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11月1日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行了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卢爱红在发布会上表示,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加快研究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准备明年迈出第一步,先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此前,在10月22日的十九大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上,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要尽快地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卢爱红在发布会上还指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正在稳步开展,北京、安徽等9个省(区、市)政府与社保基金理事会签署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4300亿元,其中1800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下一步,人社部将加强基金投资和监督管理,研究制定城乡居民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和职业年金基金管理相关政策。
加快推进养老金全国统筹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认为,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有重要意义。
褚福灵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当前来看,整个养老保险基金存在不平衡,东部地区年轻人口较多、老龄化程度较低,基金结余较多,而中西部特别是老工业基地等地区则出现亏空。提高统筹层次,实现基金的统一筹集和使用,增加社会保险的规模效益就成了必要。
今年人社部暂未发布《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不过,从地方发布的统计公报可以看出,省份之间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差距还在拉大,收不抵支省份的当期缺口扩大。
广东仍是资金池最大的省份,2016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已达7652.22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7258亿元。
河北省公布的2016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9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7%;基金支出1000.73亿元,增长12.54亿元;当期基金缺口89.93亿元,年末累计结存545.91亿元。
尹蔚民10月22日表示,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老龄化的程度差异也非常大。比如黑龙江,这是现在养老保险基金支付最困难的一个省份,它的抚养比是1.3:1;广东的抚养比最高,是9:1。
11月1日,人社部召开的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卢爱红表示:“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加快研究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准备明年迈出第一步,先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卢爱红表示,该制度可均衡地区之间由于人口结构特别是人口的流动导致的抚养比差异过大带来的养老保险负担,调剂余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发挥养老保险互助共济作用,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条件逐步推进
养老保险基金的调剂制度可追溯至1998年。
当时国务院28号文规定,1998年底前,各省(区、市)要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建立基本养老保险省级调剂机制,调剂金的比例以保证省范围内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为原则。到2000年,在省范围内,基本实现基金的统一企业缴纳比例、统一管理和调度使用,对社保经办机构实行省级垂直管理。
而后,四川、陕西、宁夏、江西等地方建立了省级调剂金制度,由省级以各地市基金为基数收缴一定比例的调剂金。
但直到今年,仍有省份只是名义上的省级统筹,没有实现养老金的省级统一收缴、发放,由县市自收自支,资金池小而分散。
为此,人社部、财政部今年9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收统支。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尚未统一的省份,要制定过渡措施,最迟2020年实现全省费率统一。
对于实现全国统筹前先建立中央调剂制度,在武汉科技大学教授、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看来,这种余缺调剂能解决各省之间的总体收支不平衡问题,但难以解决全国统收统支的难题。中央调剂制度很容易导致地方政府的制度套利:地方可能为少上缴而降低企业缴费和本级财政补贴,先使用养老金结余。
而褚福灵认为,全国统筹是一个系统工程,极其复杂,地方养老保险的费率、基数、待遇都不统一,需要逐步完善条件,逐步推进。
实现全国统筹要做到制度逐步统一,费率和待遇领取办法统一,才能够比较公平地统一使用基金,发挥互助共济作用。管理机制体制也要健全,社保经办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各级政府也要调动积极性,承担相应责任。
褚福灵指出,目前养老保险数据不够规范,存在信息系统分割,数据难以保证及时、准确、全面,这将使全国统筹的效果大打折扣。
“凡事皆有起步,凡事皆有过程。各地制度不统一,管理不跟上,责任不承担,不可能一步到位。只有逐步推进,先实行中央调剂制度积累经验,统一制度,完善管理,规范数据,为全国统筹的力度和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褚福灵说。