余销售渠道中,电销及网络渠道589.15亿元,较去年下降6.8个百分点。此外还有交叉销售、直销渠道以及车上渠道。
此外,年报中,净利润千亿级的中国平安成功孵化的三家“独角兽”首次披估值水平:好医生、金融壹账通、平安医保的估值分别达54亿美元、74亿美元和88亿美元,连同陆金所控股在内,平安旗下四家“独角兽”估值总额已超过400亿美元。
在保险资金投资组合上,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总投资收益率6.0%,净投资收益率5.8%,业绩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和平安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零壹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