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日,“中国版IFRS9”实施。
2014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IFRS9金融工具;2017年4月,中国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会计准则第22号、23号、24号,被合称为中国版IFRS9。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要求,2018年1月1日是IFRS9开始实施的时间,不过保险公司被允许递延至2021年实施新标准。
三年时间看似充裕,但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保险公司宜未雨绸缪。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情况看,新准则的实施,除了给金融机构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带来变化,还会对其投资策略、资产配置模型、投资流程、绩效考核,乃至信息系统等带来全方位影响,需要金融机构内部从战略层面关注这一会计准则的深远影响。
会计利润波动性必然增加
目前,金融业对投资的考核多以总投资收益率(会计口径)为核心指标,在原有准则下,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浮动盈亏不纳入利润计算,投资收益率并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投资绩效。
在新准则下,一方面,股票、基金乃至非标投资等将更多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类别核算,会计口径的总投资收益率将与投资的真实业绩趋同;但另一方面,权益投资若行使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进入综合收益(FVOCI)的分类指定权,这部分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乃至以后的处置盈亏,都不会进入到利润表,从而使得总投资收益无法反映全部的投资绩效。
1月2日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会计分类及核算、减值、估值等方法的变化,金融机构以及内部核算单位的收益水平将会发生变化。一方面,在新准则下的收益核算将更加真实的反映投资绩效和市场变动因素;另一方面,在新准则下的会计利润波动性必然增加。
对此,安盛天平财险首席投资官、董事会秘书章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新准则的实施对保险投资影响较大。“以前在可供出售资产中浮动的盈利和亏损不会直接计入财务利润,而是计入净资产,但是按照新准则只能进入财务利润。
换句话说,保险公司反映在账面上的财务利润,即财务收益率的调节空间变小。这意味着,外界将更加一目了然地了解保险公司绩效情况。”
另一家保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持类似观点。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确对利润表的影响较大,当期利润将会大幅下降。对于要对外披露信息的上市公司影响较大,非上市公司则要考虑如何向董事会解释。”
受此影响,周瑾补充说:“投资绩效考核也会相应变化,因为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规则,同样的投资业绩在不同准则下的投资收益率会不同,为了更及时反映市场变动和投资绩效,以及体现新的投资策略,现行的投资绩效考核标准也会有所调整。”
更倾向配置符合要求的大盘股
在此背景下,新准则对风险管理进行全面捕捉并反映至财务报表,这也将倒逼金融机构内部改进现有的风险管理流程与内部控制体系。
一方面,信用风险的识别、评估、计量和报告流程需要相应调整和优化,比如更全面的内部信用评级覆盖,将预期信用损失的影响和考虑因素嵌入到信用资产的投前决策和投后管理流程。
另一方面,市场风险会更全面反映到估值模型和财务报表中,并对利润造成更大的波动影响。周瑾指出,金融机构除了需要加强资产估值职能、方法和流程之外,为了更好管理利润波动,还需要对投资策略和资产选取标准进行调整。
周瑾还表示,由于以上方法、模型和流程的变化,需要更新相应的公司规章制度,也需要进行数据和系统的升级改造,所以会对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产生影响。同时,由于新准则的技术更为复杂,并且其中还会融入内部信用评级、内部估值等难以和市场对标的环节,也需要更严格的内部控制程序保障。
此外,“在新准则下会计利润的核算规则下(尤其是FVOCI权益金融工具的核算规则),保险公司会更多倾向于配置波动小、分红高、估值相对低的大盘股,甚至会导向更多举牌行为。”周瑾续称。
一位不愿具名保险公司研究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保险资管机构有四点建议。“第一,加强对中长期固定收益类资产的信用风险评估和投后管理;更加审慎地选择低评级品种。第二,加大长期股权投资,通过权益法核算使得既减少持有波动性,又能在处置时进入损益;积极配置高分红股票到FVOCI项下,通过股利兑现当期收益。第三,加强股票、公募基金和资管产品的波动性管理,灵活运用组合管理或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对冲。第四,积极应对新准则对第三方业务中的公募基金和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