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保险消息 2017年12月24日,由中国保险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养老与健康保险50人论坛成立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7》发布式”在京召开,来自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学会组织和业界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发表演讲,她表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才启动的唯一的社会保险项目,它的体系建设应当作为一个多层次制度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将来成为其他的社会保险榜样。
张盈华:高龄化老龄化两化提速下 家庭养老面临挑战
以下为张盈华发言实录:
各位专家,各位嘉宾,下午好!我撰写这个报告有三万多字,我把其中最核心的、我最想表达的观点拿出来放在这儿让大家批评。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体系建设应当作为一个多层次制度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或者是一个领头兵,将来会成为我们其他的社会保险的榜样,这是我一直期望做到的一个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才启动的唯一的社会保险项目,其他五个险种都已经在过去的20多年30年的时间里有不同的背景。那现在我们有这样的背景,有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就应当让它起步时、出生时就应该有各位来能够长期成长、健康成长的环境,有这样一个体系的构成。
我先讲一下建制的必然性。这里有几个时间节点,一个是现在,是我们第一阶段的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成,还有本世纪中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国的建成,这三个时点分别对应的我们人口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看出底下蓝色的线是65岁以上的老年(PPT),对应下面是80岁以上的,我们知道老年人是失能高发群体。
简单的估算,为什么?因为没有官方权威评估的标准,我们没有官方的数据衡量到底有多少失能老人。我查了国内包括全国老龄办,包括六普数据、民间调查,还有借鉴国对应的数据,算下来10倍之差,最少有500多万,最多将近4500万的失能人口,不管多少,随着老龄化、失能化的趋势不可逆转,简单一看60岁失能的老人1200万,到下一个时间节点2035年就会翻一番,2400万,到本世纪中叶,3500万。
在我们奔向强国的过程中,我们要背负滚雪球式庞大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这些老人我们是不能把他丢弃掉的,中国现在每年老年人口增量相当于一个挪威的人口,挪威的收入是什么?挪威的人均GDP算成人民币大概50万元人民币,我们是挪威1/10的收入,我们不能让我们老年人在生命最后阶段或者失能阶段过挪威老人1/10标准的生活,这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不能容忍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然要搞这么一个制度,人人将来都会走向失能,但是我们希望出现吴玉韶主任说的128岁无疾而终的情况,但是这样的情况太少,我们不能让失能的群体在生命最后时间段没有保护,这是必然的制度趋势。
但是这个制度在生成的时候遇到的环境和我们现在已经有的五个险种社会保险项目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很难拿五个险种社会保险发展的历程完全搬到长期护理保险上,我们只能借鉴,甚至只能通过它的教训弥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认识上的不足。
比如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那个时候制度设计是应对国企改革,现在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要做健康中国,我们那个时候为了物质文化需要,我们现在为了美好生活需要,完全不同的生存环境。
第二,我们长期护理保险是唯一进入老龄化才启动的社保项目。而且我们面临三期叠加,高龄化、老龄化两化提速,还有现在的社会民主对于差异化的分割的社保制度是零容忍的,他们不能容忍对身份有区别、有分割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包括劳动力市场的转型,我们都知道2012年是重要的时间分水岭,从那之后我们中国劳动年龄段人口数字开始减少,相对应我们老年人口在加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这些都会对我们现在家庭的养老,传统的社会安全形势、家庭互助的形式是极大的挑战。
但是也有有利的环境,比如民政部门很早认识到2009年启动这样的工程,所以到现在我们床位数和机构数在增加。我们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运行环境的时候,政府是很包容的。政府很包容的接纳了商业机构的介入和经办,这些都是很有利的环境,是我们应该抓住利用的环境,但是我们现在有制约,我们在减税降费,怎么又要保障又要筹资又不能给企业增加负担,这时横亘在制度设计者面前很重要的因素。我们回想这样一个环境背景,我们要给老年人有保障,我们不能让老年人过挪威老年人1/10的养老水平,我们就要筹资和保障,但是所有的筹资和保障都要落在政府身上吗?
