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首个交易日,保险股延续了2017年全年的大涨势头,集体飘红。截至下午收盘,申万保险板块指数涨逾3%,位居板块前十涨幅榜。个股上,6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全线上涨,其中5家公司涨幅超1%,平安保险涨幅最高为3.73%。
虽然在资本市场表现一路上扬,达成了开盘首日的“开门红”,但基本面上而言,保险公司在运作经营上受限越来越严格。对保险行业而言,一季度是例行的“开门红”窗口期。按以往惯例,开门红期间的表现对于一家保险公司全年业绩至关重要,素有“开门红,红一年”之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大多数寿险公司在一季度开门红期间贡献的保费大概占全年保费规模的一大半。然而,在监管收紧的背景下,今年的保险开门红并不那么“红”。
多位保险业务人士介绍,对今年开门红,多数人的预期都相对谨慎。“产品不够吸引人,估计今年开门红期间业务量有可能会比去年降低50%。”一位中型寿险公司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另外,从氛围上来看,今年保险公司的开门红也比较“冷清”。有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公司人士均向记者透露,相对而言,今年开门红的活动比较少,这可能与保险行业大环境有关。
多位业界人士表示,2018年保险开门红市场的这一变化主要原因在于监管环境。一系列规范文件中,保监会于2017年5月份下发《保监会关于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134号文)直接针对保险产品的设计提出规范要求,而开门红为冲业绩,推出的产品也主要是理财型保险产品,因此这一规定对保险公司产生直接影响。
此外,保监会还针对保险产品的销售行为制定了诸多严格规定。就在2017年最后一天,保监会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组织开展人参保险治理销售乱象打击非法经营专项行动的通知》(283号),此文发布正值保险公司开门红期间,也引发市场诸多猜想。
“影响是短期的,主要是9·30停售后代理人需要转变销售逻辑。” 上述北京大型保险经纪公司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134号文自10月1日正式实施,数据显示,10月份,人身险收入环比下降39%。新规规定万能险不能作为附加险销售,开门红产品大多以双主险形式出现。对比新规前后主要的区别,一个是生存金初始费用扣除,以前可以不扣,现在必须要扣。另一个是满5年才能返还,但是保险公司往往会在5年之后将前期的一并返还给客户,实质返还的钱并没有变化,购买这类保险产品的人也主要是为了获得未来稳定的现金流而不是短期收益,这一变化并不会影响到这一需求。
监管出台的一系列规定主要目的是为限制短期理财型保险产品的无序发展,这对中小型保险公司冲击较大,对那些本来就以保障型产品为主的公司反而是利好。一家大型外资寿险公司人士对记者透露,其所在部门今年开门红的业绩非常不错,从去年12月底到目前为止的收入已经大幅超过了去年截至1月底的数额。
但是中小型公司可能面临的挑战更大。上述寿险公司人士称,今年开门红第一天销售业绩表现不佳一个重要原因是理财型产品作为主打产品,相比其他理财产品利率不够吸引人。另一个原因则是公司的客户基数本身也在减少,“这两年公司的趋势是继续率越来越好新契约中孤儿单再开发的比例却越来越少,也就是客户其实在减少。”
东吴证券(601555,股吧)一份报告认为,随着市场逐步成熟,寿险公司集中度会继续提升,上市龙头保险公司将受益。开门红增速低于预期可能会影响到中短期保险股的股价表现,但是这种因素会逐步消退,而产品结构优化导致价值率提升的正面预期将逐步强化,随着寿险公司的内生释放以及新业务价值的持续增长,预计2018年保险公司内含价值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估值有提升空间。
更长期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保险业增长点,但中国保险市场深度和密度仍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比如近年来,人身险保费的高增长和香港保险受内地投资者追捧都印证了中国消费者保障性需求的崛起,未来健康险将成为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