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布局保险业的步伐正在加速。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京东保险筹备组已经组建,并拟申请筹建一家财险公司,苏宁金服亦在酝酿建立保险大数据研究中心。除了京东和苏宁,今年以来,蚂蚁金服、腾讯、百度等相继通过设立、投资等方式,在内地、香港等地控股或参股了5家保险公司或中介公司,还有约5家保险公司在筹备申请之中。
如今,价格偏低、风险碎片化和场景化保险市场正成为保险公司抢夺的新蓝海。国泰财险作为蚂蚁金服在国内财险市场落下的最重要一子,其总经理龙泉近期公开表示,如果还依赖保费为王的老模式是没有出路的。从现在公司定位来看,保费、利润等都不是主要核心目标,该公司着力方向是,聚焦互联网新经济中所产生的场景化、碎片化的保险需求,将阿里和蚂蚁金服现有的以及不断发展的科技与保险相结合,解决一个个的消费痛点,提升用户体验。
今年揽下5张保险牌照
保险业已成为互联网巨头的新战场。记者了解到,京东成立了保险筹备组,拟申请筹建一家财险公司,同时还在积极研究保险科技应用、挖掘大数据价值和保护用户隐私等方面的课题。
在BATJ等互联网巨头中,京东是唯一一家还没有自设保险机构的公司。不过,京东金融此前已经上线京东保险平台,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了车险、保障险、理财险等多个保险产品。
另一家互联网巨头苏宁也有意打造一个保险大数据基地,进行保险大数据研发。
苏宁是较早布局保险的公司。2014年,苏宁设立了保险销售有限公司,拥有逾千人的电销团队,并在苏宁金融平台上线了保险商城。2016年,苏宁云商(002024,股吧)还联手卫宁健康等公司发起设立金诚财险,该公司牌照尚未获批。此前,苏宁也曾申请参股设立天伦人寿,不过,该公司于2015年被保监会以发展模型定位不明确等原因否决筹建。
蚂蚁金服、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早已在保险领域展开布局。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蚂蚁金服、腾讯、百度等相继通过设立、投资等方式加速进军保险业,参股公司多达5家,包括信美人寿、香港万通亚洲、和泰人寿、微民保险代理和黑龙江联保龙江保险经纪等。迄今,互联网巨头拥有的保险公司或中介牌照已超10个。
蚂蚁金服在保险业走得最远。今年5月,蚂蚁金服持股34.5%的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正式开业,后又成功参股万通亚洲。蚂蚁金服迄今已有6张保险牌照在手,包括1张寿险、2张财险牌照、2张中介牌照和1张香港保险牌照。阿里旗下公司还拟参与设立阿里健康保险。
腾讯也不甘落后。今年10月,腾讯旗下的首张代理牌照——微民保险代理公司获批,“腾讯也要卖保险了”这一新闻一度引起行业震动。实际上,腾讯的保险布局已渐成规模,除了持有众安在线约10%的股份,也是今年开业的和泰人寿股东之一。腾讯还拟在香港入股香港英杰华保险。
百度的保险布局亦在起步。百度鹏寰资产管理100%持股的黑龙江联保龙江保险经纪于今年9月获得工商核准。百度还拟参与设立一家车险公司和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
互联网巨头渗透加剧
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保险业,既是因为看好保险发展前景,也是线上生态和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线上业务有很多痛点,需要保险参与提供解决方案;二是基于大数法则的保险产品是大数据应用的天然载体;三是保险公司业务流程需要大量应用保险科技,这对互联网巨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基于以上原因,与传统保险公司渐进式的流程改革不同,互联网巨头的保险发展路径,从一开始就带着明显的创新基因。记者细数互联网巨头的保险运营路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打造交易平台——上线保险商城;用保险解决线上交易痛点——开发创新保险产品;输出保险科技——构建核心商业价值。
例如,今年以来,蚂蚁保险持续发力——1月推出保民公社;5月开放车险分;6月发布“定损宝”图像定损技术;8月支付宝保险频道大改版,保险频道由简单罗列产品变成集在线互动、智能保顾、保单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平台。
又如,传统观念认为,件均保费越高,保险公司对客户的开发越到位。众安在线则反其道而行之,紧盯传统保险公司尚未开发的“入门级客户”,将其做到极致。这家开业不足4年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发展特点明显:承保业务仍在亏损,2016年每股收益仅1分钱,但自2013年10月成立起至2016年12月31日,众安在线累计销售逾72亿份保单,服务了约4.92亿名保单持有人及被保险人。
在京东集团2017年年会上,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特别提及京东保险,称不管是金融还是保险,所有的做法都不会跟现在传统的银行和保险公司一样。
刘强东提到未来保险的两个场景:一是车险。未来汽车的每个部件都是智能联网,出险车还没有拖到4S店时,京东已经把维修这辆车需要的所有配件全部送到4S店去了。二是寿险、医疗健康险。要通过基因检测、人工智能等技术,真正做到千人千价。
互联网巨头对保险业的渗透加剧,将如何改变现有保险生态,值得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