我们看一下现在的情况,地方政府对于医保基金和高龄化的程度,现在试点同医保基金拿钱出来解决失能人口的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问题。高龄化趋势是这么一个线性,上面红色的,但是医保基金的结余是分散的,根本看不出二者的关系,说明地区承受能力存在很大的分化的现象。
另外看最右侧的柱形图,我做了简单的处理之后,大家就看一个问题,那边深色的用财政力量,就是地方财力还比较好,用地方的医保基金结余还相对充足解决长期护理问题可以,但是左边不行,我们看左边对应的省份其实很多都是在发达地区,北京、江苏,这些地方都是相对经济发达的,但是因为老龄化程度比较高,支出压力、服务成本比较高,所以他的基金、财力也不能长久支持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因此我们要有很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单独拿出来。
这个制度是什么样的?必须是多层次的,我们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多年教训告诉我们,必须同步基本险和补充险,否则再过几年把补充险补上来的几率非常小。就像我们现在的养老保险,养老保险二支柱晚于一支柱10年,三支柱晚于一支柱20年,到现在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我们把重要财务压力全部压在了一支柱,压在了财政,进而压在地方财政、地方政府身上,这不是健全的制度。
我做了简单的测算,最终的结论是我们基本险从0.5%的费率起步,这个0.5%和地方试点相当,同时也相当与德国、日本他们在起步时略低于的他们的筹资水平。这样一个制度的设计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解决这么多失能老人所有的保障,我们只能是给他基本保障同时留有空间,这个缴费空间是留给我们的补充险。所以我做了一个研究设想,第一支柱应该政府兜底,目标是什么?要全覆盖广受益。
首先我了解到的美国的失能老人,美国没有社会的长护险,美国失能老人是通过Medicaid,享受Medicaid的老年人占到他们总人口比例是1.7%左右,法国也是有一个社会津贴制度叫APA,讲究个人自立的,APA的覆盖相当于总人口的1.9%,中国是多少?我们从试点地区他们受益的,经过试点到现在,包括青岛、南通、成都、长春这四个城市,他们的受益相当于当地人口比例是小数点后面两位数字,什么意思?我们的覆盖和这些国家基本的覆盖是有10倍、几十倍的差距,这种差距意味着只有极少数的老年人在享受待遇,而很多的老人同样是失能进不来,原因是因为地方试点不知道未来规模多大非常谨慎的推行,如果我们基本险上用全覆盖、广受益拉低标准,那就需要补充险。
补充险有三种做法,第一种做法我们报告里有,而且有个专门讲新加坡,他是政府强制的,有总人口的21%投保了。还有法国,有多少人投保了?11%,美国大概3%。这三种情况有非常大的区别,我们想要人们加入这个补充险无非是这三个国家的三种做法,第一种做法是强制性,在我们国家强制一个商业保险很难,新加坡有特殊的土壤。第二种政府的支持,政府支持两种情况一种是政府税优,但是我们国家的税优政策很难促进二支柱、三支柱发展原因,我们不是账户的,所以没有办法激励企业建立这样的制度,所以有了第三种方式,就是补贴方式,我在报告里也写到,2013年德国启动了购买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补贴方式,也撬动了很多人投保的愿望,其实补贴额度并不高,但是政府的做法是吸引人们、激励人们很好的引子,这样的一些制度是有利于我们二支柱补充险的形成的。
美国和法国他们在补充险包括德国有什么区别呢?第一种德国为代表的叫扩面功能,德国12%的人口购买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另外88%的人参加社会保险,因为德国要全覆盖,要求二选一不参加这个就参加那个,而且这两个制度所有条件是相等,投保费率、理赔的条件都是相等的。唯一不同就是经办的机构不同。
对于商业机构来说也接受这样一个项目,但是理赔的额度相对低一些,因为它要保证它的利润,这是因为商业机构是按单个人算成本收支的,对于社会保险来说理赔额度要高一些,我们可以看出来有上万欧元,是商业机构的一倍,为什么这样?因为社会机构有互济,但是无论如何两种并举的模式实现了全覆盖。
第二种法国的补足,这是我认为应该倡导的,目的是为了扩面,11%法国人持有商业长期护理补充险的,他是增添的,美国费用高对应的是高净值高资产的人群。对于我们来说要把补充险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体系中,作为我们保障老人的制度安排,那么就不是增添只覆盖少数人的群体,我们制度设计上就应该考虑怎么样让更多的人加入补充险里面,因此像法国的低费率广覆盖的补足的功能,是我们认为应该推崇的方式。
当然我也做了比较大胆的设计,就是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里面引入个人健康账户的方式,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补充保险必须要有政策落地的地方,我们落地在某个产品上,很容易形成这个人买了这个产品享受一次税优,买了那个产品再享受一次,很难监管,那么用账户的方式,把我们税优、资本运营、政府政策支持都放在这样一个账户里面,同时账户资金可以用来家庭互济,我在报告里也有国内的比如厦门做法,还有用个人医疗保险账户购买商业健康险的做法,这些理念我们是可以往这个地方想,下一步就是怎么更落地更切合实际,变成可操作的政策。
最终,我们一定要在唯一的老龄化社会启动的社会保险制度时期把多层次补充险的功能发挥出来,让这样的项目诞生的时候就是一个两条腿走路的制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